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

  • 打造孝廉文化“新名片”
    好耳机,随我开启孝廉文化感悟之旅。”近日,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跟随讲解员走进孝源里·德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廉洁教育馆,沉浸式领悟本土家风家教和孝廉文化。依托丰厚的德孝文化资源,孝源里·德阳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清廉地标”。挖掘历史,从本土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精华在孝泉,东汉时期孝子姜诗、其妻庞氏和其子安安“一门三孝”的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伴随着古老的故事与祖辈的言传身教,这里形成了“崇孝、尽孝”的道德风尚。德阳市旌阳区纪委监委因地制宜,通

    廉政瞭望 2023年6期2023-06-28

  • 鱼化蝶
    ,有个擅长刀工的孝廉,切出的生鱼片轻薄如绢,轻轻一吹就能飘起来。一次宴客,忽然狂风大作,他切出的生鱼片竟幻化成蝴蝶飞舞而去。这反常的变化震惊了所有人,孝廉“遂折刀,誓不复作”。对一个既定路线喊“停”,既需要急流勇退的魄力,更需要一个冥冥之中的契机——这个契机对那个孝廉来说,来得过于惊心动魄。满眼飞舞的蝴蝶,被传为奇谈,令他声名大噪。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解读中,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最终,他选择了停下,再不做生鱼片。人们对于能够作为食物的东西,总是抱着

    读者 2023年11期2023-06-15

  • 组合“廉”字牌,推动廉洁文化成矩阵
    《“小手拉大手”孝廉文化实施方案》,纲举目张,形成长效机制;“廉教育”层层递进,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拍摄《赤涤初心煅利剑》等专题片2部,《剑惩贪腐卫民生》警示教育片1部;编撰书籍《塔山精神铸铁军》,拍摄《百名党员话初心》《“赵老赶”履职记》等微视频宣传片,大力宣传纪检监察战线先进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廉提醒”常在耳畔,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坚持于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下发《廉洁过节承诺书》,营造“党员守纪、廉洁过节”氛围;举办“迎新送春‘廉,清风进万家”群

    共产党员·上 2023年1期2023-05-30

  • 《陈情表》 中“察”与“举”的用法释义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是《陈情表》中的一个语句。该句中的“察”与“举”都可翻译为“举荐、推举”,字面看并无不妥,实际上如此释义掩盖了这两个字的词义差别。《说文解字》释“察”为“复审也”,从宀(mián),祭声,也就是仔细看、调查研究的意思,如“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都作本义讲。“举荐、推举”作为引申义,其前提是“考察后予以举荐、推举”,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9期2023-05-06

  • 组合“廉”字牌,推动廉洁文化成矩阵
    《“小手拉大手”孝廉文化实施方案》,纲举目张,形成长效机制;“廉教育”层层递进,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拍摄《赤涤初心煅利剑》 等专题片2部,《剑惩贪腐卫民生》警示教育片1 部;编撰书籍《塔山精神铸铁军》,拍摄《百名党员话初心》《“赵老赶”履职记》等微视频宣传片,大力宣传纪检监察战线先进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廉提醒”常在耳畔,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坚持于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下发《廉洁过节承诺书》,营造“党员守纪、廉洁过节”氛围;举办“迎新送春‘廉’,清风进万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1期2023-03-21

  • 名亡实存的科举:清末的孝廉方正举荐及其朝考*
    又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恩诏内开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暂赐以六品顶戴荣身,以备诏用。务期采访真确,毋得滥举”①世续等:《宣统政纪》,收入《清实录》第60 册(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28 页。。可以看出,作为特科的孝廉方正举荐遵循了过去科举时代的遗制,其形式意义更大。②有关清代举荐孝廉方正情况,以及宣统元年孝廉方正举荐的简单情况,可参看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629—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29

  • 道德经②
    谈谈你的看法。举孝廉,父别居汉朝推行“察举”的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才(秀才)等。“秀才”是学问好、文笔好的读书人,“孝廉”还要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突出品德,这样的人做官后才能政绩卓著。但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察举多被权贵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生经典诵读·四年级》一书编辑/皮

