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调气三法”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2016-01-31 09:04郗川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李浩营卫气机

郗川月,李 浩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李浩“调气三法”辨治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郗川月1,李 浩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调气三法”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浩教授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特点总结出的相应治法,包括调理阴阳、调和营卫以及行气解郁。李浩认为气机失于敛降是绝经前后诸证的病机核心,治疗当以调理气机为本。临证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阴阳调则升降有序,营卫和则出入有节,气机畅则枢运有常,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疗效。

绝经前后诸证;围绝经期综合征;学术经验;李浩

李浩教授从事老年病临床与研究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辨治有着独到的见解,临证时尤为重视气机对女性生理、病理的影响,其独创的“调气三法”屡获殊效,解除了诸多女性患者的痛苦,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李浩认为,女性一生中之所以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皆源于一身之气的变动。气是推动女性产生阶段性生理变化并维持每阶段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根本动力,而气机失于敛降是发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围绝经期是女性由壮年步入暮年的过渡期,是生命机能由蓬勃旺盛转为衰退萎惫、由向外拓展变为向内回归的转化阶段。叶落花凋,为固其根,发堕经断,以养其本。此时,女性的精血衰少,为维持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周身气机收敛、蛰藏,存精气于脏腑,外周形体、官窍渐失濡养,因现“形坏而无子”的衰老之象。这是女性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自然规律,多数女性可以顺利度过此期,安然进入老年。但部分妇女由于体质因素、社会环境、精神情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机体不能很好地调节以适应这一阶段的生理变化,气机当敛不敛、当降不降则诸证丛生,发为本病。临床常见烘热汗出、失眠多梦、急躁易怒等上亢、外泄类症状,亦印证了气机失于沉降、敛藏是本病发生的核心机制。

2 辨治主张

基于气行失司致病这一认识,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李浩形成了独到的“调气三法”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2.1 清上温下,调理升降

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周身气机方能交通回旋。若因于五志过极、扰动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或劳倦、久病耗伤肾水,不能上奉于心,则易导致气机当降不降甚或不降反升,发为本证。临床常见妇女年近七七,月经紊乱或已停闭,而现潮热盗汗、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口干喜饮、四末不温、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尖红、苔少、脉沉细等阴阳失调、寒热错杂诸证。同时,若子病及母,心肝之气皆亢逆于上,则极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空,因而本证患者常合并更年期高血压,而见血压波动明显,患者自觉眩晕、头痛、下肢浮肿等。

治以寒温并用调理其升降,方选栀子豉汤与二仙汤合方,药用炒栀子、淡豆豉、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诸药合用清上温下、泻南补北。失眠甚者酌加酸枣仁、龙骨、牡蛎安神宁心;夜尿频者加乌药、益智仁、山药固肾缩尿;眩晕者加天麻、钩藤平肝息风;若偏于肾阴不足则酌将二仙汤易为六味地黄汤。

2.2 内补外疏,调和营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故卫阳戍于外,营阴守于内,“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灵枢·营卫生会》),正是人体气机出入的动态过程。若因先天禀赋不足,肺虚脾弱,或后天饮食失节,劳倦所伤,而致摄纳无权,开阖失司,卫阳不固于外,营阴不守于内,则易致气机当敛不敛,甚至不收反泻,发为本证。临床常见知命之年的女性,经乱或经闭,汗出如洗,动则益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平素恶风怕冷,易于感冒,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水滑,脉濡。《类证治裁·痹症》中云:“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1]”故本证最易与更年期关节炎并见。

治以补泻合剂调和其营卫,方选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合方,药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黄芪、白术、防风。诸药相合,补虚而不虑其固邪,散表而不虑其伤正,内补外疏,表自固而邪不干。汗出甚者酌加浮小麦、麻黄根收涩止汗;腹泻严重者加茯苓、薏苡仁、莲子、山药渗湿止泻;饮食积滞者加鸡内金、生麦芽、炒谷芽健脾消食;关节肿痛者取义四神煎,加石斛、牛膝蠲痹强骨。需知此处的石斛非为滋阴养液所设,乃由《神农本草经》言“石斛……主伤中,除痹”[2]而得来。临床但见关节痹痛者,只消其舌苔不腻,用之皆效。

