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要点

2016-01-28 01:47崔耀文戴建华朱中平
中国猪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理特点精细化管理

李 想 崔耀文 戴建华 朱中平

(1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10329;2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8)

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要点

李想1,2崔耀文1,2戴建华1,2朱中平1,2

(1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南浏阳410329;2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本文在详细介绍新生仔猪生产现状及仔猪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生仔猪的精细化管理要点,并依据科学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新生仔猪护理操作上的一些常见误区,以帮助养猪场(户)更有效地提高新生仔猪活力,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新生仔猪;生理特点;精细化管理

1 新生仔猪的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母猪平均年产仔数大多能超过22头,但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仅有17头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产房仔猪死亡率过高。据研究报道,我国猪场产房死亡的新生仔猪超过总产仔数的20%,死亡的新生仔猪中又有85%以上是在产仔过程中或产后3天内死亡的[1]。

在母猪分娩过程中,常因产程过长、脐带断裂过早、仔猪过大或产道过窄等原因,致使仔猪不能及时产出,造成仔猪在子宫或产道内供血不足或中断,仔猪被过度挤压,极易导致仔猪在分娩过程中缺氧而发生呼吸障碍。通常,2分钟以内的呼吸障碍不会对仔猪产生不良影响;2~5分钟之间的呼吸障碍即为轻度窒息,往往导致仔猪出生后皮肤苍白、站立不稳、呼吸不均、活力差、吮吸母乳时无力、抵抗力差,很容易在出生后1天内死亡;超过5分钟的呼吸障碍已是重度窒息,会使仔猪呈假死状态或真正死亡,假死仔猪即使救治过来也生长缓慢,极易死亡[2]。很多仔猪的健康在出生前已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加上新生仔猪特殊的生理特点,需要特殊的护理才能保证其健康。在给予新生仔猪特殊护理之前,必须了解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

2 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

2.1消化系统不完善

仔猪在出生时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其胃肠道的重量和容积都相对较小,且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吸收的功能不完善,如出生时仔猪的胃蛋白酶以酶原状态存在,不能消化蛋白质,尤其对植物性蛋白的消化更差[3]。另外,新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出现消化不良、下痢等情况。出生1天的仔猪,胃重仅4~8 g,只能容纳乳汁40 mL左右。在整个哺乳期,仔猪胃肠道迅速增长,在其35~40日龄时胃蛋白酶开始有消化能力,消化机能逐渐完善[4]。

2.2抗寒能力差

新生仔猪的大脑皮层和体温调节中枢均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少,被毛稀少,且提供热能的体脂和糖原储备不足,因此极度不耐低温。如在产房看到新生仔猪背毛竖立、蜷缩身体,或是扎堆取暖的现象,此时产房温度肯定在25℃以下。如果产房内持续低温,会导致仔猪在哺乳期生长缓慢,严重时仔猪会发生低血糖,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必须了解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并严格做好保温工作,新生仔猪在产后6小时内的最适宜温度为35℃左右,2日龄内为32~34℃,7~21日龄可从30℃逐渐降至24℃,断奶后三周的最适宜温度为24~26℃。

2.3生长发育速度快

仔猪出生时体重较小,通常为1~2 kg,不到成年猪体重的1%,但其出生后生长发育非常快,利用养分能力非常强,10日龄时可达到初生体重的2倍,30日龄时达到5~7倍,60日龄时体重可达15~20 kg,增加10~15倍以上[5]。通常一窝仔猪中体重相对较大的仔猪活力和生长速度等都好于体重相对较小的仔猪,且相对死亡率较低,护理较为简单;而体重较小或皮肤苍白、活力差的仔猪,抵抗力低,易死亡,有必要给予更加全面的护理。

2.4免疫系统发育不全

由于新生仔猪不能通过脐带从母猪体内获得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导致其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出生后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而得病;同时,在出生后24小时内,新生仔猪的小肠壁通透性较大,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完整吸收,不经过转化就吸收到血液中去,直接发挥作用[3];新生仔猪的小肠壁在出生24小时后通透性变小,此时就不再能够吸收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另外,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在母猪产后最初的6小时内含量最高,24小时后急剧下降。综上,给新生仔猪吃到足够量的初乳,尤其是出生后6小时内,可以有效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减少死亡。

3 现行仔猪管理方式对新生仔猪保护的误区

仔猪在出生后1~3天内死亡率如此之高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新生仔猪的保护不够,以及护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

3.1仔猪出生后立即从母猪后方用力扯断脐带,且捋回脐带血

仔猪出生后最先的变化是恢复自主呼吸,往往此时仔猪的口鼻腔中充满了黏液,如不立即擦净口鼻腔黏液恢复其自主呼吸,极易导致仔猪出生后出现缺氧甚至脑死亡,以及皮肤苍白、活力下降等。脐带三根血管中两根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只有一根静脉流的是动脉血,而静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代谢废物,挤入仔猪体内反而是一种损伤,且很容易造成仔猪拉稀。另外,从母猪后方用力拉出脐带容易损伤子宫内膜,不仅加大了母猪的感染风险,而且延长了子宫的恢复时间。

3.2未擦干体表液体,未及时保温

很多猪场在仔猪出生后仅用麻袋或稻草简单粗略地擦除了仔猪口鼻和身体上的黏液,并未擦干,体表水分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而仔猪出生后抗寒能力极差,特别是在冬季对仔猪影响极大。在夏季,很多猪场会将保温灯和保温箱撤掉,认为夏季仔猪不需要额外保温,从而导致很多仔猪在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拉稀。不论冬夏,仔猪都应及时做好保温,防止腹泻等发生。