    格言·校园版 2022年29期2022-11-12

  • 唐代“孝廉”名实考论 ——兼论《孟子》升经问题
    曹景年“孝廉”是科举制产生之前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以考察孝悌、廉洁等德行为主,科举制成立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唐代是科举制发展的初期,新旧制度交替,“孝廉”在唐代一直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史籍对于孝廉科的明确记载是,唐代宗宝应二年(763),礼部侍郎杨绾奏请设立孝廉科,德宗建中元年(780)被废止。这似乎意味着这一时段之外并没有孝廉科存在,但是在此时段之外的唐人文献中,又频繁出现“孝廉及第”的说法,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对于建中元年孝廉科废止后文献中出现的“孝廉

    教育与考试 2022年3期2022-03-17

  • 柳宗元《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系年考辨 ——以新出唐代墓志为中心
    问题的提出:“班孝廉”为班肃?《柳宗元集》卷22有《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下简称《送班孝廉序》)。为方便讨论,兹迻录全文如下:陇西辛殆庶,猥称吾文宜叙事,晨持缣素,以班孝廉之行为请,且曰:“夫人殆所谓吉士也。愿而信,质而礼。言不黩慢,行不进越。其先两汉间继修文儒,世其家业。其风流后胤,耽学笃志之士,往往出于其门。今夫人研精典坟,不告劬勩。属者举乡里,登春官,获居其甲焉。家于蜀之东道,其严君以客卿之位,赞是方岳,为大夫良。今将拜庆宁觐,光耀族属,是其可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9

  • 且以孝廉鉴官德
    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把孝与廉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则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至朝廷,后称之为举孝廉。举荐到朝廷的孝廉,暂不授实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历练“观大臣之能”,再据对孝、廉、能的考察结果,任命不同的职位。汉武帝的本意,是想以举荐孝廉的方式,来教化民心,打通底层上升通道,提高百姓道德素养,并以此为导向,引导人们向善向孝向廉向上,从而净化社会风气。然而,在有一定收效的同时,

    清风 2021年3期2021-11-27

  • 杂技艺人袁孝廉用“热爱、信念、情怀”成就辉煌梦
    技艺人,他就是袁孝廉。袁孝廉被誉为这家杂技团的“灵魂”,他今年83岁高龄却依然不忘初心,发扬传统,继续担任衡阳市杂技团团长、团党支部书记职务,用“热爱、信念、情怀”成就辉煌梦。办起湖南首家民间杂技团袁孝廉是一个在流浪中成长的孩子。1938年,他出身在一个杂技艺术之家,从小就同家人四处流浪,磨砺了他不屈的性格。新中国成立后,袁家不再流浪,回到了老家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泉溪镇石岭村。袁孝廉因为怀揣着祖传的魔术绝技,于是被邀到了上海一些剧团演出。然而,由于那时划分

    杂技与魔术 2021年2期2021-05-10

  • 《武孝廉》:负心的代价
    做出了惩罚。《武孝廉》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孝廉”是明清时举人的别称,“武孝廉”就是武举人。故事里的武孝廉姓石,一表人才、身姿挺拔。三十多时他带着许多资财乘船从山东北上,准备去京城活动一番谋个好职位。然而到了德州一带时,他忽然得了重病,眼看就要病死,资财又被仆人卷走,留他一个人在船上苟延残喘,船家也打算把他扔在岸边等死。此时一个乘船经过的女人觉得如此出众的人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就把石某带上了自己的船。那女人大约四十多的年纪,穿着华丽,风韵犹存。她喂石某吃下一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10期2020-12-30

  • 黄粱千载梦悠悠 ——《枕中记》与《续黄粱》研读
    ,《续黄粱》中曾孝廉所做的梦则完全不能称为“愿望的达成”了。福建举人曾孝廉刚中进士,与二三同年到京郊闲游,听说毗卢禅院里有一位算命先生,便请他算一卦。这位算命先生说:“你可以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曾进士颇为得意。此时忽然下起大雨,他们于是躲进一位老和尚的禅房里避雨,也没太在意这位打坐的和尚。忽而,曾孝廉心生困意,便在老和尚的床榻上躺下。一躺下,曾孝廉便被皇帝封为太师,并且深得皇帝信任,三品以下的官员任由他任免,公卿大臣对他恭敬有加,山西巡抚送他乐女十人,其

    作文新天地 2020年34期2020-11-25

  • 在北齐,字迹潦草要被罚喝一升墨水
    水一升。”秀才和孝廉考试时,皇帝亲自监考,“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起立席后,饮墨水。”也就是说,秀才和孝廉等在会试时,若被监考官发现有字写得不好,要被叫到專设的房间里去喝下一升的墨水,才可以继续应考。甚至有传闻说,唐太宗李世民最初也想应试当官,但是因为书法不好,怕考试被罚喝墨水才放弃了这一念头,从而开始了他的从军生涯。后来李世民登基,一纸诏书废除了这项荒唐的规定。可是“喝墨水”这句俗语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衡量读书人学问深浅的标准。【小编总结】工工整整写字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39期2020-11-17

