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国14世纪危机问题的新探讨

2016-02-02 13:17张秀娟
珞珈史苑 2016年0期
关键词:黑死病饥荒世纪

张秀娟

关于英国14世纪危机问题的新探讨

张秀娟

关于英国14世纪的危机问题,学者们关注到了饥荒和黑死病在其中造成的社会影响。在考察造成饥馑、瘟疫的原因时,学者们存在诸多分歧。波斯坦以人口和资源理论对这一问题作出阐释,20世纪60年代后出版的一些人口学研究成果也较多支持这一理论,但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和挑战。近年来,一批环境史学家结合树轮年代学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因素放入对14世纪饥荒和黑死病等危机问题的考察中。坎贝尔认为外生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气候的改变使潜在社会经济条件恶化。在阐释瘟疫、饥馑所造成的社会影响问题上,学者们认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的锐减。波斯坦认为,由于中世纪农业资源与人口比例的失衡,导致了这一时期人口的高死亡率。英国学者菲利普·斯科菲尔德、帕梅拉·南丁格尔提出新证据来论证危机中的死亡率问题,进一步解释引起人口升降的原因。随着这些学者从新角度来论证这些问题以及提出新的证据,都将丰富我们之前对英国14世纪危机问题的看法。

英国;14世纪;危机;饥荒;黑死病

13世纪前后,以农为本的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在大垦殖运动的推动下,达到了繁荣的顶点。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表象之下也潜伏着许多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大下层农民群众的日益贫困化,二是人口过多增长所造成的耕地不足。①王晋新:《动荡变换成就斐然:西欧文明之路》,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前者为物质财富分配中不公平的阶级关系所致,后者则是社会生产与自然资源之间配置关系失调的结果。这两种危险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酿就了西欧封建农本经济的危机。到了14世纪上半叶,各种自然和社会的灾祸接二连三地降临欧洲大地,对西欧社会形成严重冲击,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危机的爆发。受“小冰期”异常气候的影响,1314—1316年,西欧各地连续3年大歉收,饥馑不断。粮价高涨,致使许多买不到粮食的城市居民大批死亡。同时,各种传染病、伤寒、麻风等瘟疫又肆虐横行,其中最为酷烈的是1348—1349年横扫西欧、夺走数百万人生命的“黑死病”。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这种可怕的瘟疫还在各地不断流行。据学者估计,“黑死病”在西欧致死的人数约为2400万人。①王晋新:《动荡变换成就斐然:西欧文明之路》,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页。这种旷古未有的灾害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场人口危机。

亨利·皮朗(H.Pirenne)认为,14世纪初年,西欧在很多方面呈现出的或者不是一种衰退,而是一切进步的停滞,频繁发生的灾难对此应负很大的责任。②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乐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185页。波斯坦(M.M.Postan)的新马尔萨斯人口论则认为这时期的危机源于中世纪人口过剩及对土地的过度使用,而此后发生的瘟疫、灾难是对人口过剩进行调节的一种自然机制。近年来,海伊斯(J.N.Hays)、赫希里(David Herlihy)等学者把黑死病的爆发看成是西欧经济制度发生转变的巨大动力,而且将其提升为整个西欧社会转型的巨大推动力,似乎在黑死病的冲击和人口减少的情况下,蔓延长达数世纪的庄园制度、农奴制度、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都迅速瓦解和崩溃了,以土地为中心的贵族等级制度、封建秩序也无法维持了,医学从抽象的理论走向了实践,教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政府的管理方式被迫改变了,教育和学术也开始转向。那么,这是否意味着14世纪并没有发生一场所谓的危机?同时,饥荒、瘟疫灾难的爆发是否真的具有这么大的能量,或者说一场社会的巨大变革是否真的能够归之于这些灾难的爆发?这时期饥荒、瘟疫的爆发究竟在14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它们本身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真的如波斯坦所说,“瘟疫是中世纪旧大陆人口数量增加和活动的扩张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和有害的副产品之一”,①M.M.Postan.The Medieval Economy and Society: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in the Middle Ages.London:Penguin Books,1993,p.43.又或者是一些经济史学家们所认为的瘟疫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随着学者们拿出新证据和从新角度论证的提出,都将丰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对于14世纪农业、经济、人口危机的传统性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大饥荒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而不是关注这些大型灾难事件发生的原因。学者们在考察造成饥馑、瘟疫的原因时存在很多争议。关于阻碍前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内因,历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波斯坦秉持人口与资源的理论,认为是土地相对于人口的短缺才导致农业歉收。其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饥荒的前十年,由于领主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以及税收负担的加重,人们的生活水平就已经下降。鲜少有学者注意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庄稼生长、牲畜繁殖、人类健康寿命的影响。近年来,一批环境史学家结合树轮年代学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因素放入对14世纪饥荒和黑死病等危机问题的考察中。坎贝尔认为外生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特别是气候的改变使潜在社会经济条件恶化。

