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肢体创伤或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2016-01-30 21:47龚万和胡春艳孙清海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贵州贵阳5500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创伤感染

龚万和 黄 伟 胡春艳 孙清海(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贵州 贵阳 550025)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肢体创伤或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龚万和 黄 伟 胡春艳 孙清海
(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 作者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肢体创伤或感染疾病中的疗效,探讨该技术的优点,为临床治疗外科创伤和感染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本组共35例创伤和感染疾病患者,男24例,女11例,年龄21~76岁,均在清理创面和清除病灶后植入VDS材料作负压吸引,二期拆除材料后直接缝合创口或进行创面植皮。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术后二期缝合伤口均为甲级愈合,顺利拆线出院;创面植皮患者皮瓣存活良好。治愈率100%,本组病例由初次植入VDS材料至植皮创面完全愈合和伤口拆线,平均24.3 d。结论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设计独具匠心,引流效果较传统的换药方法有明显改善,创面愈合速度加快,减轻医师的工作量,降低医疗费用,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创伤;感染

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35例创伤感染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1~76岁,腹部手术后切口严重感染或裂开10例,乳腺脓肿8例,双下肢皮肤撕脱伤9例合并内、外踝骨折4例,膝关节烫伤伴关节腔贯通髌骨外露2例,褥疮伴尾骨外露1例,车祸伤致小腿皮肤撕脱胫骨骨折外露4例,肌筋膜室综合征1例。

1.2 手术步骤和术中注意事项

1.2.1 麻醉生效后,创伤、感染创面先用大量双氧水、稀碘伏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消毒铺巾,清理创面,扩大敞开死腔,再用大量的双氧水、稀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清除创缘无生机组织至血运良好,再次更换敷料;对深部脓肿患者适当扩大创口,彻底清除脓液,用刮匙刮除脓壁和坏死组织;合并骨折关节脱位的患者将其牵引复位后安装内、外固定装置,骨折部位采用外固定支架4例,单纯螺丝钉固定2例,克氏针固定2例,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

1.2.2 按感染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VSD敷料,大的创面需要多块VSD敷料连成一片,便于封闭整体创面,材料与材料连接处及材料与创缘连接处用丝线间断缝合。

1.2.3 VSD敷料与创面充分接触和引流管放置的注意事项:①感染创面选择引流管从创口直接引出避免感染蔓延扩散;②清洁创面选择引流管从距创面约2~3 cm正常组织另戳孔引出,以便贴膜及保证密封性。③有骨外露者可直接将VSD敷料与骨面接触,同时在骨面钻孔,钻孔处鲜血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面,为早期植皮创造条件。

1.2.4 封闭引流管一般采用系膜法或戳孔法,用生物透性薄膜黏贴密封整个创面或创腔和引流管,确保密闭以便创面和创腔形成真空,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的湿润状态。

1.2.5 将引流管接通中心负压装置,开放负压,负压有效标志是填入的VSD材料块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1.2.6 1周左右可根据引流情况及创面清洁程度二次清创,创面清洁度良好可一次性植皮或直接缝合创口,若创面感染严重者则需要更换VSD敷料1~2次。

2 结 果

在本组所处理的35例患者中,普外科腹部手术后选择10例切口感染严重患者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8例乳腺脓肿切口后均进行一次VSD负压封闭引流术,1周左右拆除VSD敷料,感染创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均给一期缝合。对乳腺脓肿患者3个月后随访乳腺无明显塌陷,乳房外观无影响。而创伤所致感染和骨外露患者共计17例,12例一期植皮,5例再次使用VSD后再植皮或转移临近皮瓣全部成活,取得满意效果,总治愈率100%。本组病例从初次植入VSD材料到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拆线,平均29.4 d,比常规治疗明显缩短。

3 讨 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由德国Ulm大学的Wim Fleischmann医学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初原创[1]。该技术于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并进行了适当发展和改良。裘法祖院士曾亲笔提词称这一技术是“外科引流的革命”。纵观国内外文献报道,VSD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其应用于外科各种创伤和感染性疾病的引流,对肉芽创面修复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疗效满意。

设计原理:VSD医用泡沫作为管与创面的中介,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实现创面全方位持续引流,具备优异的性能:①医用泡沫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实现全方位持续引流,有利于引流物排出。②高负压有助于缩小创面,消灭死腔。③半透性黏贴薄膜在透气的同时能提供确切的物理隔绝,避免交叉感染。④外接中心负压(负压值-0.017~-0.060 MPa),负压持续、稳定并具有可控性[2]。

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机制有几种观点:①VSD能明显提高创面组织的血流量,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能增强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能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修复细胞增殖。②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新生。③神经肽类物质明显增加,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④在VSD促进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减少修复细胞的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3-7]。

手术适应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严重污染的大面积创面;软组织挫伤严重,可能发生肌筋膜室综合征;创面迁延不愈或病情反复的;手术后因创口感染致深部组织或内置物外露;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腔隙深大者。

本组创伤伴骨外露、关节腔贯通患者,术中彻底清创,骨折行内外固定,采用VSD敷料负压封闭引流,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和肌筋膜室综合征,拆除VSD敷料后,通过植皮或转移临近皮瓣全部成活,且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骨不连。肌筋膜室综合征一例患者及时切开减压并采用VSD引流术后,也保全了肢体,半年随访,肢体功能恢复90%。VSD克服了传统治疗时间长、愈合慢、工作量大等缺点;同时避免了软组织坏死加重,感染率高和术后肌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风险,也避免了组织长时间外露和引流不而造成感染和骨坏死、骨不连发生率增加的风险。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由于脓腔间隙较大,腔隙内填充放置VSD敷料,能迅速清除创面以及代谢产物,腔隙也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同时也有利于局部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加速愈合进程。因此本组8例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均于1周拆除VSD引流后行创口缝合,缝合创口1周后拆线,3个月后随访见乳房外观良好,无明显局限性塌陷。VSD是一种设计独特、新颖、实效的新型引流技术,对外科传统创面引流方法提出挑战,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该技术经其治疗的创面要比常规换药处理的创面愈合明显加快。VSD引流能使严重感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吸引能及时清除小块坏死组织和渗出液,使引流区内达到“零积集”,阻止有害物质被机体吸收,从而防止机体遭到致炎因子的再次打击。局部负压能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及血流速度,提高了局部循环和氧气水平[8]。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的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创面被薄膜封闭,可以阻止外来细菌的入侵,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VSD还有利于消灭死腔,缩小创面。它不需要每天换药,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护工作量,护理方便。渗出液由负压引流瓶引出,不易发生污染。因此我们认为,充分引流比任何高档抗生素都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外科感染和复杂肢体创伤选择VSD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一新技术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裘华德,宋久宏.负压封闭引流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6.

[2] Lew D,Fuseler JW.The effect of stepuise,expansion on the mitobie activity.and vascularity of sulrdamal tissue[J].Maxillofac Surg,1991,49(8):848-853.

[3] Lew D,Fuseler JW.The effect of stepuise.expansion of subfascially placed expunder on the ext duration[J].Joral Maxillofac Surg,1993,51(2):154-158.

[4] Saxena V,Hwany CW.Vacuum assisted closure; microdeformations of wounds and cell proliferation[J].Plost Reconstruct Sury,2004,114(5):1086-1096.

[5] 胡祥,余国荣,刘兴邦,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创面血管化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08,18(4):41-42.

[6] 王春喜.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84-185.

[7] Morykwas MJ,Simpso N.Vacuum-assisted closure:state of basic research and physiologic founda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7):121-126.

[8] 喻喜,余国荣.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皮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19-220.

中图分类号:R6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110-02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创伤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