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2016-01-28 21:10俞东梅三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柳州545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病理诊断结直肠癌

俞东梅(三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 柳州 545500)



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中的分析

俞东梅
(三江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广西 柳州 545500)

【摘要】目的 研究和观察在结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活组织检查诊断中使用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了活组织病理检查,并将其与患者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7例(100.0%)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腺癌,但根据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23例(62.2%)患者存在黏膜肌层浸润,术前诊断为结直肠癌;10例(27.0%)患者未出现黏膜肌层浸润,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4例(10.8%)患者的腺体异型并不明显,为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结论 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活组织检查诊断当中,使用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活检切片未见黏膜肌层,必需结合患者肿瘤的类型、腺体结构、细胞形态及内镜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关键词】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

WHO(2000)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为:结直肠癌属于结肠或者直肠上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只有肿瘤穿透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时,才将其视为恶性肿瘤;而对于未穿透黏膜肌层的肿瘤,将其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也就是说,具有腺癌形态学特点的病变,如果局限在上皮或仅侵及固有层,但未浸润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事实上肿瘤就无转移的危险性。因此“高级别上皮内肿瘤”比“原位癌”是一个更为合适的名词[2],从而避免过度治疗。2010年第4版的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仍然维持WHO(2000)这一诊断标准[3]。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结直肠癌术前的镜检标本往往存在钳取的组织碎小、量少、表浅等问题,有时钳取的并不是典型的病变部位,因此在制成的病理切片当中,无法观察到黏膜肌层的浸润情况,而根据WHO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就容易出现误诊[2]。在本次研究中,对3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进行了对比,旨在探讨在结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活组织检查诊断中使用WHO结直肠癌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37例,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在33~75岁,平均年龄为(53.2±10.8)岁。肿瘤发生部位包括:20例在直肠,4例在乙状结肠,3例在降结肠,3例在横结肠,7例在升结肠与盲肠,均以隆起型和溃疡型为主。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结直肠的内镜活组织进行检查,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均使用浓度为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并将切片用石蜡包埋,切片的厚度为4 μm,进行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根据WHO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只有肿瘤穿透了黏膜肌层,并到达黏膜下层才诊断为结直肠癌。对3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进行对比。

2 结 果

37例(100.0%)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腺癌,但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23例(62.2%)患者存在黏膜肌层浸润,直接诊断为结直肠癌;10例(27.0%)患者未出现黏膜肌层浸润,为高级别的上皮内肿瘤;4例(10.8%)患者的腺体异型并不明显,为低级别的上皮内肿瘤。

3 讨 论

邓志勇等[4]在研究中对167例在术前活组织的检查中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诊断为高级别的上皮内肿瘤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根据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134例(80.2%)患者确诊为浸润性癌,只有33例(19.8%)患者维持了原来的诊断结果。同样,在卫旭彪等人研究发现术前活检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03例患者中,术后有163例(占80.3%)最终诊断为浸润性癌,维持原诊断的仅有40例(19.7%)[5]。而在本次研究中,37例(100.0%)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腺癌,但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只有23例(62.2%)患者存在黏膜肌层浸润,直接诊断为结直肠癌;10例(27.0%)患者未出现黏膜肌层浸润,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4例(10.8%)患者的腺体异型并不明显,为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由此可见,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活组织检查诊断当中,使用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本组共14例,占37.8%),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并降低预后效果。在结直肠癌的活组织检查中,会受到多因素影响,比如取材标本是否是典型的病变部位;组织块的包埋面是否正确;组织块是否取到了黏膜的下层等。此外,肿瘤向着深部生长和浸润时,黏膜肌层已完全破坏,在活检中取材时可能无法取到黏膜肌层。一般来说,取材时必须包括黏膜下层,这是因为结直肠的黏膜及其下层的平均厚度为0.86 mm,但是取材时的厚度一般为2 mm甚至以上。在活检切片中无法观察到黏膜肌层,很有可能就是肿瘤已经将黏膜肌层破坏,并浸润到了更深的部位。因此,当在术前的活组织检查诊断中没有发现黏膜肌层浸润时,也不能简单地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诊断患者为高级别或低级别上皮内肿瘤。还需要注意的是,肿瘤在逐步进展过程中,其浸润从一点到多点,由浅到深发展的,而内镜标本的取材较为局限,有时无法保证取材部位的准确性,因此也会对诊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活组织检查诊断当中,使用WHO(2000)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患者肿瘤的大小、类型、腺体结构、细胞形态及内镜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朱雄增.胃肠道癌前病变和癌的WHO诊断标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2):168-169.

[2] 虞积耀,崔全才.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8.

[3] 宁浩勇,虞积耀.读新版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2):81-84.

[4] 邓志勇,李海,郑晓娟,等.WHO新旧分类在结直肠腺癌活检病理诊断中的差异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12,17(27):1278-1279.

[5] 卫旭彪,高显华,王颢,等.肠镜活组织检查诊断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治疗对策[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51-54。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28-02

猜你喜欢
病理诊断结直肠癌
卵巢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探讨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
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与临床因素研究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及随访结果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