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2016-01-30 21:47李淑平吉林省永吉县医院吉林永吉1322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李淑平(吉林省永吉县医院,吉林 永吉 132200)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李淑平
(吉林省永吉县医院,吉林 永吉 1322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结果 64例患者6 h内接受尿激酶150万IU静脉溶栓治疗,胸痛在溶栓后2 h内缓解48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ST段回落大于溶栓前的50% 46例、心肌酶峰在溶栓后14 h内提前38例。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措施,而静脉溶栓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尽早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梗的关键[1-3],而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度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AMI的标准[4],患者发病时间在30 min~6 h内;年龄≤75岁,无溶栓禁忌证;持续胸痛胸闷超过30 min,且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有至少2个导联ST段抬高,肢导>0.1 mV,胸导>0.2 mV。其中男46例,女18例,年龄39~74岁,平均48.5岁,其中广泛前壁11例,前间壁10例,正后壁13例,前壁18例,下壁8例,高侧壁10例,前壁合并下壁4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首先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用100万~150万U尿激酶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滴完。溶栓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1次/l2 h,连用5~7 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 mg/d。

2 结 果

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在溶栓后2 h内缓解48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30例、ST段回落大于溶栓前的50% 46例、心肌酶峰在溶栓后14 h内提前38例。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迅速建立有效的2路或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4-5];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表情淡漠或烦躁、面色苍白,呼吸、脉搏加快等失血性休克现象;协助医师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患者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②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由于突然发病,伴有胸痛、濒死感,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多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使其情绪稳定,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术中护理:①给予持续吸氧,给予患者常规建立双静脉通道,确保溶栓药物在规定时间内滴完。患者在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6]。②预防低血压:由于血管扩张药、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造成低血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在溶栓进行的30 min内,10 min测量一次血压,溶栓结束后3 h内,30 min测量1次,保证患者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或血压降低不超过原平均血压的30%。

3.3 溶栓后的护理:①观察溶栓再通的指标: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输入溶栓剂后2 h内迅速回降>50%;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后2 h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尽量减少注射的机会,注意观察神志、皮肤黏膜变化及大小便的颜色,在静脉或肌肉注射及抽血穿刺的部位,适当延长压迫时间,防止出血。注意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前壁心梗容易出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下壁、后壁的心梗常发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严密注意患者口腔黏膜、牙龈、皮肤、大小便等[6-11]。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出血程度;复查血红蛋白、出凝血时间,发现皮肤淤斑、牙龈出血、鼻衄、便血及注射部位出血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爱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需注意的问题[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16):1901-1907.

[2] 贾学芝.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2,18(1):152-154.

[3] Schi C,Argention C,Lenai GL,et a1.Clinical and instrumental evaluation on patients with ichemic stoke within the first six hours[J]. J Neuro Sic,1998,91(2):311-321.

[4] 姜雪莲,耿凤琴,卢慧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病案,2009,10(1):1-2.

[5] 刘义兰.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评价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45·248.

[6] 陈永娟.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3天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3(3):239-240.

[7] 李淑荣,何振山,郑玲,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1周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9(36):667-669.

[8] 刘军,姬克,桑文翔.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杂志,1998,14(2):l17-118.

[9] 王静.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63-264.

[10] 李秀丽,李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6,6(1):217-218.

[11] 吴小华.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3):469-47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63-01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