坎贝尔(Bruce M.S.Campbel)认为危机不是必然的。他重新建构起历史档案中关于饥荒和黑死病时期物价、工资、谷物收成的数据。他认为前工业革命时代,特别是中世纪晚期,英国经历了环境条件的转变,这对人口、可利用资源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土地质量、人的预期寿命、庄稼、牲畜等。作者以价格、工资表来看14世纪经济的大致情况:谷价受粮食收成的影响,在1316年达到最高点,在1339年达到最低点;对应的工人的实际工资在1316年达到最低点,而在1350年名义工资实际在上涨。14世纪的最后十年,建筑、农场工人工资涨了2倍,并在1450—1475年达到高峰。①Bruce M.S.Campbell.Nature as Historical Protagonist: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Pre-Industrial England.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0(2),p.285.工资的增长,人们购买力的提升,说明在14世纪瘟疫、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口获得了更多财富,加上人口下降,人均GDP甚至超过工业革命时期,作者用这些数据表达了他对14世纪危机这一说法的质疑。

在考察大饥荒的原因中,坎贝尔认为气候应对农业歉收负主要责任。他结合树轮年代学的方法,通过树木的生长情况(主要是英国的橡树和新西兰的雪松)考察天气对庄稼的影响。橡树在温和天气、持续下雨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这种生长环境对谷物的生长却不利,因而两者的生长呈反向关系。同时对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候进行考察,找到了这时期雨季时间长的原因。1315—1317年,海洋表面温度高,通过水陆循环,北欧雨水不断,这延长了夏季降水、冬季暴风雨的时间,自然对谷物生长不利。谷物生长不利自然收成也不好。谷物收成不好是造成饥荒的直接原因。就净谷物产量而言,1315年低于1270—1429年平均值的39%,到了1321年比1270—1429年的平均值减产了1/3,而在1315年之前的20年产量都较稳定。②Bruce M.S.Campbell.Nature as Historical Protagonist: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Pre-Industrial England.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0(2),p.288.由于粮食产量的减少,谷价也随之上涨。在南部,1315—1320年轧磨收入减半的数据,反映了这一时期粮食的减产,没有那么多的粮食需要轧磨,因而收入减少。

坎贝尔还认为牛瘟在英格兰的传播对大饥荒有重要的影响。首先,1316年爆发于中欧的牛瘟于1319年传到英格兰,1321年传到爱尔兰,这使得牛群减少将近一半。牛瘟使得人们开始大量贩卖剩余的健康牲畜,以免它们受到感染从而失去价值。这对于农业生产者的影响很大,农业的生产力受到了损害。其次,牛的数量减少,导致牛奶、奶制品的产出减少,这影响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最后,动物的粪肥减少以及公牛用于耕种、运输的数量减少,都影响了耕地产出。

