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2016-01-30 21:47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外渗输液小儿

许 丽(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许 丽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静脉输液的520例患儿,从患儿生理、心理角度以及静脉输液中家属的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紧张、恐惧心理减少,家属的满意率由85%上升到现在99%,护士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达到98.5%。结论 护士在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儿生理及心理的不良反应均减少,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发展,护患关系和谐,医疗纠纷减少。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其生理和心理都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当患儿生病静脉输液时,无论从穿刺方法到静脉输液过程护理以及患儿的心理护理都需要护士专科性极强,现将我科收治的520例静脉输液患儿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主要接诊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患儿,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静脉输液统计520例患儿,年龄1~7岁,平均3.5岁,静脉注射时间3~14 d。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我科的患者都是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患者,幼儿期是1~3周岁,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前减慢,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学龄前期是3~7周岁,此期的特点是体格发育较慢但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喜模仿。护士要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用的亲切的语言与患儿沟通,静脉穿刺时给患儿找标杆树立榜样,特别是学龄前期患者更应做好思想工作,否者第一次穿刺疼痛使其在主观有抵触感,一定前期做好心理疏导,鼓励患儿勇敢面对,消除患儿紧张、恐惧与焦虑心理,积极配合穿刺。输液过程中护士一定要给患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爱心及责任心去经常巡视病房与患儿沟通,小孩子要逗逗、抚摸一下,增加患儿熟悉感,较大的孩子要耐心细致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通熟易懂的指导患儿一些配合技巧和健康宣教指导,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2.2 静脉选择和穿刺技巧: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的重要部分,体现护士的护理质量,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减轻了儿童痛苦,而且减少了不少医患矛盾。小儿皮下脂肪丰富,血管较细,特别是胖孩子血管就更加不清晰,我们一般止血带系紧顺血管方向触摸一条管样的血管负压穿刺,有突破感时松开折叠的输液管见回血后蝶形固定针柄,粘贴牢固,手部用直长型小盒固定。

幼儿期小儿可选发际前正中的额静脉[1],因此期患儿较小,手部静脉不易穿刺固定,额正中静脉位于前额正中额骨一凹陷内,护士用食指横摸该处有一沟痕,凭感觉经验判定血管的深浅,一般患儿血管较粗易见便于穿刺成功和固定,但是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速度,以免发生水肿,临床观察如采用向前穿刺较向后穿刺发生水肿比例较高,我们科一般选用向后穿刺。对于发现穿刺后失败输液外渗的应立即拔出针头,避免药液外渗,再次选择血管穿刺,可用60°~70°热毛巾敷在外渗硬块部位,局部皮肤发现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师对应处理,护士应在输液中密切巡视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外渗情况。

护士努力学习新技术和自身练就良好过硬的心理素质,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儿科家长对护士的穿刺技能输液前就要求一针成功,给护士心理造成一定压力,所以我们穿刺前不能紧张,不要被众多家属的情绪感染要稳住坚定信心。

我科对注射3 d以上患儿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减轻患儿痛苦,小儿静脉留置针还具有方便临床及时用药、保护血管、防止脱落、减少药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众多优点[2]。穿刺成功后要对患儿和家属做好宣教,用贴膜贴好注明时间,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练就过硬的静脉穿刺本领提高护理质量。

2.3 观察护理: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了解患者输液时情况,对输液速度和局部情况以及患儿的反映要仔细观察,积极做好疾病有关健康宣教指导,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心理疏导,及时发现治疗护理中可能发现的问题,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3 结 果

我科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一次穿刺性成功率提高,判定标准输注通畅且穿刺局部无液体外渗为成功;有回血但穿刺局部青紫或外渗,无回血且滴注不畅为失败。由原来的72%上升至96%,通过对小儿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后,患儿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减少,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4 结 论

小儿静脉输液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穿刺技术,才能够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信任[3],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抚好心理护理,体现人性化服务。

护士在小儿静脉输液实施人性化护理,给予患儿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注射时不断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静脉注射一次成功率,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痛苦。护士要在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输液中巡视,同时用爱心去体贴患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习调动儿童的积极性,通过患儿对护士产生亲切感、信赖感而减少对输液的恐惧,减轻害怕和焦虑心理,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加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翟淑娟.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 574-575.

[2] 李艳芳,刘鹏.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30):152-152.

[3] 秦时香.浅谈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4,4(14): 323-32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48-01

猜你喜欢
外渗输液小儿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夜盗小儿(下)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