  • 遇与不遇是一个问题
    遴选察举制而言,孝廉所举人才,前者举民,后者举吏。通过基层所举孝廉入仕,一方面,可教化引导社会风气;一方面,可提升统治阶层执政能力。然而,举孝廉这一遴选人才制度,到东汉末年被严重异化。道德教化功能,逐渐让位于出仕功能。于是,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门良将怯如鸡”的乱象。举的过程,出现了偏差。举谁不举谁,为谁而举,左右这一问题的,是假“举孝廉”之名行“贾私货”之实。事实上,王充是察举制受益者。建武二十年(44年),王充在光武帝

    杂文月刊 2020年3期2020-05-21

  • 欺世盗名假楷模
    选拔人才时兴举“孝廉”,赵宣为了虚名,竟然欺世盗名,不惜在墓室守孝20年,期间还生养了5个孩子!呵呵!物极必反!这是服丧守孝吗?显然是在作秀作假,把孝廉当作道具,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赵宣时不时去墓室看看,冬暖夏凉,农活也不用干了,让妻子干,自己成了一个懒人,乐得逍遥,期待着有人提拔重用,幻想着名垂青史。趙宣这种人,如果陈蕃不是治罪打击,而是奖励给以高官,其后果不堪设想。(摘自《杂文月刊》)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黄粱千载梦悠悠
    ,《续黄粱》中曾孝廉所做的梦则完全不能称为“愿望的达成”了。福建举人曾孝廉刚中进士,与二三同年到京郊闲游,听说毗卢禅院里有一位算命先生,便请他算一卦。这位算命先生说:“你可以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曾进士颇为得意。此时忽然下起大雨,他们于是躲进一位老和尚的禅房里避雨,也没太在意这位打坐的和尚。忽而,曾孝廉心生困意,便在老和尚的床榻上躺下。一躺下,曾孝廉便被皇帝封为太师,并且深得皇帝信任,三品以下的官员任由他任免,公卿大臣对他恭敬有加,山西巡抚送他乐女十人,其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0年12期2020-01-06

  • 汉碑中所见的东汉选官察举制度
    的基础上,实行了孝廉制度。一、孝悌思想盛行首先,“孝”文化的内在因素是儒家推行的孝悌思想,此外举孝廉制度也是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西汉时期确立的举孝廉制度,是士人进入汉代官僚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东汉时期,《孝经》作为士子的必学科目,备受推崇。《执金吾丞武荣碑》记载 :“君讳荣,字含和。治《鲁诗经韦君章句》。阙帻,传讲《孝经》《论语》《汉书》《史记》《左氏》《国语》,广学徵威,靡不贯综。”[1]《孟孝琚碑》记载 :“□□□遂,广四岁失母,十二随官,受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2019-12-28

  •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弘扬“孝”,“举孝廉”,兴办学校等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东汉立碑之风兴起。关键词:儒家;东汉;礼;孝廉;碑一、“独尊儒术”的出现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董仲舒独尊继承儒家思想注重教化的观点,满足了武帝从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得以迅速推行。武帝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代思想主流二、儒家“礼”文化对立碑之风的促进儒家推崇礼,以“克己复礼”为思想旗帜。汉儒认为“礼”是社会生活得以运转的最基本最绝对的前提。强调丧葬之事在礼制中的重要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2019-08-18

  • 试论西汉察举制的内容特点及对当今选拔的启示
    :西汉 察举制 孝廉 茂材 贤良方正Abstract: The institution of Recommendation and selection is the system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or talents selection,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lection of civil service system from then on. The rise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2019-06-22

  • 从『举孝廉』想到选人用人
    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敬父母,行为清廉,被称为“举孝廉”。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依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无论是“孝”还是“廉”,都是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孝敬父母仍然是人们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我们看到,近年来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许多地方除了对其严格考查廉政情况外,还把孝敬父母长辈作为考查提拔干部的一个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出台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不能当领导干部,在职的不能提拔