坎贝尔还看到了自然环境与这场牛瘟的联系:牛瘟爆发时,西北欧气候开始反常,连续出现多雨、潮湿的天气。蒂姆·纽菲尔德(Tim Newfield)的研究则进一步说明反常天气对于瘟疫的影响。这场瘟疫的起源在波西米亚,它在欧洲迅速蔓延是在1314—1316年。同一年,西北欧的天气持续阴暗潮湿,短期气候异常开始。当时高涨四倍的盐价也能证实这一点,因为盐的产量受夏日阳光的影响,阳光不充足,盐的产量自然低。①Bruce M.S.Campbell.Physical Shocks,Biological Hazards,and Human Impacts:The Crisis of the Fourteenth Century Revisited.in Simonetta Cavaciocchi (ed.).Economic and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in Pre-Industrial Europe from the 13th to the 18th Centuries.Firenze:Firenze University Press,2010,p.20.英格兰是唯一可以准确了解牛瘟影响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庄园档案保存下来,上面有详细记录每个农业年开始的牲畜数量和最终的数量,以及庄园上购买牲畜、贩卖牲畜的价格的相关信息。但这些数据远不能说明情况,因为这些档案只能说明大领地上的牲畜,事实上受感染的牛大部分是非领主所有。总体而言,王室领地牲畜数量在这一时期锐减了至少7%。气候变冷,雨水不断,对畜牧业也有影响。牧草、干草和饲料被雨水浸湿后,其数量急剧下降,牛的数量也因此减少。因为牛的数量减少,谷物耕种就不可能恢复到前牛瘟时期的水平。再加上公牛在托运、贸易上的广泛应用,使得牛瘟得以迅速传播。②Bruce M.S.Campbell.Physical Shocks,Biological Hazards,and Human Impacts:The Crisis of the Fourteenth Century Revisited.in Simonetta Cavaciocchi (ed.).Economic and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in Pre-Industrial Europe from the 13th to the 18th Centuries.Firenze:Firenze University Press,2010,p.26.

到了黑死病时期,气候同样也出现了异常现象。有学者认为,黑死病的起源不是在印度、中国,而是在东俄大草原。随着蒙古军队的进犯被带入欧洲,进而到爱琴海沿岸、欧洲大陆和大西洋岛屿。③Richard C.Hoffmann.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p.289-290.坎贝尔考察了这一时期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得出数据:爱琴海地区,树木从1340年开始生长较好,而到了1344—1360年生长则不好;北欧地区,从1340年开始,树木的生长不好,到了1345—1346年生长情况则更糟糕,这些地区树木生长变化的时间与瘟疫传播的时间可以大体上相对照。①Bruce M.S.Campbell.Nature as Historical Protagonist: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Pre-Industrial England.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0(2),pp.299-301.但是,黑死病传到北欧之后,树的生长趋势是否上升,坎贝尔没有说明,缺乏进一步证明气候对瘟疫影响的证据。以气候作为考察,作者怀疑瘟疫传播得如此快是与地区不寻常的冷天气有关,而不是热天气引起的疾病。作者通过对这一时期粮食价格和工资的考察发现,粮食产量虽然下降,但是粮食价格并没有立即上涨,这说明旧有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关系被打破。同时,与1315—1317年大饥荒时期不同,农场工人的名义工资上涨,说明这一时期劳动力比粮食更为缺乏,市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流行疾病和瘟疫使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的工资上涨,再加上这一时期物价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使以前人口多而生活水平低下的局面被改变。黑死病之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发了对14世纪是否存在危机的思考。

树轮年代学家和其他人的合作研究,也认为这一时期经历了更为糟糕的环境变迁,特别是这时期全球的气温异常现象。珍·格鲁夫(Jean Grove)认为小冰期的开始标志全球气候从13世纪中期开始变冷,同时克里斯丁·菲斯特(Christian Pfister)等学者证明了欧洲大陆急剧变冷是与14世纪前30年,高山冰川上涨的情形息息相关的。最近的其他数据也证实,全球气温从1260—1360年日益变冷。冬季气温比夏季温度变动更大,由谷物产量的数据可以得出:温度每下降1℃,谷物产量下降5%。②Bruce M.S.Campbell.Physical Shocks,Biological Hazards,and Human Impacts:The Crisis of the Fourteenth Century Revisited.in Simonetta Cavaciocchi (ed.).Economic and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in Pre-Industrial Europe from the 13th to the 18th Centuries.Firenze:Firenze University Press,2010,p.17.

