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2016-02-05 04:03力卜奎予杨忠明
治淮 2016年2期
关键词:管护水利街道

车 力卜奎予杨忠明

洪泽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车力1卜奎予2杨忠明3

小型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灌溉排水、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长期以来,小型水利工程由于重建轻管,管护主体缺失,管护责任难以有效落实,成为困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本文通过总结洪泽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今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3年,洪泽县被水利部列为全国55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示范县之一。作为首批全国示范县,洪泽县积极探索、认真组织,按照“先行试点、典型引路、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一、基本情况

洪泽县地处淮河下游,西接洪泽湖,东靠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素有“淮上明珠”“鱼米之乡”之美誉。全县水陆总面积1394km2,现辖9个镇(街道)、126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8万,水域面积占54%,全县耕地面积59.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7.5万亩。

经过建县以来60多年艰苦不懈地治水,目前已初步形成河成网、田成方、灌排分开,沟、渠、路、林、桥、涵、闸、站基本配套的防洪、除涝、灌溉、降渍等四大水利工程体系。

二、改革的做法

1.深入调查,明确工程产权

试点镇的选择是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全县范围的认真筛选,最终选择水利设施相对完善、基础条件相对好的岔河镇作为此次改革的试点镇。通过对岔河镇水利设施的调查统计,按照中沟级以上建筑物、河渠(堤)等逐个确权,小沟级建筑物、小沟(斗渠)按沟渠统一归并确权原则,确定工程产权认定1822个。

试点工作全县推开后,对全县42条133km圩堤、2889条2655km灌溉渠道、3294条3234km排涝河道、728座农村小型机电灌排固定站以及9497座规模以上灌排渠系配套建筑物进行技术参数、GPS定点定位、功能状态等信息的调查、汇总和录入,为每座水利工程建立了电子档案。为使小水改确权与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相衔接,将水利部门已调查登记水利资产成果全部并入所在村集体资产登记成果,由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按村发放县政府统一印制的集体资产产权证书。

2.因地制宜,确定管护模式

在岔河镇试点过程中,采用村自报、镇引导的方式,又经县、镇、村反复调研酝酿,最终明确了符合镇村实际的两种管护模式:

(1)竞争承包管护模式:各村根据镇制定的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和要求,测算各管理片区管护经费,采取招标形式,选择报价最为合理的专业管理公司、合作组织或承包人为管护中标单位(人),经公示合格后,确定为工程管护责任单位(人)。

(2)种田大户(公司)管护模式:实行工程管护与土地流转经营相结合,土地经营者在流转土地的同时,也承担区域内水利工程的管护工作。通过直接委托、适当补助的方式,既落实了工程管护,又节约了部分费用。

不论哪种管护模式,所有管护者都需签订管护合同,经考核后方可发放管护经费。

3.多方筹措,强化资金管理

针对沟渠、泵站、桥梁、涵闸等不同水利工程类型,测算各类工程管理费用。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县镇安排一点、受益村居筹集一点、水利开发赚取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水利工程管护资金,主要采取措施:一是通过村级经济筹集资金。年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由村集体全额筹集差额部分;收入在30~50(含)万元的村,由村集体筹集差额部分的一半;收入在10~30(含)万元的村,由村集体筹集差额部分的1/3;收入在10万以下的村不筹集。二是通过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在用好用足省市下拨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补助资金外,县、镇(街道)财政从水利建设基金中,分别按3元/亩、2元/亩的标准安排奖补资金。三是通过水利开发收益赚取资金。河(渠)堤、圩堤、水面等资源性水利工程开发利用获得的资金用于工程管护。已经发包的资源性水利工程承包到期后,将逐步收回重新发包,所得经费划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经费专户。四是推行“五位一体”管护,通过整合项目统筹资金。充分利用省财政厅、省综改办、省农委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的有利契机,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体系,推行“五位一体”管护,整合规划、交通、林业等部门下拨的各项资金,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为规范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使用,洪泽县特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县级及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由县水利、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县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镇级及以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以及各镇(街道)整合的村庄卫生保洁、农村道路保洁、绿化养护等各级管理资金,由镇(街道)小型水利管理改革办公室负责,并在各镇(街道)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按村分别建立专账。

4.规范考核,加强监督管理

县、镇两级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县、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县水管办采取季度巡查抽检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镇(街道)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的组织领导、资金管理、运行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镇(街道)水管办负责对镇辖范围内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实行月查月报;村委会每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对所有管护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镇(街道)水管办。从而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监督管理网络,形成职责明确、监督有力、成效显著的监督管理体系。

三、改革的成效

洪泽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县域范围内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成本较高、责任主体不清、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1.统筹多方资源,节约了管护成本

整合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农村环卫保洁、农村交通设施管护、农村公共绿化设施管护、农村公共活动场所管护工作,推行“五位一体”统筹管护,统一安排人员、事项和经费。全县改革完成后,管护人员从测算的4148人减少到555人,管护费从测算的3823万元 /年减少到1657万元/年。

2.优化管护网络,减少了管护环节

实行了管理与管护同步推进的“双管”网络。管理网络,即镇(街道)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直接对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的公司、合作组织、个人进行管理、监督与考核。管护网络,即镇(街道)成立管护服务公司直接对镇域内参与小型水利管护的公司、组织、个人等进行业务指导等工作,真正做到管理、管护相对分离。

3.明确管护职责,建立了管护机制

所有小型水利工程明确产权人,发放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证;通过承包或种田大户两种管护模式落实工程管护人,明确管护标准,签订管护合同;采取县镇村三级考核,确保管护效果;落实管护经费,依据管护考核成绩,按月打卡拨付费用至管护人,实行长效管护;明确管护员供水管理职责,加强灌溉高峰季节的用水管理,化解用水矛盾,减少水资源浪费,减轻农民负担。

四、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础保障。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使得小型水利工程找到“主人”,配到“管家”,聘到“保姆”,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为保障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作者单位:1.淮安市洪泽县河湖管理处2231002.江苏省洪泽县水利局223100 3.洪泽县古堰景区管委会223100)

(专栏编辑:顾梅)

猜你喜欢
管护水利街道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热闹的街道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街道生活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