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用于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30 21:47王书鹏吉林省敦化市医院吉林敦化1337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王书鹏(吉林省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目标管理用于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

王书鹏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用于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目标管理进行护理管理的150例护理人员,分析对比实施目标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士长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目标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综合素质明显上升,明显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 将目标管理用于医院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长综合素质,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由于现代医学急速发展,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由此使得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所能达到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治疗效具有直接影响。目标管理主要指利用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更加科学性对相关护理项目予以合理安排,包括护理人员配备、护理设备、护理活动及护理环境等,并与“以人为本”[1]理论相结合,使得临床护士潜能达到充分发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以便在临床中将各项操作充分实施,由此加强整体护理质量。本文选取150例护理人员,分析目标管理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50例护理人员,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27.9±3.1)岁。工作时间为2~13年,平均时间(6.8±0.8)年。学历:中专48名,大专96名,本科6名。职称:副主任护师6名,主管护师65名,护师48名,护士31名。

1.2 方法: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开始实施目标管理:

1.2.1 制定合理目标: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在制定目标时,应该确定目标具有合理性,由此可以促使目标管理达到理想效果。若所制定目标与实际工作并无理想符合性,则往往导致工作进程及成效遭受不利影响,而且目标管理无法达到对应作用。按照医院发展方向与护理部门自身目标,并结合自己科室具体工作特点及相关人员配备,而且分析上一年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用SMART原理明确制订科室护理工作总目标。在将总体目标完成制定后,应使得整体工作目标得到充分细化,按照护士自身特点确定个体目标,并明确其所负责项目需要,由此可以增加人员积极性。如将三基三严作为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要求,并定期对予以严格考核。

1.2.2 目标合理实施:确保目标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对于目标管理是否获得成功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制定目标要求严格实施工作评价制度,护士得到充分自主权利,而且均各司其职,由此实现人尽其才,确保员工具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此做法可以加强工作动力,达到自主管理目的。

1.2.3 管理目标考核:在目标完成预定期限,需快速对护理目标实施严格考核。执行者可应用相应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目标内容实施量化及细化便于详细考核,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思想态度,业务水平、人际关系、执行能力等分类。

1.2.4 目标管理激励:每年均对工作人员实施星级考评,按照比例对护士个人及护士长进行奖金鼓励。而且科室应每个月对护士出勤、工作量、业绩加以汇总后实施整体评定,依据判定情况进行二次奖金鼓励,由此可以明显增加护理工作积极性,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在进行物质奖励过程中,实施理想精神鼓励也具有极为必要作用。维持理想科室环境,可以制作员工留言本,可以让护士能够表达自我心声,并由此合理排班。关注护理人员生活需要,在护理人员住院时应组织探望。可以定期开展集体活动,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感情,提高科室凝聚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专科护理人才应加强教育培养,使得护理骨干员工得到进修学习机会,运用网络等方法及时了解护理发展信息,加强护理人员间沟通交流,鼓励护理人员多发表相关论文[2]。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目标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件规范书写、护理服务规范、特护及一级护理、业务考核、护理记录是否正确、技术操作规范共7项[3]。护士长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管理思路及科教能力共4项。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到的护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我院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4]:①是否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就餐时间、医院有关制度及检查、检验科室的位置。②对患者健康指导是否到位。③护士是否在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④每日护士扫床是否保持床面清洁整齐。⑤在做各项治疗前护士是否详细解释。⑥对护士的各项技术操作是否满意。⑦对护士的语言、态度及形象是否满意。

2 结 果

目标管理实施前各项评分为:基础护理(8.64±0.85)分,护理文件规范书写(90.48±1.12)分,护理服务规范(86.29±0.79)分,特护、一级护理(90.49±0.87)分,业务考核(90.74±1.06)分,护理记录正确(91.20±1.06)分,技术操作规范(90.74±1.08)分;目标管理实施后各项评分为:基础护理(97.83±1.16)分,护理文件规范书写(97.95±1.08)分,护理服务规范(97.61±0.86)分,特护、一级护理(98.31±1.19)分,业务考核(98.9±1.07)分,护理记录正确(99.12±1.05)分,技术操作规范(98.61±1.08)分;目标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目标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标管理实施前后护士长综合素质评分为:实施前业务能力(89.13±0.96)分,沟通能力(88.85±0.87)分,管理思路(87.79 ±0.85)分,科教能力(89.26±1.05)分;实施后业务能力(98.03 ±1.26)分,沟通能力(98.06±1.16)分,管理思路(98.16± 1.21)分,科教能力(97.86±1.07)分;经对比,目标管理实施后护士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与目标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5.38% (111/130)、95.38%(124/130),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目标管理主要是采取系统化方法使得关键性管理活动得到有效结合,由此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组织目标及个人目标均得到实现。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的主要生命线,在临床中应将目标管理应用到护理人员的整个工作管理中,且确保其能够主动积极参与,由此可以增加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够更为理想地实现护理目标,增加护理质量。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在社会各种管理工作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而且对护理管理工作具有较高适用性。与传统管理措施比较,目标管理存在较为明显优势,是经决策者与执行者通过综合分析而确定护理目标的,其在确定目标时应是上级和下级共同进行目标确定;采取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方法,目标管理具有较高参与性、民主性,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管理目标的制度;重视护理成果完成,目标管理根据制订目标作为起点,对目标完成程度进行考核情况作为终结;总目标与分目标保持一致性;对完成结果采取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方法,使得偏差得到充分纠正;对达到目标成果进行对应奖励。经本文研究可知,目标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目标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管理实施后护士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与目标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管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目标管理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不仅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可进一步提升护士长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呼唤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医院的发展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提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将目标管理用于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明显,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及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芝,姜梅.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13-314.

[2] 陈勇萍.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9(2):84.

[3] 杜长清.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516-2517.

[4] 黄晓青.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吉林医学,2014,35(18):409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55-02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