大卫·斯通(David Stone)也提出环境改变是14世纪早期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是他认为14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英格兰的干旱问题被忽视。之前历史学者主要关注1315—1317年的大饥荒,而14世纪20—30年代时常被认为是农业危机与黑死病之间较稳定的一段时期,但是其实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发生了改变的。作者通过对60多个庄园档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干旱导致了农业歉收和流行疾病的爆发,英格兰东部、南部受影响较大,死亡率上升,人口急剧下降。

斯通认为干旱在14世纪早期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例证:第一,在气象学上,干旱致使降雨不足;第二,在水文学上,干旱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减少;第三,在农业上,干旱对庄稼生长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列举了1323—1333年极度干旱的例子,例如在肯特、萨福克等郡,干旱使耕种的花费增多。①David Stone.The Impact of Drought in Early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2),p.437.通过对庄园账册的分析,肯特地区巴克磨粉机的收据证明减少,说明这一时期较为缺水;萨福克地区渔业收入也明显减少。②David Stone.The Impact of Drought in Early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2),p.438.因而作者认为,14世纪30年代早期主要气候特征是干旱。

那么,干旱到底对农业收成和流行疾病的爆发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干旱使农民受灾。田地因干旱,导致田地收成下降,农民收入减少,进而改变了其饮食结构。维持其健康免疫系统所必需的蛋白质、矿物质、维他命摄入量减少,因而农民更容易受到流行疾病的感染。其次,干旱使牲畜死亡率增高。春季、早夏、秋季、冬季的干旱会影响草的产量。缺水、无草的情况造成了14世纪10年代晚期—20年代早期牲畜的死亡率增高。③David Stone.The Impact of Drought in Early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2),p.439.最后,干旱为疟疾流行疾病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干透、压实的土壤使得后期洪水暴发时,下水道不易排水导致污水积聚,加重当地居民感染腹泻疾病;干旱也使季节性疾病感冒、天花频发。作者认为干旱导致庄稼歉收、疾病的爆发,这种情况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发生,例如在1328—1331年英格兰西部的粮食产量很好,而从英格兰东部中心——北伯明翰、牛津郡以及东南中心,受干旱的影响最为严重。①David Stone.The Impact of Drought in Early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2),p.452.虽然干旱没有影响到整个英格兰,但对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受干旱影响较严重的东南部(英格兰几乎1/3的人口聚集于此),流行疾病和食物短缺造成婴儿死亡率上升、移居外地的人口增多。整个14世纪20—30年代,成年男子人数下降7%~11%。②David Stone.The Impact of Drought in Early Fourteenth-Century Englan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2014(2),p.455.不同的地区在14世纪20—30年代的情况不同,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发展不一致,我们可以大致对14世纪早期英国经济、人口发展做一个评估:第一,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相对经历了较高的死亡率、较低的出生率,干旱时期人口变化显著;第二,14世纪20—30年代,庄稼的产量从一地到另一地变化巨大,地域类型、农业作物不尽相同。例如,1331年的春季干旱,主要影响的是冬播作物小麦、黑麦,小麦是伦敦北部庄园的主要作物,自然影响大,而中西部依赖大麦,作物产量就很高;第三,14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同地区经济的变化,也影响了征税,东南部受干旱的影响大,税收相对较轻。

斯通认为,环境是影响14世纪早期农业、人口危机的关键因素,这也可以作为解释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但是也不应该忽视经济环境、人类行为在其中的影响,比如说人口的流动性加强疾病的传播、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收成不好。这一点比之前坎贝尔的分析更为中肯。在农业生产的变化中,我们要区分人类的作用和长期的环境影响。毋庸置疑,14世纪早期英国受到了异常天气的影响,但是14世纪20—30年代的干旱、流行疾病对不同地区财富的影响、庄稼收成情况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这也在庄园档案的分析中得以验证。

环境史学家已从自然环境角度论证了大饥荒和黑死病爆发的原因,认为这些灾难性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更多是环境因素在推动,而不是贫困的经济环境,外部环境因素在导致14世纪危机的原因中有着更为重要、直接的作用。那么,这时期饥荒、瘟疫的爆发究竟在14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呢?作为灾难来说,饥荒、瘟疫的发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的锐减,而这也正是对社会其他方面影响的前提。

