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英图书馆藏《侯氏族谱》的地方文献价值

2016-02-04 05:19邹泗梅
客家文博 2016年1期
关键词:氏族谱孝廉族谱

邹泗梅



剑英图书馆藏《侯氏族谱》的地方文献价值

邹泗梅

馆藏民国《侯氏族谱》中保留有李士淳所撰《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一篇,该墓志对梅州侯氏家学渊源论述甚为详细。此外,族谱对信宜司训侯怀义的学行、宦迹记载翔实,可补地方文献之缺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侯氏族谱》 李士淳 地方文献

笔者在整理地方文献时,发现我馆藏有民国十一年梅县《侯氏族谱》复印本一套。该族谱由侯家骥等纂修,全书共十四卷十四册,卷一为谱序、谱例、奏疏、看语、宦章摘集、墓志铭,以及一世至十二世世系与实录,卷二至卷十四为十三世派下世系及实录,保存较为完整。该书多处钤盖有“KONGKAHING BOOT&SHOE MAKER 12 BENTINCK STREET CALCUTTA”(加尔各答本廷克街12号制鞋商KONGKAHING)椭圆形商号印章,[1](日)山下清海著,刘晓民译:《印度的华人社会与唐人街——以加尔各答为中心》一文指出:“在加尔各答的保巴沙区附近的本廷克街(Bentinck Street),客家人经营的鞋店有上百家,中文叫“鞋街”。20世纪上半期,客家人制鞋业者移到了塔坝区。这个地区的华人开始经营皮革业是在1910年前后。”《侯氏族谱》的编纂时间是民国十一年(1922),这套族谱应该是在成书后不久便被带到印度加尔各答,从而被保存下来。以及“侯清秀”方形印章。[2]据《侯氏族谱》卷九记载:“清秀,宜孟次子,生光绪庚子二月二十七日巳时,娶秦氏,生光绪甲辰十月初九日午时。”并且此处钤盖“侯清秀印”两枚。由此可知该族谱原件应为印度加尔各答客籍商人侯清秀所持有。

在翻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套族谱中保留有李士淳所撰墓志铭一篇,弥足珍贵。现就其地方文献价值进行简略论述:

据光绪《嘉应州志》卷二十三记载:“李士淳,号二何……崇祯戊辰,中刘若宰榜第十八名……授翰林院编修……著有《三栢轩集》《燕台近言素言逸言》《质疑十则》《诗艺》及《古今文范》等书行世。创耆英书院,以读法造士,学者宗之。修邑乘以备文献,年劭而学笃,年八十一卒,崇祀乡贤。”李士淳生于1585年,卒于1665年,恰值明清鼎革之际,因其曾任东宫侍读,与太子朱慈烺交好。相传,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京都后,李士淳曾携太子隐居于梅州阴那山,并积极与郭之奇、罗万杰、赖其肖等联络,组织乡兵,募资勤王,以图恢复明朝。后因大势已去,遂潜心课士育才,晚年倡建松江书院读书讲学,成绩斐然,在岭东享有极高声望。

李士淳著述宏富,“文学吏治,卓冠群伦”,但是“年代湮远,其所著述,诸多散佚。”先生后人李大中花费十余年功夫,广为搜罗,编成《李二何先生文存》,以广其流传。李大中在该书《例言》中指出:“《三栢轩集》为先生自作之文。《古今文范》为先生评选之文。《三栢轩集》一共三本,有文一百三十六篇。《古今文范》一共四本,各文亦百数十篇。因残缺过多,故两书所印者止得原书之半,然先生文章经济读此亦可以知其梗概矣。”[3]李大中编辑:《李二何先生文存》上编《三栢轩集文存》,民国二十年(1931)汕头化制公司印本。另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汕头志成公司印本。

