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民族、音乐中的诗歌

2016-02-01 02:2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乐句蒙古族首歌

王 磊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音乐中的民族、音乐中的诗歌

王 磊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通过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曲的钻研进行对作品描述、歌颂性歌词和嘹亮、悠扬旋律民族性的探讨,展现了蒙古族歌曲的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对曲式结构和创作理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歌曲的地位和价值,使创作和演唱者更对这首作品更深层次的了解。

民歌;敕勒歌;蒙古族民歌;结构;旋律;歌词;经典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国民歌的种类众多,既有音乐的民族性,又有歌词的诗歌性。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北方草原民歌区;西部伊斯兰文化的新疆民歌区; 西部藏族民歌区;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 东北狩猎文化民歌区;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民歌区; 中原及东部沿海汉族民歌区。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草原文化民歌的重要特点是表现出草原牧民的热情、豪放、质朴、爽朗的民族情感和性格。草原文化民歌对中国民族性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天空蔚蓝,白云飘飘,绿草成茵,马儿奔跑,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动感画面,充溢着恬静、清新,与《敕勒歌》(《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中“天苍苍,野茫茫…”所表现的空旷的视野和美丽富饶的地区特点相一致。以上所说的就是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里自由流动的清新的空气,与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一起,造就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与爽朗的性格,也造就了这里的嘹亮、悠扬的音乐,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是最好的写照。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由美丽其格作词作曲的,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美丽其格于1956年留学苏联,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958年回国后,历任内蒙古歌剧团乐队队长、创编室主任、内蒙古民族剧团副团长、艺术顾问等职。其主要作品还有蒙语民族歌剧《达那巴拉》、《莉玛》等十余部,以及《嘎达梅林大合唱》,歌曲《远方的朋友请再来》,舞蹈音乐《阿杜沁》等。

这首作品创作于195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结业时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同时也是获得过很多优秀奖项的作品。在1954年,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进行了一次群众歌曲评奖,这首歌获得了群众歌曲一等奖,传媒和书刊纷纷传播刊发,使这首作品很快又传到了祖国各地。在1989年,这首作品还获得了《建国四十年来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该曲也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等等奖项。"文革" 中,这首歌的歌词曾经被政治性的改动,"白云飘"改成了"红云飘","百鸟齐飞翔"改为"战歌更嘹亮",文革结束后才恢复了原貌。

这首作品是建国初期创作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优秀抒情歌曲之一,歌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歌曲以朴素而又富有诗意的歌词,开阔、明朗、悠扬、高亢的曲调,此曲吸收了内蒙古民歌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是一首典型的内蒙民歌风格的艺术歌曲。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以充满诗情、宽广舒展又富于激情的旋律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貌,抒发了草原人民对美好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党和领袖的赞颂之情。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采用五声羽调式,2/4拍,以分节歌的形式写成,为单段体结构,由两个乐句组成。这两句各八小节,其节奏基本相同,采用了民间音乐中“同头变尾”的结构形式。

前奏变化重复了第二句,包括了全曲的音域低音6音到3音的十一度,使歌曲一开始就给人以草原无比宽阔的气势。第一句的前半句1-4小节从旋律低起低收,是彩虹的旋律型,伴以四度的跳进,是旋律舒展悠扬伴随着深沉的气势,后半句5-8小节旋律以级进为主,加上3度、4度的上下跳进,造成波浪起伏之势,使音乐富于动感和柔情。 落在4拍的羽音上,产生飘渺柔和以及无限拉伸的效果,使第一句的家乡美好音乐感觉整体的表现出来。这一乐句旋律具有鲜明的草原色彩和风格韵味,与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相呼应,描绘了美丽草原的诗情画意,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比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一句的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六度的大跳进。并且出现了全曲最高点6音与最低点的3音这两个音相对立,使旋律增加了气势,并且富有激情,这一乐句还进行了转调,其前半句由羽调式转到角调式,使音乐呈现出欣欣向上的特点。后半句又转为羽调式,与第一乐句相一致,后半句的旋律低起,再加上前半句的节奏与第一句基本相同,表明第二乐句虽然与第一句产生了变化,但又与第一句是有一定联系的。结束句明亮、高亢,节奏宽广,突出了歌词“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对应了全曲的主题,旋律变化重复了第二句,在结尾处6音到6音的八度上行将在羽调上。整首作品最让人叫绝的是3 53和3·6这两处的旋律仿佛就是马儿奔跑四处飘散的马尾和正在挥动的马鞭。

这首作品歌词中第一段歌词所描述的大草原上的自然的景色多是蓝天白云和深色皮毛的的马匹,并没有多少颜色的变化,但是层次感很强犹如映入眼前的一付正在移动的画卷。粗狂的景色描写,映衬着豪放、开阔、明朗的调子。同时描写了在草原上,牧民拥有的是无边无际的“家”,并且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养育出了草原上人们自由奔放的性格特点。第二段歌词以一种非常骄傲,心里洋溢着无数的激动和感动讲述着这是蒙古人的家乡。第三段歌词则描述了蒙古人民对家乡、和平以及共产党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最后一段歌词开头 “毛主席”的出现不禁让我想起了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里赞颂领袖的歌曲《东方红》的运用,一是表达了称赞、赞扬伟大领袖毛主席,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突出了毛主席在建国后种种举措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使歌曲又具有一定的宣扬和政治意义,这首作品的广为传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这首歌曲与蒙古民歌在音调和结构方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蒙古民歌中可分为“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特点是腔长字少,富有装饰性,唱出的旋律嘹亮飘扬,节奏也更为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庞大气势与牧民粗狂的性格喝宽广胸怀。比如这首作品和长调里耳熟能详的作品《嘎达梅林》、《辽阔的草原我的家》一样,都是单段式结构,羽调为主要调式,但这首歌曲并非是填词或改编民歌的歌曲,而是比较典型的艺术歌曲。

该曲60年来经久不衰,这首歌曲成为歌颂内蒙古地区、宣传内蒙古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名曲造就了很多歌唱家,中国的男高音歌唱家们不少都唱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楼乾贵、朱崇懋、刘秉义等都多次唱过它。“文革”后这首歌获得了新生,歌唱家们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时做了一些处理,比如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在演唱时,把“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两句连起来唱,结尾又是一个大跳,把草原的宽广辽阔感和对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人民美好生活的赞美运用在这样一个新的唱法中。对吴雁泽本人来说,这首歌成了他的保留曲目之一,他曾经在公众场合满怀深情地说:“我从当学生时就喜欢这首歌,我觉得它不仅表现了蒙古族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性格,还唱出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以其经久不熄的艺术魅力,为此所传唱。

J642

A

王磊(1985-),男,河北,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和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乐句蒙古族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茹泣吞悲
——《陈杏元和番》音乐分析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