    支部建设 2018年1期2018-11-20

  • 论“举孝廉”的始末及当代启示
    416000一、孝廉制度的起源与确立孝廉制度始于西汉初年,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支持和鼓励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努力从事生产劳动和孝顺父母的百姓予以丰厚的物质奖励,以表彰他们的善行。《汉书·惠帝纪》 记载,“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汉书·高后纪》 记载,“元年春正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到文帝十二年时又下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直到汉武帝,孝廉制度才又一

    新生代 2018年18期2018-11-13

  • 两汉名碑注译 ——武氏石阙铭
    廿五,曹府君察举孝廉〔8〕,除敦煌长史〔9〕。被病夭没〔10〕,苗〔秀〕不遂〔11〕,呜呼哀哉,〔士〕女痛伤〔12〕。【注 释】〔1〕建和元年,大岁在丁亥: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这一年太岁在丁亥。〔2〕三月庚戌朔,四日癸丑:三月初一是庚戌,初四日为癸丑。这一天为农历三月四日。〔3〕武始公,弟绥宗、景兴、开明:此为兄弟四人,按行次排列。长兄武始公及行三景兴,名皆不详,履历不可考。行二绥宗,名梁,任郡从事,东汉元嘉元年(151年),时74岁去世,有《武

    老年教育 2018年4期2018-04-21

  • 《画壁》与蒲松龄对界限的操控:美国汉学家蔡九迪《聊斋志异》研究·结语篇
    则故事,主人公朱孝廉因欲凝滞而飞升画壁之上,在另一时空中与拈花天女欢爱数日。蒲公在故事中设置了独特的时空坐标,时间在故事中并非由过去而向着未来的直线型推进,过去与现在分别存在于并置的不同时空中,而各自推演,彼此之间既存在时间差,又以一定的界限而互相隔绝。但在《画壁》中“异”便在于界限的穿越。蔡九迪教授发现,《画壁》中前后出现了三次越界,以令人身临其境的话语加以呈示,足以让读者称奇;而朱孝廉二维影像在画壁上的短暂存在,更甚者如拈花天女发式的永久性改变,证实了

    蒲松龄研究 2018年4期2018-02-23

  • 打造黄香孝廉文化品牌彰显云梦廉政建设特色
    范代表。研究黄香孝廉文化,打造黄香孝廉文化品牌,对云梦乃至全国廉政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黄香孝廉文化内涵及特征(一)黄香孝廉文化内涵孝廉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为维护古代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廉文化是孝与廉交融交汇的产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孝廉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畴,与社会主义道德吻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孝廉文化,是公职人员长期以来基于孝敬父母长辈,而形成并遵守的

    学习月刊 2018年1期2018-02-20

  • 中华民族孝廉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
    称道的经典阐释。孝廉文化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起到了廉洁政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和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中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深入挖掘中华孝廉文化内蕴,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孝廉文化融入我们的血液,让中华孝廉文化活起来,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华民

    重庆行政 2018年6期2018-02-20

  • 长沙县地税局:以孝廉家风促清廉税风
    税局开展了一系列孝廉文化实践活动,让全局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廉文化教育和熏陶,全面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通过活动,长沙县局将廉政文化建设落实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中,在全局营造了以孝促廉、以廉兴税的良好风尚。精心组织,丰富工作内容。一是发动助廉倡议。4月份,县局纪检组向全体干部和家属发出“廉洁地税,你我共建”倡议书,倡议大家敬业奉献,清正为税。二是开设专题党课。2017年8月16日,党组书记、局长周万里亲自讲授专题党课,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

    清风 2018年1期2018-01-24

  • 汉代诏除郎制度变迁探析
    訾财为郎者,有举孝廉为郎者,有以军功为郎者,有迁转为郎者等。根据任子之制,以诏除为郎者,即所谓“诏除郎”[1]22。诏除郎是汉代郎吏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小群体。对于汉代郎吏,学者研究较多,但对于诏除郎,学者关注较少,在此对有汉一朝诏除郎的变迁作一简单探索,揭示其变迁的轨迹及变迁的原因。一、诏除郎数量剧增从现存史料来看,诏除郎始于西汉文帝时,如袁盎因兄任为中郎,周阳由以宗家任为郎等。汉代任子制是一种变相的贵族子弟世袭制。自西汉武帝时,大臣反对诏除任子的呼声日高。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10-11

