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燎原: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与发展

2016-02-03 04:5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广饶县黄河口红色

尹 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火种燎原: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与发展

尹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黄河口红色文化是黄河口地区的群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不屈不挠、坚忍抗争的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移民、农垦文化的融合为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保存与传播印证了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时间居于国内前列。垦区抗日文化是黄河口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口;红色文化;发生;发展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产生并非偶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凝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先进文化,是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

一、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内涵

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黄河每日每夜携泥沙入海,以每年新增土地3万亩的速度,造就了黄河尾闾这片辽阔神奇的地域。黄河入海口包蕴东营市的三县两区,红色文化积淀丰富。黄河口红色文化是黄河口地区的群众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不屈不挠、坚忍抗争的先进文化。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地处黄河口地区的广饶县是《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保存地,这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书籍,就像火种一样,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黄河口地区广泛传播,最终发展成燎原之势,为黄河口人民创立普从众志、毁家纾难的精神内涵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黄河口红色文化溯源

(一)传统文化的积淀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口地区就有了先民们的足迹。黄河口文化具有齐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治黄文化、农垦文化及吕剧文化等杂糅一体的特色。“重商尚武”的先秦东夷齐文化影响着黄河口南部的广饶县一带的人们。这里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盐文化的核心区域,浸润着秦汉时期的经学文化和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1]25。传统文化在这里繁荣发展,广饶籍的欧阳生及后人因对《今文尚书》的研究自成欧阳学派,成为儒家经典传承与研究的重要分支,也由此形成了个性独特的儒家学风;作为孙子故里,孙武的兵学谋略培育了黄河口地域源远流长的尚武重军传统,这文武杂糅的传统文化,共同内化于后来的黄河口红色文化之中。

(二)移民文化的融合

黄河口的建设开发可推至唐代,自唐景福二年(893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近千年间因无黄水侵扰,黄河口地区人口逐渐稠密,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造就了盐业的兴盛,明代山西、河北的大量移民迁移至垦利县、利津县等地安垦。因退海之地土壤的盐碱度高、含沙量大,垦荒条件艰苦险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河口区组建了农场、军马场和生产建设兵团,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也在黄河口北部地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人才,为艰苦创业、协作团结、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奠定了坚厚的民风基础。

(三)黄河口民风民俗

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生,离不开深受黄河口文化熏染的人民。从5 5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至今,生存在这片热土上的劳动人民在与环境的斗争中创造和积累了具有鲜明河海文化特征的黄河口文化。因为黄河尾闾的频繁改道,自然种植条件较差,而盐卤等矿产资源丰富,在商业贸易中包容四海,接纳八方,追求平等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与自然抗争的漫长过程中,愈挫愈勇、愈斗愈坚的黄河口人民养成了在逆境中奋起的拼搏精神,在困难中前行的开拓意识。

三、火种相传:广饶《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早期传入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秘密出版,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由此凝聚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的知识分子由此觉醒。在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也在当地的群众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6年,在济南女子职业学校任教的广饶籍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将一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带到广饶刘集村[2]。这枚珍贵的火种,被广饶县刘集村早期的共产党人秘密保存下来,成为广饶早期党组织的主要学习材料之一。

1923年和1924年两年间,经党的早期领导人王尽美、邓恩铭介绍入团入党的广饶籍革命志士有延伯真、李耘生、刘子久等十多人。这些认同、接受了先进思想的青年受组织派遣返回家乡,积极发展党员,广饶的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中共寿(光)广(饶)小组在1924年成立,隶属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支部成立后在群众中积极销售《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并在广饶县进行党团的秘密发展工作[3]41,[4]7。早在1925年,黄河口地区最早的独立党支部——中共延集支部和刘集支部成立。在这些黄河口地区早期共产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下,思想觉醒的知识分子、有志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广泛传播马列主义。1927年8月,中共广饶特别支部建立[3]54。秋冬时节,耿集、封庙等广饶的许多农村都有了党的活动,广饶县成为山东农村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各农村党组织建立之后,快速发挥作用,相继领导农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其中以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的领导最为卓著。1927年至1930年,刘良才领导广饶县的农民开展了“觅汉增资”“吃坡”“砸木行”等斗争[4]2。

在黄河口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众多先驱的革命事迹蕴涵于黄河口红色文化之中,传承于这片热土。原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因组织才能超众,革命意志坚定,其可歌可泣的事迹成为黄河口红色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丰碑。在党的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广饶籍杰出人物还有刘良才、延安吉、耿贞元、张洛书等人。革命先驱对先进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行动,给黄河口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广饶县成为黄河口地区红色火种的发祥地。