《三栢轩集文存》共编印两次,一次为民国二十年,一次为民国二十二年,两次编印篇目略有出入。其涵盖序[4]初版时序文有29篇:古今文范序、息轩集序、罗社试牍序、平水人文序(代)、三晋试卷序、东粤校士录序、山西癸酉齿录序(代)、和陶集序、陶庐集序、和梅寄庐诗集序、谢大川诗序、寄愁草序、梅州杂咏序、甬东范无画诗邮叙、程乡县志序、潮州府志序、盂兰寺募缘簿序、募造檀香佛序、廷硕和尚募千僧帽簿序、汉仙岩僧性海募造铜弥陀佛像疏序、阴那山造桥募缘疏序、南口建桥募缘疏序、程乡县松江李氏族谱序、寿长嫂陈孺人八旬加一序、寿长乐孙父母华诞序、节寿录序、冯秋水方伯封君乡贤事实序、遂大司农李葵孺予告荣旋赠言序、齐昌逋臣张公德政舆诵序。再版时增补10篇:姜如须稿序、贺程乡县胡大也父母寿序、寿张母赖孺人八旬加一序、贺惠州崔少刺署长乐寿序、程乡倪侯锦屏序、福田庵缘簿序、陈开乾稿序、吕年翁次梅集序、贺镇平县薛山子父母治镇功成兼庆华诞序、癸酉山西武举录后序(代)。其中再版时缺潮州府志序,另“程乡县松江李氏族谱序”再版作“程乡松江李氏族谱序”。合计留存序文39篇。、记[5]初版时记文有4篇:召对记、修张睢阳庙碑记(代)、乡中弥盗会议记、登塔记。再版时增补1篇:平和县重修文庙记。合计留存记文5篇。、策[6]策文留存1篇:御试策。、疏[7]疏文留存2篇:恭逢圣明千秋之遇疏、闻广宁失守疏。、引[8]引文留存3篇:威宗宝录徵文小引、綗庵先生年谱小引、当炉草引。、书[9]书留存7篇:答李龙门书、复林紫涛书、答林紫涛书、公候象云韩相国书(代)、答林六英书、与陈会元书、上周三尊公祖为五蛋民讼冤书。、启[10]启留存4篇:复何象老相公启、复黄玉老相公启、贺宗伯黄纲老寿启、候平湖施老师启。、文[11]文留存5篇:奠本族半千侄文、祭张京奶文、祭平阳李别驾宜人文、奠福州古别驾哀章、奠匪何伯兄文。、赞[12]赞留存1篇:匪何伯兄赞。、墓志表[13]墓表志留存1篇:原任陕西渭南县杏园杨公墓表。、歌[14]歌留存1篇:循正歌为薛山子父母作。再版时无此篇。,共十一种体例,篇目互见者合计仅留存六十九篇。可以说李士淳《三栢轩集》散佚近半。仔细对照两个版本的《三栢轩集文存》,并没有发现《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一文。且《三栢轩集》原本即有“墓表志”该种体例,故此文可补《三栢轩集文存》之缺失。

鉴于该篇墓志的重要文献价值,现将其誊录如下:

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

公讳怀义,字汝用,别号敬宇,盖天下长者也。先世闽汀宁化,自安国公始籍梅州,安国公治《春秋》,登宋进士。三传而世华,登元乡试。五传惟吉,国初以荐辟,授留都大仆使。七传而文勋,登宣德己酉乡试,文命其弟也。文命又四传而生松轩,讳尚华,是为公父也。业儒不成,倜傥自喜,有隐君子风,娶于叶而生公。

公生有奇质,状貌岐嶷,声如洪钟,舞象时屡有异徵,长而胆力过人。丙寅,寇据城,众争弃城逃竄。公年始丱,挈赀翊两尊人而行,中道失嫂,复与兄潜入陷城,觅嫂得之。兄见嫂,喜出望外,抚公背曰:“微叔氏,嫂幾失矣!”方其时,寇日炽。寇平,始习举子业。

