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与徒

2016-01-31 10:42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东哥警务室成本核算

师与徒

“师傅带徒弟”是公安机关的老传统。通过老民警“传帮带”、新民警“跟学练”,一批又一批新警很快熟悉业务,并成为执法办案、调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现在,随着一批批高学历的毕业生加入警营,在给警营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他们与老民警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不再仅仅是单向的教与学,而更多地呈现出教学相长、相互学习的良性互动。说说师傅的哪些教导让你受益匪浅,或是徒弟给你带来了什么新鲜的启示,说说师徒之间那些令你记忆深刻甚至终生难忘的故事?

跟师傅学“成本核算法”

文/曹春明(河南省信阳市公安局平桥分局)

那年,我从部队转业回来成了一名警察,被安排在了一个乡派出所工作。报到那天,所长看我块头挺大,当过兵,又机灵,就让我和民警老张干外勤。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真是犯愁了。因为我的警务室设在全乡最偏远的屈岗村,但这里却是全乡人口最多,治安状况最复杂的村。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外出务工人员相继返村后,因琐事打架、喝酒闹事、失窃财物等各种案件,让我忙得焦头烂额。

就在我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附近的村子就有一台变压器被盗。我赶紧通知辖区的村干部要加强安全防范,组织开展夜间巡逻。因为要人力、物力,还要花钱,村干部根本不愿意。我只能求助自己的师傅老张了。师傅听完情况后,让我通知村干部来我们的警务室开个会。在会上,他拿出纸和笔给在场的村干部算了这样一笔成本账。他说,你们村有5个变压器,每个变压器加装一个三脚架150元,请电焊工100元,请工人安装100元,每台变压器的核计费用是350元,五台就是1750元。而一台变压器被盗就要损失数万元,重新安装期间,村民们还要过上数天摸黑点蜡的日子,饮水、用电、学生学习等等都要受到影响,你们自己算算哪个多,哪个少?这么一说,村干部想通了,村民巡逻队的事也有人干了。没过多久每个变压器都安装上了三脚架防护装置,在安全防范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从这以后,有事没事我都找师傅向他请教,他也毫不保留地教我,很快我的工作笔记本就记得满满的。上面有打架成本核算、收赃成本核算、各类防范成本核算等等,这些笔记在处置邻里纠纷和预防化解矛盾中帮了大忙。

那年春节前,刚从外地务工回来的王二,认为在外务工期间挣了不少钱,回到村里后,有些瞧不起村里人,有时喝点酒还会在村里到处找茬惹事。我知道后,很快就找到了他,先和他聊了聊在外面务工的感受,然后根据他的问题给他用了一回“成本核算法”。我给他举了去年7月,邻村的屈某酒后因琐事与范某发生口角后相互厮打,将范某打成轻微伤的例子。最后屈某被派出所处以5日拘留和500元的罚款并赔付医疗费1000元。相当于两亩农田一年的收入啊!王二听了一个劲地点头,说:“我以后再也不喝酒惹事了,不然,我在外面辛辛苦苦挣的钱很快就打水漂了。”听了这话我放心地离开王二的家。

从学会了成本核算法,我有事没事就给群众讲一讲,算一算。有时辖区群众茶余饭后也会三五成群地来到警务室听我讲这成本核算法。现在,每月因打架、纠纷等引发的各类治安案件越来越少,辖区的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

善调解的老慕师傅

文/王娟(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

去年,我们机关民警曾被下派到公安分局搞社会实践。三个月的实践期间,我被分到开发区公安分局新成立的向阳警务室,带我的师傅是50多岁的社区民警老慕。

很快,我就发现,老慕这位老同志实在是不简单,是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的一把好手。我刚在警务室待了没几天,向阳村就出了一起邻里纠纷,据说这两家闹了足有20年。闹的缘由是,这两户村民1995年盖房子时,其中一方多占了地基,另一方不愿意,于是双方就结下了疙瘩。多年来,两家人言语稍有不合就骂架,甚至动手动脚。村干部年年调解,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这天,两家又打架了,不一会双方就闹到了警务室。听着他俩的大嗓门,我心里就烦得不行。但老慕悄悄对我说:“别拉着脸。我正要找他们,他们就自己送上门了,这是好事。”他让我先给双方的主事人冲上茶,然后慢条斯理地对他们说:“听说您两家骂了20年,真稀罕。咱这里刚成立警务室,就不给我面子?你俩继续骂,骂累了喝茶,上午骂不完,下午接着骂,看看能骂出个子丑寅卯不。”两个人开始都低着头不吭声,就是不时端起茶喝。老慕也不着急,叫我给他俩不停地冲茶添茶,也不问事。坐了一两个钟头后,二人受不了了,开始互相指责,老慕端着茶杯在旁边听。一上午过去了,两人指责够了,这才扭头看着不动声色的老慕。