3.3未吃初乳,直接进行剪牙、断尾等工作

仔猪出生后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如果在未吃初乳之前进行剪牙、断尾等工作,不仅应激大,而且留下的创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仔猪体脂和糖原储备不足,如果不及时吃够初乳补充能量和营养,极易引起仔猪低血糖,影响其生长发育,且吃初乳的时间延后越久,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越低,而仔猪获得的免疫球蛋白也就越少[6]。因此,必须保证在出生后6小时内所有仔猪都吃饱一次初乳(40 g左右),24小时内至少吃到105 g以上的初乳,因为母猪分娩3天后母乳中的γ-球蛋白含量已降至非常低的水平[7]。

4 新生仔猪管理要点

基于仔猪的生产现状、生理特点以及实际生产中新生仔猪的保护误区,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提出如下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要点。

第一,目前我国大范围饲养的国外引进品种很容易发生难产、滞产,导致产程过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80%的母猪产程超过4小时,很多母猪产程长达6~8小时[9],仔猪在出生前或多或少因脐带断裂过早、被过度挤压、代谢损伤(生理性酸中毒)等原因引起仔猪在子宫或产道内缺氧而发生呼吸障碍,出生后普遍皮肤苍白、活力较差。与此同时,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中枢机能不完善,皮下脂肪少,被毛稀少,且提供热能的体脂和糖原储备不足,抗寒能力极差。出生后仔猪由子宫内环境转变到外环境,由恒温转为变温,极易受寒而腹泻。因此,在仔猪出生落地时首先应保持脐带连着,立即用干毛巾擦净口鼻腔黏液,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并擦干仔猪全身,尽可能避免因体表水分蒸发而损失过多的热量。

第二,因为脐带血中大部分是仔猪的代谢废物,如果把含有大量代谢废物的血液挤入小猪体内,对新生小猪的健康影响很大,很容易造成仔猪拉稀,且在向仔猪挤入大量脐带血时,血流的冲击力对仔猪血液循环系统(主要是血管和心脏)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脏的损伤较大。因此,在擦净口鼻腔和全身黏液后,在离仔猪腹部3~5 cm处结扎并掐断脐带,切忌不要捋回脐带血,并迅速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保温(应提前10~20分钟打开保温灯预热保温箱)。

第三,由于胎盘结构的特殊性,仔猪不能获得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而新生仔猪的主动免疫在3~5周龄才逐渐发育成熟[10]。主动免疫中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先天的,其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是防止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占血液中淋巴细胞的50%,仔猪出生时已有嗜中性粒细胞,但趋化反应性低,吞噬功能不明显,杀菌能力较弱[11]。加上当前很多猪场在母猪分娩时产床和母猪后躯都未经过擦洗和消毒,猪场环境卫生较差,病原微生物谱十分复杂。在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既未获得母源抗体的被动保护,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又未发育成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阶段。如果此时进行剪牙、断尾,会给仔猪带来巨大的应激,且此操作留下的创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仔猪被感染的风险。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仔猪保温干燥后应先吃初乳,且至少吸到6小时初乳(母源抗体在最初的6小时内是含量最高的),以确保仔猪出生后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和营养物质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第四,在确保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后,可以在出生当天(6小时以后)进行剪牙、断尾工作。剪掉上下腭8颗牙齿,确保剪平且不伤到牙龈,因为超过24小时后仔猪的牙齿变硬,容易剪碎,损伤牙龈,增加感染几率。断尾时最好使用电剪,并提前预热好,以减少尾部伤口感染的机会。并可在剪牙、断尾后,颈部肌肉注射长效、无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盐酸头孢噻呋)保健,确保新生仔猪顺利度过初生关。

在此,本文提出的新生仔猪精细化管理流程如下:⑴仔猪出生后迅速擦干口鼻和全身黏液,让其恢复自主呼吸;⑵用手指在3~5 cm处直接掐断脐带,且不捋回脐带血,并用5%的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⑶涂抹少量干燥粉后,迅速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保温干燥,注意提前10~20分钟打开保温灯预热保温箱;⑷保温10~15分钟,即仔猪可以自由行走后,立即放出仔猪吃初乳,并完成固定乳头工作;⑸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后进行科学地剪牙、断尾,并做好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喜春,韩连花,王玉莲,等.影响母猪围产期胎儿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3(1):28-30.

[2]刘永祥,姜东凤,徐秋良,等.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3):101-104.

[3]李成名.新生仔猪的培育技术[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3,33(6):88-90.

[4]赵德尧.新生仔猪的生理特点及仔、母猪综合护理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4(8):1-3.

[5]倪志海,孙考仲,孙亮.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J].吉林畜牧兽医,2012(12):36-37.

[6]虞桂平,侯书江.母猪初乳对仔猪的重要性[J].畜禽业,2002 (11):36.

[7]郑春田,王恬,陆治年.母猪初乳与初生仔猪的营养及免疫[J].养猪,1996(2):17-18.

[8]Kerr JC,Cameron 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ig s selected forcomponent s of efficientlean growth[J]. Anim Sci,2005,60:281-290.

[9]王钢.猪围产期胎儿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猪业科学,2006,23(11):84-85.

[10]陈静,刘显军,边连全,等.仔猪免疫系统的建立及早期断奶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1(1):35-40.

[11]王颖辉,刘宇峰.仔猪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发育过程[J].养猪技术顾问,2011(10):178.

中图分类号:S82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45(2016)05-0056-03

收稿日期:2016-02-27

作者简介:李想(1988-),男,湖南岳阳人,硕士,E-mail:plantgene@163.com

猜你喜欢
生理特点精细化管理
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浅谈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哺乳仔猪的养育特点
从山地自行车运动生理特点分析如何进行科学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