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药物治疗

2016-01-30 21:47何亚军监利县汴河镇卫生院湖北监利433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

何亚军(监利县汴河镇卫生院,湖北 监利 433300)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药物治疗

何亚军
(监利县汴河镇卫生院,湖北 监利 433300)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消化性溃疡治愈概率。方法 综合目前国内为消化性溃疡统计数据和笔者临床经验进行研究探讨。结果 总结了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有效方法。结论 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采取有效药物治疗手段,对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药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这种疾病的形成同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消化作用息息相关。经过研究以及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消化道溃疡的形成还会受到环境、遗传、心理、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溃疡治疗性药物包括抗幽门螺旋菌感染、抑酸分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以及中药治疗[1-3]。本文分析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并总结了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方法。

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

1.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诱因。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有75%以上的胃溃疡、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病者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即使在一些消化性溃疡经药物治疗已经痊愈的病例中,如果幽门螺旋杆菌不能得到根除,消化性溃疡依然会有较高的复发率。相反,大量病例显示,在彻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大大下降。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旋杆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会使胃黏膜发生局部炎症,生长抑素的合成、分泌水平降低,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迅速增多,导致消化系统产生损伤即形成溃疡。二是一旦出现幽门螺杆菌,人体就会分泌更多的胃液素和胃酸进行对抗,这就会进一步加大幽门螺杆菌对消化系统的侵袭力度。

1.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长期使用也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其中,非甾体抗炎药的影响最为明显。国内外大量临床案例表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人群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非甾体抗炎药会异常抑制环氧化酶,造成患者胃黏膜损伤,同时也削弱了胃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发生。

1.3 环境因素和个人习惯:环境因素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一大诱因。统计表明,不同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域、居住环境)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如在我国,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而且,在秋冬及冬春交界的季节,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同时,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长期饮酒、吸烟、吃辛辣、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性食物都很大程度地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概率。以吸烟为例,如果患者经常吸烟,将会导致胰外分泌液中的碳酸氢根分泌量减少,而这种因素的降低,就会造成患者的胃酸缓冲液减少,导致患者引发消化道溃疡危险系数的增高。

1.4 其他因素: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因素也将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根据现代的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这是因为,人的精神状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身体功能活性,影响各种体液分泌,可能会对胃液分泌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遗传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尚没有进一步的研究。

2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2.1 抗胃酸分泌类药物: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同胃酸分泌的控制是密不可分的。虽然抑制胃酸无法直接控制溃疡愈合,但可以达到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疼痛,减少胃酸对溃疡刺激的目的。目前常用药物有碱性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在H2受体拮抗剂中,法莫替丁活性最强,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效果稍差。有研究证明,每晚睡前一次性服用法莫替丁40 mg或尼扎替丁150 mg,同每日2次服药比较,在缓解症状、溃疡愈合及安全性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这不仅可有效的抑制消化性溃疡患者夜间酸分泌,且对日间酸分泌影响较小。亦可用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质子泵抑制药的抑酸原理是抑制壁细胞泌酸的最后环节产生酶酶的活性,使H+不能由壁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及在胃腔内形成胃酸。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为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潘托拉唑等。

2.2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类药物:如果患者消化性溃疡中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通过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即采用抗胃酸分泌药物和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综合使用的办法。标准的三联治疗方案为:①胶体铋120 mg,一日4次,甲硝唑0.2 g,一日4次,阿莫西林2.0 g,一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可达80%~90%;②奥美拉唑20 mg,一日4次,阿莫西林2.0 g,一日2次,甲硝唑0.1 g,一日4次,2周1个疗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达90%以上;③奥美拉唑20 mg,一日4次,克拉霉素500 mg,一日2次,阿莫西林1.0 g,一日2次,7 d为1个疗程,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疗效。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性用药对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十分有效的。但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一次性完成根治。因此,在完成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隔至少四周需要再进行复查,以确定幽门螺旋杆菌是否被根除。