老慕笑了:“很好,今天你俩都没骂,这是好开端。现在我提个解决办法,你们看中不中。”其实,这两家在村里都有点身份,一方知道自己有错,但放不下面子;另一方无错但仗着有理,也做了一些过分事,所以这疙瘩越结越大。老慕批评了有错方,说他知错不改惹祸端,给足了有理方面子;又对有理方响鼓重锤一顿砸,批评他得理不让人,这让无理方脸上也有了彩。两个人听得连连点头,没一会,就互相握起手。最后,多占面积的那一家回去就把院墙扒了,重新垒了墙,两家和好如初。

参观完新垒的墙,我笑着对老慕说:“师傅,我看出来了,你调解这两家的矛盾用的是寻根法(追查根源)和激将法(欲擒故纵)。”老慕哈哈大笑:“我是靠直觉去说和,只想着咱虽然穿着警服,但也是农民出身,对村民要尊重,处事要公平,没想到你还能给我总结出工作法来!”

师傅教我别开“气枪”

文/董刚(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下陆分局)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选择警察这个职业,不是因为警察穿着制服挺神气,而是因为当警察可以配枪执勤。反正我刚从警那会满脑子都是枪的影子,如果听说哪一次执勤中可以配枪,即使是把空枪我也会想方设法去执勤,为的就是近距离和枪来一个亲密接触。

不过,没多久我这个想法就被我的师傅彻底扑灭了。师傅姓纪,是一个老民警了,当初是他主动选我当他的徒弟。不过师傅却最不喜欢动枪,说起来这还是师傅的一个“心病”。师傅开过枪,不是朝天而是对着人。师傅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这个话题,只是后来见我这么喜欢枪,这才给我上了课一堂“气枪”课。

那时师傅刚成家不久,在派出所刑事组当刑警,按照规定是配枪的。每天他都把枪带在身上,不过,平时办案身边几乎都有领导在,领导不开口,枪是不能拿出来的,所以师傅一直没有机会使用,枪在手里只能看不能用。

有一次派出所搞夜间清查,忙完之后离天亮也没几个小时了,派出所没地方休息,师傅就一个人回宿舍。走在马路上,他发现前面有个人走路姿势不正常,背着的东西看似也很沉。师傅就大声叫那人停下。那人回头看了一下,脚步没停,师傅于是加大了嗓音喊“站住”。那人反而回头问:“凭什么叫我站住,你是干什么的,又不是警察。”师傅说自己就是警察,那人还是没听,说:“没穿警服,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警察,再说我又不是坏人,警察也不能管我。”

本来师傅加班就很疲惫了,心情也不是很好,听了这话更生气,他拔出手枪对着那人说:“我就是要你停下,不停我就开枪了。”这本来是句气话,没想到那人较真了,转身冲着师傅冲了过来。师傅一着急,手指不由自主地勾动了扳机,枪声响了,那人抱着腿叫起来。事后查明,那人只是一个刚从外地归家的人,因为火车晚点几个小时,心情很不好,没想到遇到了同样心情不好的师傅。

至于师傅,因为当时枪口是朝着地下,子弹反弹后,把那人的脚趾头打破了,伤得不重,所领导承担了部分责任,师傅就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处分。这以后,师傅就对枪敬而远之。师傅的教诲给我提了醒,作为警察,枪支在手不是用来炫耀的,它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武器,必须时刻警醒,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他就像一盏灯

文/王维(山东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

前面是一条坑坑洼洼的路,严重的雾霾让能见度只有200米,车速只能保持在40迈左右。2008年的捷达车声音很大,但依然盖不过师傅浑厚的嗓音。

“刑事拘留适用法条是多少条?”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多少岁?”

“14岁。”

“什么14岁?!是14周岁!要严谨!”

“我知道是14周岁……”

“不管你知不知道,说话也得严谨,别给别人留话把儿!”

一早,我就跟着东哥去出差了,到的地方又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山沟沟。我每次都会暗自嘀咕,人家出差都去上海、广州,自己每次就只能到这种穷乡僻壤。东哥每次都数落我说,年轻人不能养成矫情的坏毛病!不仅这样,每次出差的路上还得像刚才一样被他考背法条,接不上来就是一顿训。

有一次晚上,难得不用加班,我就乐呵呵地在单身宿舍玩着游戏。突然,东哥来了一个电话,用很神秘语气说:“赶紧回办公室,发钱!”我一听就精神了,很快就跑到办公室,进屋一看,地上堆着好多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顿时我两眼放光地看向东哥。这时候,他老人家慢悠悠地说:“来,帮忙清点下假币!”我顿时泪崩了……

是的,这个东哥就是我师傅。领我入门,手把手教会我怎么跟踪,怎么守候,怎么讯问,也教会我怎么喝酒,怎么看淡顺境,怎么走出逆境。最重要的是,教会我,怎么做一个警察。

东哥今年58岁,可他依然奋战在打击经济犯罪的第一线。有时候,我觉得,他生来就是个当警察的人,不论是多么恶劣的条件、环境,他依然能够快速破案。所以,在别人都等着退休的年纪,他依然当着破案的主力军。