波斯坦认为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他认为正是13世纪耕种面积的扩大和人口增长从而导致了一场生态危机。中世纪早期的经济扩张,很少有经济或者技术进步上的质变,因而扩张主要是人口上的增长。波斯坦认为,1315—1317年的大饥荒是中世纪早期人口增长和晚期人口下降间的转折点。农业歉收导致了这时期的高死亡率。人口的绝对数量的下降,说明经济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均衡关系在黑死病之前就已被打破。其实,人口从1300年开始下降,这一趋势也出现在欧洲其他地方,如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地区,法国的诺曼底、普罗旺斯地区。人口减少,使得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可耕地面积下降,农业产量也随之下降。波斯坦认为,13世纪末出现的饥荒已经开始调整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而1348—1349年间传播到英国的黑死病只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在探讨死亡率增长的这个问题上,波斯坦主要依靠庄园进庄税(heriot)的数据来分析。①进庄税本质上属于一种地租。在佃户死后其持有的地产转交继承时,需向领主缴纳一笔地租,或者上缴一头最好的牲畜或物品。波斯坦和提托(J.Z.Titow)统计了1245—1348年温彻斯特的地方数据,指出1245—1299年人口年均净死亡率是2.7%;1300—1348年,年均死亡率上升至5%。②Barbara F.Harvey.Introduction: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in Bruce Campbell(ed.).Before the Black Death:Studies in 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p.8.死亡率在1300年后上升,与这一时期的粮食不足、谷价上涨息息相关。波斯坦通过进庄税的数据指出,小地产者、贫苦者的损失更为严重。芭芭拉·F.哈维(Barbara F.Harvey)则认为,进庄税不能等同于遗产税(death duty),由于是瘟疫时期,有些人可能年纪轻轻就死掉了,这也意味着进庄税并不能完全反映死亡群体的年龄分布。①Barbara F.Harvey.Introduction: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in Bruce Campbell(ed.).Before the Black Death:Studies in 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p.9.但是,这一材料能大体说明土地交易与死亡率高低的关系。

只有少数历史学家会同意波斯坦的看法,将这一时期人口的高死亡率归因于中世纪农业资源与人口比例的失衡,认为即使没有出现1315—1318年的农业歉收,人口数量也会下降。最近的研究虽然承认饥馑、流行疾病对这场危机的重要影响,但历史学家们仍没有停止争论经济环境与人口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在里格利(E.A.Wrigley)和斯科菲尔德(R.S.Schofield)的《英国人口史(1541—1871年)》一书中,②E.A.Wrigley and R.S.Schofield.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England,1541-1871:A Reconstruction.London,1981,pp.435,451.作者认为比流行病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对于人口的影响,并且认为这一时期糟糕的经济环境,致使人们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结婚和孕育后代。约翰·哈彻(John Hatcher)在其文章中反对这种解释,③John Hatcher.Understanding 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England,1450-1750. Past and Present,2003(180).他认为在整个15世纪一直是高死亡率,死亡危机在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中叶仍极为严重。他也反对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结婚率,进而影响了出生率的观点。经济条件和出生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中世纪晚期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而出生率却较低。史密斯认为这一时期的人口机制和十六十七世纪基本相同,并没有所谓的死亡率高峰。然而,当他想要证明波斯坦夸大了这一时期的死亡率时,他的研究显示除1315—1317年大饥馑外,的确有某些年份的死亡率在急剧上升。④Christopher Dyer.Reviewed Work(s):Before the Black Death.Studies in 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by Bruce M.S.Campbell.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994(433),p.996.

希尔顿、布伦纳、布瓦等学者认为人口的发展并不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决定因素,产生关键影响的是阶级关系。布伦纳以财产权结构这一中世纪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来解释危机问题。这种财产权结构主要包含两者:一是领主,他们拥有土地,收取租金;另一是农民,他们拥有一部分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者、社会生产的基础。领主拥有的经济权利是收取租金、抽取剩余产品,他们以此获得财富。由于领主拥有土地管辖权,有权利向佃户收取重额租金和对其进行额外的经济剥削,这抑制了承租人的再投资,其结果是低投资率的恶性循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13世纪末,经济增长放慢,领主的境况随之发生变化。根据1279年的百户区卷册(Hundred Rolls),40%的土地已由农民占有、自由使用,领主控制力减弱。到了饥荒和瘟疫时期,人口的减少和土地产量下降,领主不得不以高昂的费用雇佣日工来耕种土地,再加上物价上涨,这都使得领主日益贫困。坎贝尔等学者不认同这一看法。坎贝尔认为,这种解释是对农奴身份的先入之见,忽视了这一时期众多自由佃农已从领主权中解放出来。自由农大多支付较低的固定地租,他们的财产权受王室法庭的保护。并非所有维兰生活都很凄惨。①Bruce M.S.Campbell.The Agrarian Problem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Past and Present,2005(188),p.6.哈彻也指出,到1300年,大多数维兰支付的地租较少。许多习惯承租人比较富有。②J.A.Raftis.Peas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English Manorial System.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6,pp.125,131.事实上,这时期承租人的权利比领主的权利更大。由于领主对承租人的控制力不强,承租人更愿意投资购买土地再卖掉它,通过土地交易以赚取额外利润。正因为谷物收成不好,许多土地持有者低价出售自己的土地,这造成了土地分裂成许多碎片掌握在不同承租人手中。人们依赖于积极的土地交易,留下大量闲置无人耕种的土地,这种土地上农业生产劳动效率的低下和人们长期的贫困是不可避免的结果,由此造成了14世纪早期的农业问题。③Bruce M.S.Campbell.The Agrarian Problem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Past and Present,2005(188),pp.8,9,69,70.