2.3 胃黏膜保护类药物:这一类药物主要用于胃酸较低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患者通过服用这类药物,可以再溃疡处形成保护,防止胃蛋白酶或者胃酸对溃疡处的侵蚀。同时,这种药物对于促进溃疡愈合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常用的胃黏膜保护药物包括硫糖铝混悬液、胶态次枸椽铋、醋氨己酸锌、前列腺素E等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对胃黏膜的保护和修复。

硫糖铝混悬液是氢氧化铝和硫酸化二糖的复合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可以凝聚成糊状的黏稠物。研究证明,在溃疡基底带的蛋白质带有正电荷,而硫酸铝混悬液本身带有负电荷,就可以在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以此达到组织胃蛋白酶、胃酸侵蚀胃黏膜,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目的。进而刺激胃黏膜前列腺素E2的合成,能够结合表面生长因子,促进溃疡的愈合。由于这种药物在酸性的环境中的效果最好,因此适合在饭前服用。通常服用的剂量为每次5毫升,每天4次,4~6周为1个疗程。而经过一些临床实践也证明,这类药物对于胃黏膜的保护和修复很有效果。

前列腺素E也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米索前列醇其效果同天然的前列腺素E十分相似。前列腺素是利用了其对细胞的保护功能,可以达到加强胃黏膜防御能力的目的,同时又能够通过抑制组胺刺激cAMP产生来减少胃酸的分泌。对于非甾体药物长期服用者来说,服用前列腺素E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保护胃黏膜。

醋氨己酸锌相对于其他胃黏膜保护类药物来说,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其作用效果有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抑制胃蛋白酶、胃酸的分泌来控制其对胃黏膜的损伤;另一方面,通过防止胃黏膜屏障的破坏,增强黏膜层糖蛋白含量,增加胃黏膜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合成,进一步达到了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醋氨己酸锌还能有效的增加胃黏膜血流,对于损伤的胃黏膜的修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这种药品还具备抗幽门螺杆菌的用。

胶态次枸椽铋也是一种常用的胃黏膜保护类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在酸性环境中,胶态次枸椽铋可以同胃黏液形成糖蛋白铋复合物,这种复合物覆盖在溃疡表面,能够起到隔离胃蛋白酶、胃酸的目的,防止直接接触刺激溃疡。同时,还能够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E2的合成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也就增强了胃黏膜的防御能力,而同其他的抗菌类药物并用,就可以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又能够延缓表面生长因子的降解,促进表面上皮的增生。其用法是一日服用四次,剂量为120 mg,饭前服用。

对比这几种药物,硫糖铝和胶体铋在目前被用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情况比较少。就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而言,枸橼酸铋钾( 胶体次枸橼酸铋)的作用是比较强的,但这类药物不能够长期服用,因为如果药物在体内积蓄过量将会引发神经毒性。米索前列醇具有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黏液以及碳酸氢盐的分泌、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增加黏膜血液等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是用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溃疡,容易出现腹泻、引起子宫收缩等不良作用,因此孕妇不能够服用这种药物。

2.4 中药治疗:通过服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已经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传统中药能够对消化系统进行长期的调理,维持消化系统相对稳定的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相比西药,对于根治消化性溃疡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优越性。但目前中药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 小 结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和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以及药物治疗方法。消化性溃疡是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过对病因的分析和药物治疗方法的探讨,对于更好地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诺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分析与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14):279-2710.

[2] 沈玉根,刘建成,陈士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3(10):620-624.

[3] 吕建花,李洁.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0):115.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90-02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Drugs

HE Ya-jun
(Jianli Bianhe Town Hospitals, Jianli 43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increase the chance of cure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Methods Integrated currently peptic ulcer statistics and the author discusses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Result Summarized peptic ulcer medication effective method. Conclusion Take effective medic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the cause of peptic ulc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are very helpful.

[Key words]Peptic ulcer; H. pylori; Medications

猜你喜欢
幽门螺旋杆菌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