师傅的调令突然就来了,帮他收拾办公桌的时候,从抽屉的最深处找到一个识别假币的放大器,还有他为了考我做的法律条文小册子,小册子上还有重点标注“臭小子易错”。这些东哥都留给了我,他还跟我说:“啥高科技都不如自己的眼睛靠谱。”最后,东哥深深地吸一口烟,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现在自己带一个探组了,要有个样子。”

这就是师傅,有时候觉得非常正统以至于有些不近人情,有时候又觉得非常灵活重视方法多于原则。但不管是哪种,他在我心里依然像灯一样,照亮了我初入警营的第一段路。

让我刮目相看的小徒弟

口述/杨佳伟 整理/宋欣杰(河南省夏邑县公安局)

2012年2月,我所在的刑事技术室分来一位新警小司。领导安排让我带着他。也许是专门受过刑事技术培训,小司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沉稳,一看就是搞技术的料。

小司刚跟着我不久,恰逢辖区发生一起大案。我和小司一块赶到现场,固定证据、拍照,忙乎了大半天,才将现场勘查完毕。我们刚赶到单位,队长说领导一会儿要听取汇报。按照惯例,我们要做一个幻灯片汇报现场情况。可是时间哪来得及!正当我在电脑前手忙脚乱地鼓捣时,小司过来说:“师傅,让我来整吧,我对这个比较熟。”你甭说,到底是90后,这手脚就是麻利,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将汇报幻灯片做成了,这让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2012年11月,县东南一个乡镇发生山羊被盗案,村民王老汉家一下被盗走11只山羊。嫌疑人是挖开院墙进入羊圈实施盗窃的。由于当夜刚下过一场小雨,我们在中心现场没有取得任何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看着王老汉老两口难过的样子,小司坚持要继续找下去。后来,通过将近3小时的步行搜索,我们终于找到嫌疑人宰杀山羊装车的现场。细心的小司在现场周围提取了两枚新鲜的烟蒂,并找到一块车灯碎片。后来此案告破,小司在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司在工作中一向沉稳,针对每一个现场,他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推断,甚至与我顶撞。除非我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击败他,否则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他也绝不轻言放弃。与小司相处久了,我甚至都觉得自己变得更有活力了。

弹无虚发

文/杨俊伟(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

参加工作后,先后拜了好几位师傅。小李是最年轻的一位师傅——80后。

2012年,县局把特警从巡警中分离出来,重点训练其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也又一次成为一名“新战士”。当时,大队的枪械教官有两位,其中我师傅小李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刚参加工作两年,但他已经多次代表州县特警队参加比赛,并有不俗的成绩,可以说在枪械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刚开始训练,我的射击成绩很不稳定,有时十环,有时脱靶,弹点也不集中。小李师傅很快发现了我成绩不稳定的原因,是由于长时间屏住呼吸,开枪时猛扣扳机。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一套训练我的方法:先让我空瞄靶,射击时又换上一把新枪,我射击时预先不知道枪里有没有子弹,猛扣板机时发现枪里没子弹,就会换好气,再轻扣板机时子弹就发射出去了。数月时间里,小李师傅用这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纠正了我的心理问题,我的射击成绩开始稳定下来,弹点集中,十环靶增加。

半年后,小李师傅和队里的神枪手们去省城比赛。县局接到一起报警,是一起疯牛伤人案。在这次处警中,师傅传给我的射击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

现场是在城郊的公路上,一头壮硕的黄牛正低头啃路边的青草。这头黄牛是在运输途中半路跳下车的,牛主人追了两公里,虽然追上了,却控制不了野性大发的大黄牛。这头牛连续顶翻数辆微型轿车,撞损拖拉机,吓翻摩托车,还把牛主人顶倒在路边的水沟中。

我们到达现场后,先观察了地形,然后安排队员警戒隔离人群,让牛主人割草引诱大黄牛到附近一处废旧的采石场,而我爬到一座小山坡上实施狙击。

趴在土坡上,俯视与疯牛的距离大约有140米。目标周围极其空旷,狙击子弹穿透牛身会继续穿透泥土,即使发生跳弹也不会误伤群众,是个极佳的位置。测了风向后,我安装瞄准镜,伺机发射。

瞄准镜里,140米至150米的距离,能清晰地看到大黄牛在不紧不慢地吃草。我把食指轻搭在扳机上,微微下压。瞄准镜里,牛的颈椎被逐渐放大,成为一个虚幻的图。

风慢慢停止了。我屏住呼吸,世界静止了。枪声响起,大黄牛应声倒地。■

猜你喜欢
东哥警务室成本核算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东哥
关爱的力量——我与“东哥”的故事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都是红包惹的祸
论“居家式”警务室
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思考
露出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