公性警敏,书一目辄不忘。长益发愤,博极群书,尤长于古文辞。癸酉,补邑弟子员,试辄高等,士多从之游。公为陈说甚悉,顾严重不苟嚬笑,人咸惮之。而课子侄尤严,侯氏家学由是彬彬称盛。

公壮岁读书西社学,邻媛慕而奔之,闭户拒焉。同舍生谊之,为传其事。且其天性刚方,趋人之急如不及,一言解纷而无自功之色。性喜饮,竟日不醉,尤善议论,动中郤窾,每出一二谐语,座中人人绝倒,大似晋魏人风致。为诸生时,前后邑侯无弗重公者,文册多出其手,疑狱、大辟咸开诚访公,公直陈之。若宽里甲及开河设兵诸议,皆出公画。公在青衿中,誉望尤重,遐迩皆知公名,督学使者屡绰楔旌焉。顾数奇,七试弗偶。丙辰,以岁荐,谒选信宜司训。

信宜故僻邑,公履任即严月课,尚躬行,贫生馈献,一切谢绝,士习翕然丕变。丁巳,公病剧,孝廉趣装走信宜,至则公且悲且喜曰:余归志已决,何区区苜蓿为?戊午,公告归,当道勉留之,公不可,同官令公廖为序赠之。诸生祖道,车轵不得行,至有掩泪别者。归则杜门谢绝请谒,邑侯豫章林公雅慕高谊,每对绅衿必曰:侯先生蓋重之也!呜呼,难无亲宦,无老世态,此两难耳。公以难全亲,不以身殉宦,少而禀之,老而弗衰,迹其始终历履,盖古之侠烈男子哉。不愧其名矣!归二年而前疾复作,遂卒。卒之日,惟以建祠、修谱二事未逮为憾。

孺人先公二年卒,公心念孺人贤,每一语及,泪辄与俱。方孺人归公时,萧然四壁也。孺人拮据供菽水,得二尊人欢,与姑姒群处,竟日不出一傲语。尤乐施予,族戚及里人妇窘者,曲意佐之,一无所吝,闾中士女无不藉藉贤儒人者。

先是,孝廉与茂才俱治《诗》,公以《诗》连踬,使改《戴记》。孝廉以初试未闲《礼》旨欲悔之,孺人勉甚力,孝廉益自奋。岁丁酉,孺人梦分绢者三,而己取其一。是比,邑巂三人,而孝廉以《礼经》抡第四,孝廉之名成,孺人力居多焉。

孺人盖贤而有识者也。己未会,计偕孝廉,以二尊人不欲行,二尊人强之勉就道。孺人缝衣劝万里驾,母子各掩泪别,三月而孺人逝矣。方孺人卒时,孝廉与余俱北,惟茂才在耳。孺人以孝廉北,时时泪下,孝廉在道,首亦频蹙,夜不成寐,或梦哭母,泪沾襟褥,心怦怦痛,觉而语余。噫!铜山崩而钟号洛阳,盖天性然矣,孝廉之憾其在斯乎?抑不惟是,孝廉不及诀孺人犹逮事司训君,奉司训君诀如诀孺人,而其子若孙,芷秀兰芳,日益昌大,焚黄冢土并受国恩,知二尊人之开颜地下也。孺人持此无憾矣。孝廉又何憾!寿而康,富而德,终命以考,是宜铭铭曰:

麟经作祖,戴经诒孙。公兴其中,葩经则闻。葛覃卷耳,呫者纷纭。人拾其渖,公契以蕴。麟趾在庭,关雎在阃。惟三经之宝世兮,得一以大其门。孰如公之济美兮,前如瓞而后如云。卜幽宅而纳之,留其余以俟公之后人。

