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在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6-01-28 21:10钟跃勤李茜茜秦诚成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

汪 晨 张 莉 钟跃勤 李茜茜 秦诚成 罗 倩 韩 蝶(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多元文化在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汪 晨 张 莉 钟跃勤 李茜茜 秦诚成 罗 倩 韩 蝶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摘要】目的 探讨在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护理工作中应用多元文化后所取得的效果,使护理工作与少数民族特点相结合,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的品质。方法 根据黔北少数民族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患者、家属、护士三个方面对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护理工作开展多元文化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做好患者家属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因沟通不良而至的投诉及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在95%以上。结论 多元文化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体现了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的目标。同时多元文化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了护理品质,构建了良好的就医氛围。

【关键词】多元文化;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护理

多元文化护理是根据患者对健康、疾病、护理、治疗等认知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操作从而满足患者身心及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1]。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11.03%,黔北地区主要分布有仡佬族、苗族、回族等众多民族,这些患者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常面临诸多困难,如:救治行为与患者风俗相悖,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障碍,特别是针对重症患者,其起病急,病情重,患者随时有死亡危险,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容易加重医患关系紧张。我院为黔北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设有开放床位3000余张,综合ICU及专科ICU近200张,年收治少数民族重症患者1000余人。本文从患者、家属、护士三方面,以我院为例,浅谈多元文化在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 提供患者个性化服务

1.1 进行有效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通过护患空间、面部表情、护士行为等方式交流沟通的过程[2]。我院运用非语言沟通有效管理少数民族重症患者因语言差异及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致语言表达能力丧失的现象,利用写字板供患者表达,并按不同膳食需要罗列软食、半流质、流质等饮食图片帮助患者理解,同时营造温馨的护患空间有效利用肢体语言,如轻抚患者肩膀、紧握患者双手给予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1.2 尊重患者风俗习惯:居住在黔北的少数民族以仡佬族为主,仡佬族现有总人口约50万人,其中97%的人口居住于黔北地区,食品多以酸、腌、辣味为主,仡佬族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之说[3];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整体为穆斯林,有蓄须、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背及禁食猪肉的传统;苗族人民具有能歌善舞,活动量大,喜戴银饰的特点。但由于医院治疗要求,患者的习惯被迫改变难免产生身心不适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在不影响诊治及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多元文化护理尽可能满足不同患者的风俗传统。针对仡佬族喜酸的饮食习惯可用西红柿汤代替酸食,而对于回族人民禁食猪肉的传统应提前告知配餐室;针对回族蓄须和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背的风俗,在全身擦浴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用屏风遮挡患者,只暴露擦拭部位最大程度保护患者隐私,在做到护士礼仪三短六洁(头发、胡须、指/趾甲短,头发、口腔、皮肤、指/趾甲、会阴、床单位清洁)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其胡须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针对苗族患者,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应尊重其佩戴银饰的习惯,鼓励患者活动,而对于出现水肿患者如继续佩戴银饰将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此类患者需将其银饰取下交给家属保管。

1.3 降低患者负面情绪:陌生的医院环境和病痛的折磨,必定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疾病康复,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避免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特别是重症患者持续的监护治疗和陌生的仪器设备会增加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护士应通过调低仪器的警报声,将暂时不用的仪器避开患者视线等措施减轻外界因素对患者情绪的干扰;尽可能将少数民族患者安排至同一病室,在病房内摆放扎染画、刺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物品,播放民族音乐,制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病房,增强同类患者之间交流,使患者产生情感共鸣,可以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2 满足家属需求,缓解家庭压力

2.1 满足患者及家属需要:在少数民族重症护理中,患者家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属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与帮助,也只有家属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有了家属的全权配合,才能使患者更好的康复,因此护理人员不能只顾及技术操作,而忽略家属的情感需求,医院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发现临床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以实现多元文化护理,如对鼻饲饮食患者,家属不能独立完成操作需得到护士帮助,但当家属进行反复呼叫却总因护士交接班、护理操作等原因推辞后,家属会因患者不能按时吃饭,饭菜变凉等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情绪,为解决此现象品管圈成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曾与家属沟通,约定吃饭时间,安排护理班定时喂食等措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

2.2 做好健康宣教,缓解家属精神压力:护士除通过改善就医环境、增加家属探视照顾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等措施缓解家属的精神压力外,对于重症患者,家属精神压力主要来源是对患者疾病缺乏了解,让家属掌握疾病相关信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疏导家属的心理负担。贵州少数民族分布较广,而少数民族家庭文化水平较低,对疾病的认识、病情的理解、用药掌握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困难,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除了传统的口头教授外,还可配合手势动作进行解释,也可制作一些比较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的健康图册,或多媒体集中教育等措施帮助患者理解,也可以请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医护人员,方便与患者交谈。同时也要注意仡佬族人民不说不吉利的话,特别介意涉及隐私和生理缺陷,因此医护人员在与家属交谈时,要注意用词及周边环境。

2.3 减轻医疗负担,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低下、家庭经济困难、交通不便的现状往往会延误病情诊治导致疾病恶化加重家庭经济压力。为缓解家庭负担,在我国推行大病医保的政策下我院实行特惠政策如减免10名先心病患儿医疗费用及对贫困患者费用减免申请政策等扶持制度。医护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医疗成本、合理用药的同时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采用健康公开课、家庭随访、健康档案等措施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减少住院天数、缓解经济负担。

3 培养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3.1 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水平:职业技能素质高低是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的关键,它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为提高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我院经常开展各项活动培养护理人员多元文化水平,如制定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进行技能比赛和质量检查、参加各种讲座学习等 ,强调培养护士对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能力和对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等。实践表明,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多元文化的培训,促进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3.2 提高护理人员文化修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以了解不同民族患者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宗教信仰,为提高重症护士对少数民族习性的认知我院定期举行少数民族座谈会进行交流从而为患者提供多元文化护理。但是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护理人员应在充分掌握多元文化护理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护理技巧,在对患者进行文化护理的实践中提高文化能力[4]。

3.3 构建多元文化护理氛围:我院护理部为创造多元文化护理氛围,定期举行文化建设培训,提倡用儒家“恭、宽、信、敏、惠”的思想服务患者,提出“护行与人,理知於爱”的院训,护理学院对每届护生都会举行授帽仪式并宣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让护理人员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修炼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

4 小 结

随着医院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人性化护理成为现代医院的重要标志[5]。本文通过从护士、患者、家属三方面对黔北少数民族重症患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使护理计划与患者的行为习惯相适应,包括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缓解家属精神压力的同时减轻医疗负担,让家属积极主动参于到患者的康复计划中,最大化提供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加强文化修养,做到人文与技能并重,创造良好的多元文化护理氛围以满足患者的深层情感需要,真正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 朴玉粉,张洪君,骆金铠,等.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 : 29-30.

[2] 赵爱平,袁晓玲.护患沟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24. [3] 李小坤.黔北仡佬族饮食文化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1(8): 12-13.

[4] 郄淑文.浅谈多元护理文化能力的培养[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1,1(24):44-45.

[5] 宋磊雁.多元文化护理的价值和意义[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 (6):415-417.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222-02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挑战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