2.3 理气疏郁,调畅枢机

该证型与前两型常常互为因果。周学海《读医随笔》曰:“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3]”升降失司则上下不通,出入失衡则表里不和。人体气机的运行就像是由升降出入4个齿轮带动的传送带,任意一环的脱节势必影响整体气机如环无端的回旋周流,导致枢机不运,气机壅滞。反之,若气机失其条畅通达,升降出入受其影响,亦不可能运行如常。临床常见年近半百的妇女,月经赶前错后或经闭不行、胸胁胀满、太息不止、口苦咽干、食欲下降、情绪异常者,或见心烦急躁,或见易怒善哭,或见胆怯易惊;皮肤感觉异常者,或如蚁行,或觉瘙痒,或如针刺;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病情严重者或可发展为更年期焦虑抑郁症。

治以和解之法,和枢机、解郁结,方选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诸药并用调畅气机,扶正祛邪。胆怯易惊者加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心烦急躁者加栀子、川楝子泻火除烦;兼有血瘀而见胸胁刺痛、舌有瘀斑者加当归、郁金活血化瘀。

3 典型病案

案1:李某某,女,53岁,2013年3月11日初诊:停经近3个月,潮热汗出,入夜加重,时时发作,难以入眠,胸中燥热,四末不温,时有肢体颤抖,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证属升降失司、心肾不交,治以清上温下、调理升降。处方:炒栀子12 g,淡豆豉10 g,仙茅10 g,仙灵脾10 g,巴戟天10 g,知母10 g,黄柏10 g,生地15 g,当归15 g,桂枝10 g,白芍12 g,柴胡6 g,玫瑰花12 g,生龙牡各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后汗出明显减少,入睡改善,手颤消失,午后仍觉燥热,下肢沉重,入夜两足不温,腹胀,小便短赤,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继上方增白芍20 g,加大黄6 g、芒硝10 g、车前子12 g、淡竹叶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三诊:药后足心热,夜间盗汗,眠浅易醒,心悸,急躁,腿沉腰酸,口干欲饮,二便可,舌淡暗,苔薄白,脉弦尺沉。考虑患者已无寒象而阴虚明显,遂更方治之:怀山药15 g,生地10 g,熟地10 g,山萸肉10 g,丹皮10 g,怀牛膝15 g,黄连6 g,肉桂6 g,生龙牡40 g,生黄芪35 g,陈皮10 g,当归12 g,炙鳖甲10 g,青蒿12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睡眠改善,盗汗减轻,上方加减续服2周而愈。

案2:邢某某,女,51岁,2014年3月13日初诊:停经半年来时有烘热汗出,汗后恶风,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头晕昏沉,两胁连腹发胀,情绪尚可,膝关节疼痛,素日频繁感冒,大便溏泄,舌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营卫不和兼以枢机不利,治以调和营卫、理气解郁。处方:桂枝12 g,白芍12 g,生姜6 g,炙甘草10 g,生黄芪40 g,炒白术10 g,党参20 g,茯苓15 g,陈皮10 g,柴胡15 g,黄芩12 g,川楝子6 g,炒栀子12 g,玫瑰花10 g,煅龙牡各30 g,石斛25 g,当归15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药后未再感冒,入睡仍难,但睡眠时间延长,纳呆,矢气频转,大便黏滞不爽,舌尖红,苔黄,脉濡数。继上方去党参、玫瑰花,加炒枣仁30 g、生麦芽30 g、炒谷芽3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三诊:诸证改善,偶有腹胀,舌红苔少,脉弦细,处以加味逍遥丸善后。

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通常涉及多个脏腑系统功能失调,临证时如果单纯从脏腑辨治往往令人不得要领,无从下手。李浩独辟蹊径,从调治气机入手,辨治巧妙,用药灵活,获得良效。

[1]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26.[2]徐树楠.神农本草经[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

[3]周学海.读医随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20.

R271.11+6

A

1006-3250(2016) 02-0261-02

2015-12-25

郗川月(1988-),女,山西阳泉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内科学及老年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李 浩(1965-),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从事老年病的中医临床与研究,Tel:13311382093。

猜你喜欢
李浩营卫气机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论营卫与气血关系❋
王新志教授论张仲景营卫观*
李浩:总有那么一股劲儿——走进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无人机飞行员李浩
便携电子打气机
杨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极拳(四)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营卫关系、营卫病理中若干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