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6-02-05 04:47朱金利
山西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医学生

朱金利**2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朱金利**2

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医学的发展源于人类对生命的关爱,“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又让医学成为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活动的储备力量,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对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的医学教育对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下降。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必然。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客观要求。医学生是未来医疗队伍的重要力量,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队伍的质量。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人类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原本疑难杂症也不再是困扰人类的难题。然而,医疗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良好的医患关系,究其原因,医疗队伍的人文素养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医疗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两大部分,任何一个缺失都会影响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队伍的储备力量,在高校学习阶段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人才做好准备。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缺失

当前,医学类高校多为单一学科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与综合性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医学类学生在高中阶段多为理科,本身在高中阶段在人文教育方面就存在着短板,这使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更为迫切。虽然各医学院校也提出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些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但是也只是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或者人文讲座,并没有从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口号式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改变。在专业教育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强调学生掌握医学专业技能,忽视学生医德教育。

(二)医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与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相比,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未被纳入医学教育的主体教学计划之中,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一方面表现在人文课程偏少。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①远远少于国外的15%-20%的比例。另一方面,人文课程的性质多为公共选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即使是像《医学伦理课》这样进行医德教育的关键性课程也被列为专业任选课;一些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也以网络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课,这种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学生对人文课程学习的忽视,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三)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力量,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师资力量的配备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当前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人文素质不高的现象。在讲授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中,大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大多缺乏医学伦理及医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专业教师中多为医学专业出身,专业素养较高,但是部分教师人文素养却有待提升,这就造成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此外,医学院校缺乏对相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

三、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确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②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加深对医学教育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医学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医德高尚、具有人文情怀的医学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从教育教学整体设计中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实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优化医学课程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作用,优化医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医学专业本身课程繁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重,要大幅度增加人文课程也不现实,这就需要对医学教育课程做好顶层设计,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统筹安排,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之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做出分类,区分医学人文类课程、文化素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避免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类或文化素养课的比重来替代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适当增加与医学相交叉学科类课程,例如医学哲学等,拓宽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力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其他课程相比,医学人文类课程涉及医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而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多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等人文社科教师,这些教师没有医学教育背景,而医学专业教师,虽然有医学背景,但是多是理科出身,自身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使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存在着短板。因此医学院校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金等投入,引进高素质的人文教师;同时,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使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

(四)营造浓厚校园人文环境

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首先要将人文精神凝炼进医学院校的核心文化之中,并以此来构思校园文化建设,使医学生漫步校园中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人文教育。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推进人文教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特殊节日,比如中国传统的节日,开展节日人文精神的教育熏陶,充分利用好社团等组织,开展相应的人文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体会人文精髓,并逐步将人文精神内化,成为自身行为的指导。

[注释]

①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3(3).

②梁金葵,叶勇玲,夏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3):31-32.

[参考文献]

[1]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69-1071.

[2]姜兰姝,孙宏亮,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时效性解析[J].医学与哲学,2014(6):51-54.

[3]梁金葵,叶勇玲,夏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3):31-32.

[4]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3(3).

[5]田丽霞.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3(9):93-97.

**作者简介:朱金利(1987-),男,硕士研究生,助教,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098-02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医学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