时崇祯癸酉孙服等卜得洋门曾坑之吉,择季夏癸酉日奉公与孺人合葬。

赐进士第知曲沃县通家眷晚生李士淳顿首拜撰

据《侯氏族谱》卷一记载:(十二世)“怀义,尚华公次子,字汝用,号敬宇,生嘉靖戊申九月十五日子时,治《诗》,由万历辛亥岁贡,丙辰授高州府信宜县学训导,戊午致仕,终万历庚申六月初一午时,谥信宜学博,七十三寿。”由此知信宜公即侯怀义。

《侯氏族谱》卷十记载:(第十三世)“谨度,字寅卿,号葵衷,怀义公长子,生万历甲戌三月十六卯时,治《礼》,中万历丁酉第四名举人,天启乙卯授福建南安知县,经抚按举荐两次,天启丁卯十二月廿日酉时,以入觐终于山东德州。崇祯戊辰,子服叩阍请卹,奉饬补阶文林郎,谥忠庄,崇祀乡贤。”侯谨度中万历丁酉第四名举人,与文中“孝廉以《礼经》抡第四”相符,可知“孝廉”即指侯谨度。

此外,《侯氏族谱》卷十记载:“秉度,字对廷,号盖卿,怀义公次子,生万历丙午四月十六子时,治《礼》,邑增生,少年力学,蜚声庠序,慷慨自负,遇事正直不阿。”由此可知,文中“茂才”即侯秉度。

李士淳与侯谨度有“通家”之谊,对侯氏一门故事甚为熟悉。墓志开篇对梅州侯氏家学渊源论述甚为详细,从一世侯安国治《春秋》经,家族文风日盛。至七世侯文勋,“习《春秋》,中宣德己酉乡进士,授福建清流县训导。”至侯怀义以治《诗》,官信宜司训。至侯谨度,更以《礼》经,官福建南安知县。可谓诗书传家,代不乏人。

该篇墓志对信宜司训侯怀义的为学为官事迹论述翔实。侯怀义为学倜傥风流,文采斐然;为官尽职尽责,士风大振;归乡后心怀高谊,官民钦敬,可谓侠烈高风,其生平事迹可补地方文献之缺失。对李孺人的生活点滴,李士淳更是娓娓道来,饱含深情。除此之外,篇尾铭文,引经据典,含英咀华,卓然大家风范,李氏文风由此可见一二。

廖庆六先生在其《族谱文献学》一书中指出:“族谱中所著录的诗文资料,包括诗、词、序文、论说、考证等文章;一部体例完整且内容丰富的族谱,其中的名家序跋、诰敕、传记、行状与诗词作品,都具有文学欣赏与学术研究之价值……族谱与文学具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族谱保存不少地方人物的文学作品;不但可以发挥文学作品的辑佚作用,同时也可以做为其它文学专著的校勘底本。”[15]廖庆六.族谱文献学[M].台北南天书局,2003:269.

乡贤李士淳的这篇佚文,可以说是族谱发挥地方人物文学作品辑佚功用的体现与明证,同时也彰显了这篇墓志的重要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加骥等编修.(广东梅县)侯氏族谱[M].民国十一年(1922)印本.

[2](清)温仲和等纂修.光绪嘉应州志[M].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民国二十二年(1933)伍心远庐补刊本.

[3]李大中编.三栢轩集文存[A].李二何先生文存(上编) [M].民国二十年(1931)汕头化制公司印本.

[4]李大中编.三栢轩集文存[A].李二何先生文存(上编) [M].民国二十二年(1933)汕头志成公司印本.

[5](日)山下清海著,刘晓民译.印度的华人社会与唐人街——以加尔各答为中心[M].永泰方志网,http://www.ytfzw.com.cn/book/story.php?id=41.

[6]廖庆六.族谱文献学[M].台北南天书局,2003.

2015-11-3

邹泗梅,女,广东梅州人,任职于梅州市图书馆,图书资料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氏族谱孝廉族谱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探究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郝祥等民间人士向呈贡区档案馆捐赠族谱
敦煌姓望氏族谱研究综述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
吴有春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