《共产党宣言》的保存与传播,印证了黄河口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就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峥嵘岁月中薪火相传,红色文化的发生时间居于国内前列。黄河口地区早期的党的组织和活动主要集中在广饶并非偶然,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从历史角度看,受经学理论占主导地位的黄河口儒家学风及孙子兵学谋略提倡的尚武重军传统影响,这里的人们体验到了文化对于巩固和提高家庭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对于子女接受先进教育的要求较为强烈;从现实角度看,广饶地理位置靠近胶济铁路,距离青州、淄博、济南、青岛较近。人们因交通的便利容易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头脑较为开化,对于先进文化和思想的传入接纳度高。

四、燎原之势:马克思主义在黄河口地区的传播

(一)萌发阶段

五四运动之后,大革命时期,黄河口红色文化进入萌发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在黄河入海口地区传播,并在农民运动中产生影响。从1923年开始,早期入党的延伯真、刘子久受组织派遣,开始返乡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开辟党的工作。早在1925年,黄河口地区的农民群众就已经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通过组织农民协会、举办农民夜校,对贫苦农民进行革命教育,学习的主要材料中就有1926年由刘雨辉带回广饶的《共产党宣言》首译本。

(二)初步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河口红色文化的发展进入蓬勃期。中共广饶特支建立,因为离城市较远的地缘特征,广饶特支在农村广泛开展革命宣传,扩大党的影响,秘密发展党的组织,胜利领导了一系列的农民斗争。群众觉悟不断提高,党团组织进一步发展。1929年前后,党员发展到40人[4]8,隶属中共山东省委。1932年春至抗日战争爆发,各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逆境中“仍有部分党员不惧白色恐怖,继续秘密坚持党的活动”[4]9。

(三)奠定基础

民国初年,黄河口地区因清末时期黄河“夺清入海”,河患海潮连年不断,地贫壤湿,人烟稀少,成为土匪出没的场所。“卢沟桥事变”后,中共清河区委在垦区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以原利津县东北部、今垦利县永安镇为中心,肩负了抗日、剿匪、对抗国民党顽固派的任务。1941年,八路军三旅九团、山东纵队三旅先后进驻垦利永安,旅长许世友、政委刘其人、副旅长杨国夫带领山东纵队三旅渡过黄河,将位于黄河东西两岸的利津县、垦利县、东营区和河口区的广大黄河口地域连成一片,开辟了垦区抗日根据地[1]235。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打通了与冀鲁边区的联系,成为抗日力量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垦区成为清河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战略后方基地。为前方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医疗保障,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粮仓”,以“小延安”之名名扬鲁北[1]244,成为军事斗争的重要基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共两党实行二次合作,抗日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黄河口地域的党组织逐渐恢复,抗日救国思想深入人心。恢复活动之后的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民众抗日救亡团、妇救会和青救会等群众团体,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建武工队打击日伪军,镇压汉奸,开辟敌占区工作;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保卫和巩固了垦区根据地,广大黄河口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初步得到翻身。1944年,由原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合并建立的渤海军区成立,壮大了鲁北抗日根据地的力量,黄河口地区成为稳固的解放区。

垦区抗日革命根据地成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载体,曾经闭塞的黄河口地区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成为鲁东红色文化的中心区域。值得一提的是,清河区文化救亡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根据地的革命文化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在文化救亡协会的组织下,1941年“各县相继成立了群众通讯社,创办了县报”[1]257,极大推动了黄河口红色文化的传播,为此后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书写辉煌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黄河口地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1944年,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组成渤海区[5]。渤海区党委在中央“五四指示”的指导下,自1946到1947年下半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完成了全区的土改任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任务,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解放,渤海区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生产热情高涨,极大促进了黄河口地区生产的发展。党和群众组织的发展壮大、民主政权的进一步巩固,使土改后的渤海垦区不仅在参军支前方面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因其是华东野战军的可靠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成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华东地区的大本营,同时也为党的政权在全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红色火种在广饶的萌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早期发展史,其在垦区的燎原之势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红色文化是接续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黄河口这片热土上,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具有虚怀博纳、愈挫愈勇、毁家纾难、普从众志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红色文化,这既是对黄河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更是唤醒黄河口人民的民族自尊,在新时期继续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1]王志民.山东区域文化通览·东营文化通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黄河口风物[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2:96.

[3]中共广饶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广饶党史大事记(1921—1987)[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41.

[4]史景增.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广饶县组织史资料(1924—1987)[M].济南:山东省出版管理处,1988.

[5]蔡华,梁海伟.清河平原的记忆[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5:982.

[责任编辑]李志强

2016-03-05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506378);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5WE43)

尹健(1975—),女,山东德州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6.02.026

G122

A

1673-5935(2016)02- 0092- 03

猜你喜欢
广饶县黄河口红色
跟您走向黄河口
红色是什么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孙子兵法·创新·发展”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
红色在哪里?
智慧学园 快乐家园
——山东省广饶县花宫镇中心小学简介
追忆红色浪漫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Fostering learners’autonom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