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2016-01-29 12:47彭宪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

彭宪星 刘 芹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内科 枣庄 277000

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

彭宪星刘芹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内科枣庄277000

【摘要】目的探讨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开颅后颅内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A组每隔12 h进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40 mL。完毕后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盐水混合液5 mL(万古霉素浓度为4 mg/mL)。B组每隔12 h使用引流管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浓度同上。夹闭引流管,2 h后打开,然后引流,同时注意每24 h视脑脊液压力的引流量控制在100~250 mL范围内,引流管留置时间控制在7 d内。若拔管后仍未完全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结果A组治疗前脑脊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变形菌属感染6例。B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2例,变形菌属感染5例。A组治愈率为81.67%,B组治愈率为95.00%。A组有效治疗时间为(8.92±1.51)d,疼痛明显占61.67%。B组置管时间为4~6 d,有效治疗时间为(6.63±1.26)d,引流管拔出后腰椎穿刺主要药物(1.12±0.29)d,疼痛明显占21.67%。2组均未有癫痫发作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穿与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万古霉素;颅内感染

临床中对于高危性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式通常以开颅手术为主[1],而据临床统计发现,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发现进行有效的处理干预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传统治疗颅内感染的方式为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适当的抗生素,但该方式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可导致患者并发其他感染[3]。本研究中,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开颅后颅内感染患者120例,分析并探讨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1-2014-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开颅后颅内感染患者12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39~72岁,平均(58.11±6.43)岁。纳入标准[4]:(1)符合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2)无治疗禁忌证者;(3)签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5]:(1)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2)万古霉素耐药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伦理规范,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现将1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60例。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脱水、广谱抗生素等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每隔12h进行腰椎穿刺,放出脑脊液40mL。完毕后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与盐水混合液5mL(万古霉素浓度为4mg/mL)[6]。B组每隔12h使用引流管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浓度同上。夹闭引流管,2h过后打开,然后进行引流,同时注意每24h视脑脊液压力的引流量控制在100~250mL范围内,引流管留置时间控制在7d内[7]。若拔管后仍未完全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

1.3评价指标及标准治愈[8]:感染完全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有效:感染部分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明显好准;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脑脊液培养结果A组治疗前脑脊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变形菌属感染6例。B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0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2例,变形菌属感染5例。

2.22组患者疗效比较A组治愈4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1.67%。B组治愈57例,有效3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5.00%。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A组有效治疗时间为(8.92±1.51)d,疼痛明显占61.67%(37例)。B组置管时间为4~6d,有效治疗时间为(6.63±1.26)d,引流管拔出后腰椎穿刺主要药物(1.12±0.29)d,疼痛明显占21.67%(13例)。2组均未有癫痫发作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B组有效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疼痛比例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开颅手术作为一种侵入性较大且创伤明显的手术,患者通常术后会伴或重或轻的并发症,其中颅内感染为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9]。据统计显示,开颅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概率为8%左右,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主要与脑脊液及血液中存在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细菌增殖提供条件。且一旦发生颅内感染,病死率占发生率1/3以上[1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本文结果显示,A组治疗前脑脊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1例,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变形菌属感染最少。而B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0例,与A组相同所占比例最多,其余与A组接近。上述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相符,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多[11]。而针对上述两种主要致病菌,临床主要采用治疗效果相对明显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因此,早期应用万古霉素是临床发现颅内感染的首要治疗方式[12]。为了增加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量,同时避免加大全身使用量,腰椎穿刺途径给药方式也是目前较常用的方式,此方式可避免药物经过血脑屏障的损失,少量药物但可达到相对更高的颅内抗生素浓度,增加治疗效果。虽然腰椎穿刺可减少药物使用过多造成的全身不良反应,同时加速药物起效时间,但因该方式需反复穿刺,不利于患者配合,增加相对较多的痛苦[13]。

腰大池引流可降低逆行性感染的发生,同时引流可刺激脑脊液新生速度增加,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本文结果显示,A组治愈率为81.67%,B组治愈率为95.00%。2组治疗颅内感染均有明显的效果,但比较发现,后者更优。同时发现,A组有效治疗时间长于B组,且疼痛明显所占比例亦高于B组。虽然腰大池引流效果显著,但在操作时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避免相关危险事件发生。首先,密切注意引流管情况,避免其弯曲,防止引流管不通造成的脑积水发生;其次,合理控制引流速度,避免剧烈变化导致颅内积气、脑疝等发生[14]。在本次研究中2组均未有癫痫发作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但据研究报道显示,鞘内注射确实易引发神经根刺激症状,可能与应用的鞘内注射药物浓度过高有关,因此在本研究中控制药物剂量在40mg,通过稀释后使用避免该情况的发生[15]。

综上所述,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治疗效果迅速,不良反应少,避免逆行感染等情况发生,值得推广,但需在应用时注意细节防止引流相关危险事件发生。

4参考文献

[1]崔大勇,鲁质成,綦斌,等.持续腰大池引流结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930-931.

[2]吴盛,凌晨晗,吴群,等.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2):1 232-1 234.

[3]王强平,曾令春,曾义军,等.腰池持续引流与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评价[J].西部医学,2012,24(2):326-329.

[4]李育苏,谭丽萍,陈香凤,等.腰椎穿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致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2):1 428-1 429.

[5]徐波,李维平.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09(5):361-363.

[6]蔡可胜.腰大池引流加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48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5):443.

[7]贾锋,阮舒,伏林山,等.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 525-5 526;5 529.

[8]Al-TamimiYZ,BhargavaD,FeltbowerRG,etal.LumbarDrainageofCerebrospinalFluidAfter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LUMAS)[J].Stroke, 2012, 43(3): 677-682.

[9]罗民新.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 080-3 081.

[10]章国军,何民,杜杭根,等.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44-446.

[11]冯玉梅,申志才.全身及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 731;1 733.

[12]张文斗,张学创.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 448-5 450.

[13]徐明.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 356-1 358.

[14]白风云,程文刚,闫晨光,等.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与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3):371-373.

[15]狄剑秋,管峥峰,杨超,等.腰大池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63-64.

(收稿2015-05-12)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116-02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配置浓度与患者基础肾功能对万古霉素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重新审视
HPLC法测患者血清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
中国成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谷值选择的系统评价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
论万古霉素的规范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