受波斯坦、布伦纳等学者的影响,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把死亡率作为人口变动的主导因素。但此前很少有证据能准确估算英格兰在大饥荒时期的死亡率,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挖掘庄园档案来解决这一问题。菲利普·斯科菲尔德(Phillipp Schofield)用进庄税(heriot)与遗产税(death duty)提供的材料分析当时的人口变动。根据封建习惯法,农奴死亡时,他的继承人需要缴纳租地继承税与遗产税以保留剩余的土地与财产。那么,税收的增加,也就意味着死亡的增加。而统计数据证明,谷物价格的上升与继承税的上升在数值上是相关的。但是,法庭卷宗与附加税的统计数据表明,事实上有50%~60%的农奴并不缴纳这些税收。因而,我们只能得知相对富裕的农民的人口变动。事实上,这一群体死亡人数的增长,未必是由饥饿导致的。在谷物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有余粮的富裕农民反而有可能获利,而非陷入饥饿之中。关于这一时期教区牧师死亡数量及时间的统计也表明,大多数牧师生活优渥,不太可能因为无力购买食物而饿死,但在谷物价格高涨的年份(饥荒年份)牧师的死亡数目却大大增加。更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主要死于8月(粮食收获期),而非离粮食收获时期较远、食物较为短缺的冬末与春季。①Phillipp Schofield.Famine and Disease in the Medieval English Countryside,pp.18-23.能解释这一点的只有可能是传染病,而且是与饥荒有一定联系的传染病。传染病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食物质量的降低,穷人在饥荒期间不得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而牲畜也不得不食用变质的草料。相较于饥饿,传染病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力更大,因此,许多富人也间接地死于饥荒。

帕梅拉·南丁格尔(Pamela Nightingale)在进庄税和遗产税的数据上,以新证据来分析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死亡率在地区、职业、身份、范围变化的趋势。作者的资料来源是在1285年商人法令(Statute Merchant)的要求下对债权人进行登记的证书。在这种债权人证书上,有他们的地位和职业信息,他们主要是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中产阶级,其中大多数是商人,也有少数人是贵族。最关键的是,这种证书里有已故借贷人的登记信息,可以作为说明其死亡时间的证据。在谷物歉收的年份,或发生政治剧变的年份,或是鼠疫年份,债务登记人数普遍下降,债权人收缩借贷,因为债权人担忧借贷人没能按时偿还借贷便已死去。瘟疫也使得贷款的登记、执行难,因而债权人也不愿在发生死亡率较高的城镇借贷。尽管1315—1318年的饥馑年是14世纪早期死亡率的高峰时期,但这不是债权人的危机年。债权人的死亡原因不是因为饥馑,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财富去度过饥馑年份,最有可能的死亡原因是因为流行疾病。这一点在之前斯科菲尔德教授的分析中也有提及。15世纪,债权人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伦敦。1349—1399年,债权人来自各个郡,城市借贷人占40%,其中伦敦人占了城市借贷人的26%;到15世纪上半叶,债权人人数比之前人数大大减少,而城市借贷人占债权人人数的50%,伦敦人占城市借贷人的40%。①Pamela Nightingale.Some New Evidence of Crises and Trends of Mortality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Past and Present,2005(187),p.50.15世纪下半叶,这一趋势更加显著,城市借贷人占主体,且越来越集中于伦敦城。城市债权人的财富增多,使得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房屋、卫生条件,相比之下,瘟疫对穷人的影响比富人大。14世纪的瘟疫对债权人的职业、身份变化也有影响,主要是城市手工业者的份额增多,而教士人数显著下降,这些教士因为布道而受到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债权人证书上反映的债权人死亡危机和已有的十四十五世纪文献档案相对照,可以更准确地说明他们的死亡趋势:总体上,14世纪上半叶的死亡率比下半叶高。②Pamela Nightingale.Some New Evidence of Crises and Trends of Mortality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Past and Present,2005(187),p.52.14世纪上半叶由于乡村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镇,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高死亡率,再加上贸易往来频繁,流行疾病传播速度也加快。戈特弗里德总结了东英格兰1430—1480年15000份遗嘱,他认为感染性疾病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③Robert S.Gottfried.Epidemic Disease in Fifteenth-Century England:The Medical Response and the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Leicester,1978,pp.225-226.