  • 武帝喊你来当官
    制度,开始了“举孝廉”。在汉武帝之前,除了皇帝在急需人才时颁布求贤诏以外,新任官员大多是出自达官显贵之家,或者出自某些很有钱的大地主家。而且真正的求贤令也只有三次,还都是要求各地举荐贤良方正之士,跟“孝廉”基本没什么关系。其实,初设“孝悌力田(指勤于农事)”的是吕后,她临朝称制的第一年便设置了“孝悌力田”官。不过真正给汉武帝举孝廉带来启示的是汉文帝。公元前168年,汉文帝下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泱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2017-09-11

  • 廉政文化建设的新经验
    践中,所推行的“孝廉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我们推广和学习。安阳作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孝廉文化”传统,《大学》中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官员“人格理想”和“孝廉文化”传统,在以岳飞母子为代表的一批“清官良母”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群众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形象,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利用当地丰富的“孝廉文化”传统资源,结合当前预防腐败要“落地生根”的目标要求,在预防腐败、营造“廉政文化”氛

    人民论坛 2017年19期2017-07-25

  • 《大雁腾飞》节目创作回忆
    回乡的杂技演员袁孝廉为了继承袁家世代相传的杂技艺术,不畏艰辛,勤找出路,带着几件自做的、极其简易的道具,走村串寨。偶然的一次,在乡村民家酒席宴会上,他看到厨师、帮工肩上扛着几条板凳从外入内,样子很有些美感,袁孝廉灵感来了。他拿起一条板凳参照杂耍的模式,将一只脚立于头顶,保持着斜立的平衡,赢得在场的宾客拍手称赞,这让他有了自信。回家后,他从邻居家借来多条板凳,不断的摸索,成功地把板凳从一条、两条、三条到将十多条拼接起来顶在头上。在试演中,观众的掌声、尖叫声、

    杂技与魔术 2017年3期2017-07-19

  • 汉代察举制的启示
    目却很多,主要为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体现了选才的开放与多元,然究其要义,实为“公、能、智、勇”四字。虽无明诏示下,但诸多察举科目实则分为岁举和特举两类:岁举为常科,即郡国每年都要向朝廷举荐人才,如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特举则由诏令临时规定,如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治剧等,尤以前两类为常见。现将主要科目略述于下。孝廉孝廉即孝子廉吏,始于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诏令:“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

    公务员文萃 2017年6期2017-06-23

  • “举孝廉”:孝顺父母可为官?
    ■文/刘洪清“举孝廉”:孝顺父母可为官?■文/刘洪清清代“举孝廉”制度的见证古人信奉:行孝修身,传承孝道,福满人生。“举孝廉”制度即为传承孝道的历史见证。“举孝廉”最早的来历,是传说中的“大舜至孝”故事。在上古时代,有三位非常著名的帝王:尧、舜、禹,他们均因德行至高而受四方举荐登上帝位。这其中,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舜乃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其父名叫瞽叟,不明事理,妄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2期2017-05-10

  • 梦魇
    从前有一位姓曾的孝廉,在会试之后,和朋友一起前去郊游。他们听闻附近佛寺中有一算命先生,便一同前去算卦。曾孝廉问算卦先生:“你看我有没有做高官的福分呀?”算卦先生奉承了几句:“你将来会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曾孝廉听闻之后得意扬扬地对同伴们说:“等我做了宰相,就推荐各位做官。”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时,适逢天下大雨,曾孝廉便与同伴们在屋中避雨。曾孝廉有些许困倦,不觉入眠。在梦中,他忽见两人召他入宫,原来他已经位居太师一职,皇上器重。皇帝赐他蟒服、玉带,许他随

    家教世界 2017年10期2017-05-02

  • 梦魇
    从前有一位姓曾的孝廉,在会试之后,和朋友一起前去郊游。他们听闻附近佛寺中有一算命先生,便一同前去算卦。曾孝廉问算卦先生:“你看我有没有做高官的福分呀?”算卦先生奉承了几句:“你将来会做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曾孝廉听闻之后得意扬扬地对同伴们说:“等我做了宰相,就推荐各位做官。”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这时,适逢天下大雨,曾孝廉便与同伴们在屋中避雨。曾孝廉有些许困倦,不觉入眠。在梦中,他忽见两人召他入宫,原来他已经位居太师一职,皇上器重。皇帝赐他蟒服、玉带,许他随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7年4期2017-04-26

  • 汉代孝廉制度对当今领导干部选拔考核的启示
    50001)汉代孝廉制度对当今领导干部选拔考核的启示刘学民,张鹏远(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举孝廉”是汉代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形式,经过“一岁一举”,最终成为汉代最主要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虽然这一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但其中孝廉官员选拔考核的价值取向,对建构我国以法以德治国方略,完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提升选人用人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孝廉; 领导干部; 选拔考核; 以德为先一、孝廉制度的由来与内涵(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2-23

