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关注欧藏中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2016-02-01 21:11
国际汉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汉学跨文化文献

域外汉籍研究这些年来日益引起学界关注,国家大型项目也多有立项。但目前域外汉籍的整理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东亚,因为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东亚,其汉籍数量是世界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相较之下,学术界对欧藏中国文献的关注要相对弱一些。我这里用欧藏中国文献而不用欧藏汉籍,在于说明欧藏中国文献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东亚国家所藏汉籍所不具备的。欧藏中国文献大体有四种类型:传统刻本汉籍、西学汉籍、汉外混编汉籍、西文中国文献。从刻本文献类型来说,欧藏的真正的宋元刻本并不多,但随着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启,欧洲一些图书馆通过传教士和商人各种形式收藏了一些重要的近代刻本文献、清代文献和舆图等,例如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2015年我们出版了西学汉籍的重要代表性文献《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我在序言中指出:

以全球化史的新视角来重新审视这批文献,故称之为“西学汉籍”。即便在天主教史的范围内它也包含了众多来华传教修会的汉文文献,而不仅仅是来华耶稣会士的汉文文献,从而给我们展示一个更为宽阔的视野;自然,也不能仅仅将这批文献归结为“传教士汉籍”,因为,它也包含有中国士大夫、文人信徒乃至佛教徒与天主教论辩的文献;它还包括传教士从中国带回或寄回欧洲的数量不菲的中国古籍;此外,它包括文化交流史中基础性的工具书—辞典和字典;这些整合起来,构成了文化史上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将其放入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传教士的汉籍写作方面来看,这批中文文献就凸显出特殊的价值,因为,这些文献是传教士们编写辞典和转写汉字文献的工具书和学术思想的来源。因此,这批文献的出版必将对中国明清史研究,包括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天主教史、中国翻译史、中国语言史乃至对西方汉学史和全球化史研究,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犬牙交错的相互影响渗透的历史,近代中国文化是一个交错的文化史。如果不了解以“西学汉籍”为代表的这批近代中国文献,就无法真正揭示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奥秘。

严绍璗先生在谈到如何从事域外中国学研究时,将追踪中文文献的域外流传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国际汉学》一直将域外中国文献的介绍作为重要内容,我们在《国际汉学》2015年第1期发表了张玉芝的《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广东木鱼书总目》,第2期发表了张淑琼的《〈广东圣方济各会堂书版目录〉初探》。本期发表了关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马礼逊中文古籍藏书的研究,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中医汉籍藏书的介绍。我们希望今后欧洲各图书馆东亚部的同行们能给我们来稿,介绍各自的汉文馆藏,特别是近代中文文献,推动我们对欧洲藏中国文献研究的进展。

本期在基础文献的整理与翻译上也颇有进展。刘美华与杨慧玲翻译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的汉语学生》、杨紫烟的《〈莱布尼茨中国书信集〉选译》都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

在跨文化研究理论研究上,本期由史凯翻译的加拿大学者唐日安先生的长文《超越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理论、基督教传教使团与全球现代性》是一篇值得细读的好文章,这篇文章对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热做了冷静的分析,此文对国内所谓的“汉学主义”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很好回应。而陈国兴的《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费正清的中国世界秩序观》和张明杰的《近代日本人涉华边疆调查及其文献》两篇文章则从另一角度揭示了近代以来西方汉学的复杂性。一旦我们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就会洞察到历史的吊诡和多维,就能体会到理论的苍白。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歌德的这句名言使我们这些人文学者更加关注真实的历史与沸腾的生活。在对域外汉学的跨文化研究中,真实的历史是学问开始的基础,而对理论的追求要保持一定的谨慎,特别是对舶来的理论更是如此。

在写这篇编后记时,2016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历史的年轮进入新的一圈,此刻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与历史其实就如当年徐志摩离别剑桥时的感觉。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研讨会预告】

为推动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的深入研究,推进外语类院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学科的建设,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协办的“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研究会议”拟于2016年6月23日—6月2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探讨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为主题,围绕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历史轨迹和重要人物展开讨论,并就外语类院校如何在文明互鉴和跨文化交流中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展开对话。主要议题如下:

一、高校的国际汉学(中国学)研究的现状及前瞻

二、外语类院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

三、中国文化典籍外译的历史、理论和经验

相关动态敬请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网址:http://www.sinologybeijing.net/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写于2016年1月1日凌晨

猜你喜欢
汉学跨文化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