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2016-01-30 21:47赵宝忠朱元廷朱海成牡丹江市肛肠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赵宝忠 朱元廷 朱海成(牡丹江市肛肠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经肛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赵宝忠 朱元廷 朱海成
(牡丹江市肛肠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6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均进行经肛置入肠梗阻导管,插入深度至梗阻近端肠管,冲洗引流5~11 d后实施腹腔镜探查及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 本组286例患者中,263例患者成功置管,成功率约为91.96%。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腹围、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减压导管的引流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可在临床治疗中放心应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经肛肠梗阻导管;腹腔镜手术;结直肠恶性梗阻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1],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结直肠癌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是利用内镜技术,把减压导管插入梗阻近端,从而起到减压、引流以及冲洗的作用。经肛肠梗阻导管冲洗、减压治疗后,可有效提高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一期根除吻合治疗的成功率。现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6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进一步探析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技术联合治疗的作用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6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包括145例男性患者,141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40~87岁,平均年龄(59.04±6.26)岁。通过CT检查显示梗阻部位于直肠或左半结肠;经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结直肠恶性梗阻。其中,直肠者82例,乙状结肠者125例,降结肠者79例。肿瘤直径4.1~6.6 cm,肿瘤下缘与肛门之间的距离超过8.0 cm。TNM 分期:Ⅱa期者59例,Ⅱb期者50例,Ⅲa期者52例,Ⅲb期者85例,Ⅲc期者40例。术后病理证实:黏液腺癌者25例,乳头状腺癌者45例,低分化腺癌者66例,中分化腺癌者87例,高分化腺癌者63例。

1.2 方法

1.2.1 经肛肠梗阻导管术:先清洁灌肠,然后实施急诊电子结肠镜检查,将导丝由活检孔插入,根据导丝的引导插入造影导管进行造影[2]。观察近端结肠,顺着导丝置入肠梗阻导管,把30~40 mL的蒸馏水注入到水囊内进行固定。置管完成后,应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对肠腔进行冲洗,每次400~500 mL。参照粪便性质,每隔2~4 h冲洗1次,胃肠减压器应该进行持续负压吸引。

1.2.2 腹腔镜技术:选择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处理,患者体位应该与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相一致[3],处于头低脚高位,手术医师站立在患者的右侧。腹壁做四个戳孔,第一个Troca 的位置一般选择在脐上2.0 cm处,通过开放性技术放置穿刺套管鞘,防止腹腔脏器受到损害。其余的Trcoa套管的位置分别是左下腹、右侧脐旁、右下腹。当进镜以后,先探查患者全腹腔肠管的扩张程度,评价腹腔镜操作的可能性,然后在腹腔镜下实施肿瘤根治切除术结合一期吻合。

1.3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应用方差±表示,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5时,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286例患者中,263例患者成功置管,成功率约为91.96%。其中13例患者由于导丝不能通过肿瘤狭窄部位而转为急诊手术治疗;10例患者由于粪便性质黏稠导管阻塞,在减压第二天实施开腹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腹围(73.2±5.2)cm、腹腔内压力(11.7±2.3)cm H2O、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1.8±0.5)cm、减压导管的引流量(8.5±1.8)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9.9±2.8)cm、(24.1±3.8)cm H2O、(5.7±1.2)cm、(1634.8±114.3)mL,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次试验中,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286例患者中,263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率约为91.96%,没有发生穿孔的病例。其中10例患者由于导管阻塞而采取开腹手术,13例患者采取急诊手术。12例患者由于结肠、小肠部位仍然存在积液及扩张而中转开腹手术,说明肠梗阻导管减压后,一些患者仍有可能存在轻度肚胀,经CT检查显示肠腔内积液,这时应选择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具有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活动早、对腹腔影响小、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通过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腹围、腹腔内压力、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减压导管的引流量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这一结果与郑民华等人的研究得出相似结论[3]。由此我们认为,经肛肠梗阻导管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可在临床治疗中放心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尚培中,贾国洪,苗建军,等.镍钛记忆合金支架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34例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2,4(4):396-397.

[2] 谭志军,谷川,丁文涛,等.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4(4):289-290.

[3] 郑民华,蔡景理,陆爱国,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8(5):361-362.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045-01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90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诊治分析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