  • 人类相互评分史
    的重要举措:“举孝廉”。当然,他对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等诸多打分系统都有贡献,但“举孝廉”特别能体现打分感。刘彻的初衷是“每郡岁举孝廉两人”,但后来,这一制度发生了变化。单就人口而论,各郡国人口数量相差很大,大郡人口多至百万以上,小郡只有万人,一律按每郡岁举两人的规定察举,感觉很有问题。汉和帝刘肇被认为是著名的昏君,此时却做出了和美国政治制度中大州和小州根据人口不同有不同数量议员代表相类似的举措,他采纳丁鸿的建议,按人口比例“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

    看历史 2016年12期2017-01-04

  •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
    官吏选拔;察举;孝廉中图分类号:D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83-02一、引言官吏选拔作为政治制度建设重要一环,从古至今一直为各时代所重视,官员选拔制度在建设中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之一。汉代作为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察举制的选官制度功不可没。二、察举制的内涵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吏制度,指的是举荐人考察以后向皇帝予以举荐,此种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实际考核

    人间 2016年27期2016-11-11

  • 陶侃留客
    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④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⑤诸茬⑥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世说新语》【注释】①酷贫:非常贫困。②举孝廉:被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24期2016-08-18

  • 寡妇改嫁,女讼师十六字剧情大反转
    ,想起当讼师的杨孝廉一向很有办法,大半夜的上门去求他。杨孝廉说:“你先回家,我等会儿再给你想办法。”忤逆子只好失望地离开,他前脚走,杨孝廉后脚就跟了上去,到了一处清寂无人的街角,杨孝廉突然扑上去,一口把忤逆子的右耳朵给咬了下来,疼得他狂叫。杨孝廉把血淋淋的耳朵吐在地上,笑道:“可以了。”忤逆子猛地醒悟过来。第二天在公堂上,县令审讯忤逆子,责问他为什么要打老爸,忤逆子摘下包着右耳的棉布,一边哭一边说:“家父因为一点小事责罚我,用刀砍伤我的耳朵,我疼得不行,不

    山海经 2016年11期2016-07-31

  • 福利(二篇)
    凿。尽孝水利局王孝廉局长刚刚履新,就被父亲叫回老家清河村,王孝廉心里清楚父亲会说些什么,一定会说,孝廉啊,知道为啥给你起孝廉这个名字吗?那是想要你孝顺、清廉,“孝”当啥讲?因为你是你娘生的你爹养的,因为你吃了你李大娘的奶,张婶的炸果子,你还偷过赵大爷的沙果,捞过你于大叔家的鲤鱼。熊儿子你是吃百家东西长大的,咱村就你当了这么大的官,街坊邻居,三老四少都眼巴巴看着你呐,看你能为你爹妈做些啥,能为小清河村做些啥,能为乡亲们做些啥!“廉”当啥讲?是爹想让你当官,当

    雪花 2015年2期2015-06-26

  • 德育叙事:孝廉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适宜方法
    00)德育叙事:孝廉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适宜方法丁秋玲(湖北工程学院地政治与法律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德育叙事从属于叙事学,是一种以道德事件述说和道德教育为主旨的独特叙事。概括地说,它关照生活世界、注重道德意义和强调双向交互性。将孝廉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叙事是适宜的方法,因为二者内在的关联性。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德育叙事策略,以实现孝廉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德育叙事;孝廉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随着西方叙事学中国化的进程,叙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2015-04-10

  • 孝廉文化的社会功能
    432000)孝廉文化的社会功能丁秋玲,易国锋(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 湖北 孝感 432000)孝廉文化是在历史上生发、演变并流传至今的文化,可以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把它的主要功能分为传统功能和时代功能。其传统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法律功能、伦理功能和哲学功能,时代功能体现在促进当今中国廉政文化建设,深化以人为本的实践等方面。孝;廉;孝廉文化;功能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角度看,文化是社会的产物,作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反映,文化必然具有维护或批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9

  • 论当代孝廉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
    洁元素,构建当代孝廉文化进行探讨。一、当代孝廉文化概念界说作为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当代孝廉文化既与中国传统孝文化密不可分,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是与中国反腐倡廉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当代孝廉文化的本质当代孝廉文化的本质是以德养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孝道的培养,认为“孝”是“德之本”、“仁之本”,不孝是万恶之源,只有行孝之人才可能厚德、行仁,才能将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孝悌和对朋友的关爱推广至对子民的照顾中,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26