南丁格尔运用新证据,得出结论认为除了特别的几个十年(14世纪30年代、14世纪90年代),流行疾病和高死亡率主宰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人口趋势。但是这些新证据不能作为15世纪晚期欧洲其他地区人口恢复时,英国人口未能恢复的证据。死亡率、出生率因年份、地区都不尽相同,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微妙,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和外部影响力都是影响因素。

在波斯坦的“新人口论”中,认为人口升降是影响中世纪经济总的变动中的关键因素,但是他没有能够说明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人口的升降。菲利普·斯科菲尔德教授和南丁格尔教授利用新发掘的资料,说明了饥馑和流行疾病确实是这时期引起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流行疾病比瘟疫、饥馑带来的社会影响更大,因为黑死病影响了社会所有阶级,造成的死亡人数范围更为广大。学者哈维认为14世纪早期危机本身是一场经济波动、一个中期危机,而不是转折点,真正的转折点则是1348—1349年的黑死病。①Barbara F.Harvey.Introduction: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in Bruce Campbell(ed.).Before the Black Death:Studies in 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1,p.24.

因“黑死病”而死亡的人口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估计,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它起码使得近半数的人口死亡。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黑死病中损失的人口并没有得到恢复。按照传统观点,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增加了人均土地数量,使得人们更容易满足结婚所需的财产要求,进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之后多次爆发的传染病疫情使得人口迟迟无法恢复。而也有学者认为是黑死病后家庭结构与婚育模式的变化导致了人口的停滞。事实上,在黑死病爆发后的前二十五年,前者观点的解释是合理的。但在此之后,后者观点才与史实相符。在黑死病爆发之时,英国家庭仍然以传统的大家庭为主,孩子成家之后仍然住在父母家附近,耕种附近的土地。因而,此时英国农村人口的密度相当大,为流行病流行提供空间。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大家庭的支持,部分远离家庭住所在外居住的人也会选择回家,继承死于黑死病的家族成员的土地。但一段时间之后,集中居住的大家庭成为传染病发生的温床,让许多人死在了黑死病之后爆发的传染病疫情之中。这使得劳动力愈发短缺,迫使女性参与到劳动之中。于是,女性的婚龄就此被推迟,生育率也随之下降。②Mark Bailey.Demographic Decline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Some Thoughts on Recent Research.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1996(1),p.5.

直至今日,历史学家仍在争论1315—1317年大饥荒和1348—1349年黑死病这两个相继发生的事件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是否真的构成一场危机的问题。例如波斯坦认为,13世纪末出现的饥荒已经开始调整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而1348—1349年传播到英国的黑死病只是加速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布莱伯利(Bridbury)则认定黑死病以及之后爆发的一系列传染病对当时英国影响有限。①A.R.Bridbury.Economic Growth:England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62.与他们观点恰好相反的是,以海伊斯、赫希里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黑死病对于政治、经济、艺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②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著作:J.N.Hays.The Burdens of Disease,Epidemics and Human Response in Western History.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8;David Herlihy.The Black Death and the Trans formation of the West.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Charles F.Mullete.The Bubonic Plague and England:An Essay in the History of Preventive Medicine.Lexington: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1956;Robert C.Palmer.English Law in the Age of Black Death,1348—1381:A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and Law.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3.这一始于19世纪的争论,直至现在也没有定论。但是,无论是波斯坦的“新人口论”,还是一些学者针对危机提出的乐观说,均已遭到学者们的批驳。近年来,随着环境史学的兴起,学者们利用更加客观的自然环境数据去分析说明14世纪的危机问题。

