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生成性“问题资源”的利用

2016-02-01 06:58胡晓娟
文理导航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利用

胡晓娟

【摘 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包括:学生因疑问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有意或无意的教学“错误”。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巧妙地加以利用,就有可能把它们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并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物理课堂;生成性问题资源;利用

生成性教学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课堂生成性教学中,“问题应当是教学系统动力生成的核心要素,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是课堂教学中预设或者非预设的,能够引起师生共鸣的资源。

一、学生提出的问题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教学片断:

师:小船渡河时,水流速度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怎样渡河可以使渡河时间最短?经过学生一番讨论后,我开始总结。

师:影响渡河时间的是船在静水中的分运动。若设船的航向与河岸线成任意角θ,船速在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y=v船sinθ。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当θ=90o时,sinθ=1,船速在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最大,此时渡河时间最短,即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且tmin 。

正打算提出下一个问题,一男生举手示意自己有另一种理解方法。

生: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关系。只要完成分运动的时间最短,则合运动的时间也最短。所以,当船的航向垂直河岸线,即沿y轴正方向运动时,船在静水中的分运动用时最短。所以,这种情况下,合运动船渡河的时间最短。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甚至有学生叫起来,这样更好理解。关于渡河时间最短的解释,使学生体会到,物理问题是可以有多种解释方法的。老师或教科书上的解释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充实和完善的。

二、学生出现的错误

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学习时刻。”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教学片断

作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教学的引入,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任意的曲线,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曲线上四点的速度的示意图,请四位同学上来板画(板画结果如图2)然后请全班同学参与评价。

生1:B点画得不对。表示B点速度的示意图其箭头的箭尾应该落在B点。

生2:A点画得那条到底与曲线相切还是不相切?不相切那就错了。

生3:我觉得他们画得都有问题。应该在箭头的旁边标上表示速度的符号。

生4:C点画得肯定有问题,怎么速度的方向是弯曲的哦,呵呵!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点评也很到位。物理作图要注意规范。那么速度的方向到底应该是如A点和D点所示的切线方向,还是如C点所示的这样弯曲方向呢?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

三、教师无意出现的错误

对物理老师而言,出现科学性错误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如果能够画腐朽为神奇,从自我批评中提出问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案例: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七节《向心力》教学片断

师:若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半径及质量都已知,根据Fa= 就确定了需要多少向心力。

讲完这句话,我马上意识到这样的论述有科学性错误。于是顺势说:老师这样的论述其实已经犯了科学性错误。其原因在于,是因為有向心力才有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因为有匀速圆周运动才有向心力?

生:是因为有向心力才有匀速圆周运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师:所以,不能说,“速度、半径、质量已知,就确定了需要多少向心力。”可以说成,“速度、半径、质量已知,也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向心力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捕捉这种“闪烁不定”的“问题”资源,教师要用“妙手”及时抓取,并会“妙笔”巧妙美化,使一个经意或不经意的“问题”,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2]麻承化.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J].200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利用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浅谈情景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创设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