  • 孝廉的第六种死法
    朱山坡王孝廉原来是我们的好兄弟,至少是核心同伙,也许将来是领头大哥。可是现在什么都不是了,他被我们秘密定为内奸、叛徒、家贼、卖帮分子,如果帮内有法庭,马上就可以宣判他死刑并立即执行。可是,我们帮内没有法庭。政府有法庭,只是我们不敢麻烦政府。然而我们并非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我们有帮规。我们决定按帮规行事。王孝廉败露的经过是这样。3月12日,我们的耳目洪宝无意中看见王孝廉在惠江边四海茶庄二楼跟两个警察喝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茶。茶庄上下楼都是敞开的,只有古香古色的围

    山花 2014年11期2014-08-08

  • 曾子孝廉思想探微
    李仁君曾子孝廉思想探微李仁君曾子对儒家孝廉思想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他曾将“孝、廉”思想融为一体,并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以仁为最高理念,以孝为道德实践基础,以廉为政治伦理途径,以人为本位,最终实现德政的政治目标”的孝廉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曾子也始终操守着儒家孝廉思想信念,对后世家庭和政治伦理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曾子 孝廉思想 价值曾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在儒家思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内容极其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2014-04-11

  • 电影《画壁》对原作的改编和效果
    是江西孟龙潭和朱孝廉因客居都中,有一天偶到兰若游览,在观看壁上精妙的图绘时,朱被一“拈花微笑,唇口欲动,眼波将流”[1]的散花天女所吸引,后来不觉也来到了仙界,在仙界与散花天女经历了一番缠绵的爱情后,在老僧的呼唤下重新返回人间的故事。电影《画壁》借用了原作的题目,情节线索也大致类似,但是却有很多成功的改造与创新。一、重塑形象,增强感染原作《画壁》中,作为个体出现的人物共五位。按出场顺序分别是:孟龙潭、朱孝廉、老僧、垂髫散花仙女及金甲武士。通过细读作品,我们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07

  • 试论孝廉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30072)试论孝廉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高喜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73007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日之功可成,必须做长期打算,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充分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实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蕴含着永恒人文精神和普遍伦理道德的孝廉文化,充分发挥孝廉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魅力,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强大动力。孝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3-20

  •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举孝廉
    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这就是举孝廉用人制度的开始,也就是察举制度,即要求各郡国每年都要选举出在当地享有孝顺名声和行为清廉之士,推举到中央以备担任官职。在举孝廉察举制度初行的头几年,许多郡国执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所以汉武帝又规定,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用来督促举孝廉这种用人制度的实行。武帝以后的两汉时期,孝廉一科成为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被举的孝廉多在中央政府的郎署供

    文史杂志 2014年2期2014-02-28

  • “孝”、“廉”:选拔和考核官员的最基本标准
    经长期实行过“举孝廉”这一选拔官员的制度;现代也是如此,因此认真研究和宣传“孝廉文化”,对于当前反对贪污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纪委和孝感市纪委为了大力提倡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将“孝”与“廉”联系起来,2012年12月在孝感举办了全国首届“孝廉文化”研讨会,可以说是官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创新,如果能够进一步落实到制度上和法律上,将会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一、“孝”、“廉”是官员最基本的品格何谓“孝”?《说文解字》将“孝”字解释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8-15

  • 曹操的公务员生涯
    品质特别好的人(孝廉),一种是工作才能特别突出的人(茂才)。曹操做公务员,走的是察举路子,是被安徽老家的官员作为孝廉推荐做官的。在曹操那个时代,孝廉的数量要比茂才多得多。因为道德品质这东西不容易衡量,是好是坏地方官说了算,很容易造假,而工作才能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冒充的。为了保险起见,地方官更热衷于推荐孝廉,而不太热衷于推荐茂才。推荐率和录取率都不高在曹操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做公务员的难度是不亚于现代人的。譬如说察举,它有指标限制,一个60万人以上的郡国每年

    公务员文萃 2013年1期2013-06-28

  • 首届中国(孝感)孝廉文化研讨会学术综述
    首届中国(孝感)孝廉文化研讨会在湖北工程学院(原孝感学院)成功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省监察学会、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会、孝感市委市政府、湖北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400多名作者提交的458篇文章,其中论文类306篇,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共有97篇论文获特别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戴俭明,湖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李佑才,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中央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彭克诚,湖北省纪委副书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4-12