波斯坦提出的“新人口论”模式,其中提到的生产技术停滞、死亡率等因素是的确存在的,却不宜夸大其词。新人口论者只看到了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却没有意识到人作为生产者的重要性。人作为生产者,不仅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粮食、物品,还能够面对困境进行积极的调整。③李化成:《黑死病与英国人口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6页。只不过这种调整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变得十分艰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效,因此认为黑死病爆发之前技术停滞、人口相对过剩的“新人口论”并不成立。针对这种理论的偏颇,布伦纳等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批判。基于阶级关系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基本上只是对其人口学模式进行了批评,没有对危机本身进行探讨,这一方面使得他们批评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悖论:学者们一方面不接受马尔萨斯主义和“新人口论”的人口发展循环论,另一方面又对因这种循环论而得出的经历饥荒之后到来的黑死病,是中世纪和近代之间的分水岭的结论表示认可,那么人口再生产模式从传统向近代的突破何以发生呢?

针对波斯坦的危机理论,一些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马特认为英国东南部(尤其苏塞克斯)乡村的经济问题在14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变得尖锐,并不是在饥馑年。奥姆罗德认为这一时期的农民税负重,尤其是在14世纪30年代。贝利认为气候变化导致英格兰东部洪水泛滥,影响了农业和商业经济。芒罗将欧洲大陆纳入讨论范围,将纺织行业的调整看作由战争和政治灾难引起的高额运输费用的结果。①Christopher Dyer.Reviewed Work(s):Before the Black Death.Studies in the“Crisis”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by Bruce M.S.Campbell.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994(433),p.996.这些文章看似想绕过1315—1317年大饥荒和1348—1349年黑死病这两个关键性事件,但至少都能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经历了低迷。问题不仅是不稳定的气候、疾病、饥馑和战争,还有社会能不能去克服这些接踵而至的打击。

坎贝尔等一批环境史家结合树轮年代学的研究方法,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因素放入关于14世纪饥荒和黑死病等危机问题的考察中,认为气候应对14世纪的农业危机问题负主要责任。同时,斯通等学者也没有忽视人类经济活动在其中的影响。气候的改变使得14世纪早期的社会经济条件恶化,进而产生了许多经济、政治问题。可以说,这些学者的分析较为中肯,以环境史的角度来对14世纪的危机问题作出一种新的解读。

综合这些新的研究,我们可以对饥荒与黑死病在14世纪危机中的影响作出新的判断。大饥荒期间谷物产量、人口与牲畜数量的确有一定的下降,但谷物产量与牲畜数量的下降并没有持续,而饥荒前已有的过剩人口填补了因饥荒造成的空缺,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之相比,疾病所造成的影响就大了许多,不论是因为饥荒导致的传染病,还是“黑死病”的爆发,或是黑死病之后的一系列传染病。这一系列传染病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还降低了生育率,改变了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以及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使得原有的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奴获得了自由,成为缴纳地租的佃农;地主放弃对领地的经营,将其出售给富裕农民,富裕农民的经济地位得以加强;土地的高速流转,对村外人口租地的限制逐渐被打破。一个更加自由的经济体制,在这次大动荡之后,就此开始发展起来。同时,在黑死病之后,人们的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可以消费得起品种多样的食物,这与1375年后基本谷物价格一直持续走低、物价不稳定息息相关。黑死病之后,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化,由单一的谷物种植变成多种经济作物经营。同时,畜牧业相对于农业的比重也迅速增加。人们能消费得起更多肉食、小麦等。在14世纪,消费者的总人数减半,但是因为每个大家庭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商品,所以总消费并没下跌有一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广大底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绝不仅仅是人口减少所决定的,更是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①克里斯托夫·戴尔:《转型的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莫玉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43、125~154页。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黑死病饥荒世纪
世纪赞歌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黑死病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My School Life
饥荒是你造成的
饥荒是你造成的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