  • 孝廉文化“正能量”刍议
    32000)一、孝廉文化概述探讨孝廉文化,首先要了解孝廉文化的形成及演进,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深刻把握孝廉文化的发展脉络。1.孝廉文化溯源。“孝廉”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因董仲舒建议而“发之”(《汉书·董仲舒传》)。他认为当时官吏多出于“任子”或“赀选”,这些人未必称职,建议由各地地方官每年择吏民中的贤者荐举于朝。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下诏令郡国每岁举“孝”、“廉”各一人。“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颜注)。实际上就是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4-12

  • 春光旖旎(一)
    丫【简介】:网编孝廉在参观僰人悬棺的时候被无故坠落的悬棺砸中,竟然意外穿越到古代的刑场,而且身份还是个身着囚服,即将被斩首人人唾弃的贱妃!我勒个去,要不要这么倒霉啊!老天爷,不带你这么玩的!在即将掉脑袋的关键时候,幸好一快马骑士出来英雄救美。事后得知,自己竟然穿越到北齐后主的宠妃冯小怜身上,刚从刑场上捡了条小命回来,就被告知自己已赐予代奰王宇文达为妾,不过幸好宇文达对她万般宠爱,唯一的美中不足的是俩人竟然从无肌肤之亲……第一卷 致命穿越第一章 杀了她!“嗡

    飞言情A 2011年8期2011-05-14

  • 阅微草堂笔记(之一)
    醒。陌路亲情一个孝廉很善于储蓄金钱,但是为人特别吝啬。他的妹妹家里很贫困,除夕之夜,一点吃的都没有了。冒着风雪徒步数十里,来到孝廉家,乞求借三五两银子,承诺明年春天用丈夫教书得来的谷子偿还。孝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比较坚决地拒绝了妹妹的乞求。老母流着眼泪请求孝廉对妹妹给予资助,孝廉不为所动。老母无奈,脱下簪环首饰给女儿应急,孝廉看了就当没看见。这天夜里,有盗贼穿墙入院,把孝廉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卷包而去。孝廉怕被别人说三道四,不敢告官,只好哑巴吃黄连。过了半年

    慈善 2008年5期2008-08-21

  • 天使在人间
    心渐渐抚平……向孝廉与马健非亲非故,但是,他却用双手挖开瓦砾,给了她一条生命。那天,向孝廉被掉落的水泥板压得不能动弹,她的同学,正在往外跑的马健停下来想救她,一位老师拽住了他:“还有余震,快跑啊!”马健回头对埋在底下的向孝廉说:“等会儿我来救你!”她燃起了生的希望,她相信“他是男生嘛!承诺的话就一定会实现!”时间一点点过去,除了余震的声音,什么也听不到。夜幕降临,向孝廉渐渐绝望:“他怎么还不来救我?”正当这时,一个很小心的声音传到耳畔:“孝廉孝廉,我来救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7期2008-06-23

  • 霹雳球侠
    丰年间,江西人李孝廉京城赶考,路过一处名叫飞云岭的山。山中云霭雾迷,幻若仙境。李孝廉被这迷人景色深深吸引,脚步也就慢了下来。这时,突然一声凄烈的狼啸将李孝廉从沉迷中惊醒。他心知不妙,但为时已晚,转眼间三头恶狼从土坡上冲下,把他围在中间。李孝廉是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索性也不跑,就等死算了。这时远远有俩人过来了。李孝廉心中狂喜,可等俩人走近了,他才发现竟是位七旬老叟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顿时心又沉了下去,赶紧冲他们喊道:“老先生快快离去,千万不要过来,这里有

    小小说月刊 2007年16期2007-05-14

  • 改春联
    ,向官府买了个“孝廉”。此人专横跋扈,人称“假孝廉”。说起来也真有趣,他一个大字不识,却最怕人家说他没学问,因此处处冒充斯文。你别看他家里悬挂的条幅啊,中堂啊,落款是他的名字,其实那都是他花钱雇人写的。有一年腊月二十九这天,“假孝廉”打算在春节期间向来往亲朋显示一下他的“学问”,把村子里的私塾先生找了来,要他代写春联。私塾先生尽管不太情愿,也不得不应付,大笔一挥也就算数了,照老规矩得给他念一遍。这是一副老春联:“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刚念完,“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8期198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