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事变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看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

2016-02-05 17:31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民族主义满族

黄 巍

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从九一八事变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看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

黄巍**

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的移民,使东北民众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归属感的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使东北民众的“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意识增强,对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产生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向积极的抗战心态转化,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九一八事变;社会心态;民族主义

一、近代以来东北地区的移民与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又经历了几次民族融合的过程,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进行着互通有无的联系,特别是通过缔结姻亲的方式,使各民族之间的血缘关系进一步密切,中华民族是一体的观念逐渐强化。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泛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56个或者将来还可能增加的民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是华夏族即后来叫汉族,这是历史形成的,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扩展离不开移民。

自汉、三国以来,就有关内汉人移居东北的现象存在,尽管当时移居东北的人口数量不多,但对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金代,由于金统治者大肆劫掠汉人到东北地区垦田开荒,致使在东北的汉族人口骤然增加,并最终形成汉人和当地土著居民人口杂居共处的局面,给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北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可以说,清统治者是非常重视这片土地的,而清朝统治中国的260年间也是关内向东北移民的最重要时期,其间清廷根据形势的需要,对东北的移民政策有禁有驰,既有禁止移民时期,又有促进移民时期。而从总体上看,除自然增长外,近代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机械增长的区域特征,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是靠华北各省向东北的移民,移民主要来源于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根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东北总人口是71万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34%。1849年全国总人口增长到41298万人,东北人口增加到290万人,人口比重上升到0.70%。1885年全国人口达42100万人,东北人口骤增到45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东北人口从1767—1885年的114年间,人口增长近6倍。”[1]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灾害频繁,华北地区大量移民也向东北迁徙,造成东北地区的移民急剧增长,“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33年仅22年间,东北的人口从1842万人增至2912万人。”[1]从历史上看,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靠民族融合,而促进民族融合的关键是移民,所以华北各省向东北的移民对促进东北的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人是传播文化的最主要载体,所以,在不知不觉中,移民也在传播着文化。

清入关以后,满族主体以北京为中心,从东北迁到华北,满族文化在汉族文化的包围下,不可避免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东北,满族贵族为保持“纯正”的龙兴之地,曾一度采取高压政策,禁止关内向东北移民,但禁令却不能凑效,“闯关东”者屡禁不止,咸丰年间,清廷不得不开禁。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自我禁锢的系统,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集成,其中,满族、汉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满族、汉族文化冲突突出表现在民族意识和生活习惯上,清入关后,一方面,清统治者通过大兴文字狱和重修文献典籍来淡化汉族的民族意识,以使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受到禁锢,使他们只能专心从事学术上的考据研究。同时,强制汉族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以使汉族人在生活习俗上满族化;另一方面,清统治者又主动学习汉族的文化,如重视汉家经世谋略,仿效汉制建设国家政权,并把许多汉族的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文学、伦理等书籍被翻译成满族文字,所以,从整体上看,满族和汉族文化经历了一个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东北原来的土著居民以满族为主体,也有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而民族的文化交流主要在满、汉之间进行。清代以来,山东、河北、河南的民众移民到东北后,和当地的东北居民杂居在一起,在长期的生活中,东北原来的土著居民和华北汉族之间相互通婚,文化上互通有无,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使汉族与满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长期的满族与汉族杂居共处的过程中,满族固有的社会文化传统逐渐受到汉族社会文化的“侵蚀”,很多满族人对满族的文字、语言逐渐淡漠,取而代之的是欣赏汉族的文化,并学会了汉族的语言,还习惯了汉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族人开始大规模融入汉族,有的满族人改为汉姓,有的满族人放弃自己的身份,进一步加强了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融合,使华北汉族不再把满族作为异己者加以排斥,东北民众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归属感的意识逐渐增强。

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与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形成较早,但古代的中华民族还不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一词是由历史悠久的“中华”一词和近代以来由西方传入的“民族”一词相互结合而成的。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观念也逐渐传入我国,并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是梁启超,1902年,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2]而“中华民族”的观念被各族人民普遍认同,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大华研究员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阶段,五四前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得到发展,九一八事变后,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3]

虽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在是否“排满”的问题上有分歧,但随着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加深,“排满”的声音也越来越小,到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先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曾经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改变为“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的建国方针,其中五族指的就是“汉、满、蒙、回、藏”,“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4]这里把满族放在了仅次于汉族的位次,说明了孙中山先生思想观念的转化,并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写进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五族共和”、“五族平等”作为建国方针,对“中华民族”观念的确定和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国民对“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归属感增强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到了外族的残酷侵略,东北人民的遭遇和奋起反抗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同情,关内民众对东北民众的“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认可度已经提升,并不仅仅把其视为满族的后裔。“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观念的增强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赵正平在1932年的《复兴月刊》上发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考察》一文,写道,“自辛亥年起,五族一家,同站在中华民国主人翁方面,然在辛亥年以前,所谓民族,不能不以汉族为主体。”[5]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得到了发展,而正因时代的需要,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也和反对帝国主义、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东北沦陷后,日本企图通过野蛮的高压政策彻底把中国东北殖民地化、日本化。对此,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有警觉的,“日本用一种野蛮的高压政策和蒙蔽的宣传政策,使我们三千万的同胞渐渐与内地隔离。同时又用文化与语言的侵略政策,来消减东北同胞对于中国的观念。假若常此遷延,不谋拯救之策,十余年后,东北同胞,恐不复知有中国矣。”[6]更让作者忧虑的是,与此同时,内地的民众也恐怕忘掉东北沦陷的事情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名言。十数年后,不但东北民众的‘心死’,就是内地的同胞,也恐怕忘记‘东北沦陷’的事情了。”[6]对此,作者呼吁,“我们敢代表东北三千万民众,向全国国人呼吁,我们要打成一片,努力苦干,肩负着复兴民族的任务,担当着收复东北的重责。行见黑水白山,重归中华版图,三千万苦难同胞,再立于青天旗下。”[6]因日本是把东北作为一个整体来侵略的,并没有因东北民众是汉族、满族、蒙古族抑或是其他民族的差异而放弃侵略,更确切的说,是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侵略的,这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强化了中国人的“我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意识,而这种“中华民族”意识的强化对增强东北民众为中华民族而战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区别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中共满洲省委在9月19日、9月20日相继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宜言》,9月22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宣言和决议揭露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和本质,并号召中国民众抗日救国。中国人民在东北的抗日武装,主要包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其中,东北抗日义勇军以原东北军为基础,还包括农民、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群众,人数发展迅速,“到1932年夏季,抗日义勇军已达30余万人。”[7]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1932年先后在各地创建红军游击队,“到1937年11月共建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到第十一军,总兵力达到3万余人。”[8]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对增强东北民众的抗战信心起了巨大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日本用其强大的高压政策企图使中国东北殖民地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几千年来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随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并高涨,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性与日本的殖民性进行了有力的搏击,在此博弈中,尽管日本的殖民性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隐蔽性,但终归抵挡不住几千年传承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对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使东北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心态逐渐向着积极抗战心态的民族性转化,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王胜金.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兼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的移民侵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C].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郑大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J].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2013(8).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赵正平.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之史的观察暴[J].复兴月刊,1932(1).

[6]李鸣雷.东北民众几种心理的分析[J].黑白半月刊,1934(6).

[7]温永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J].社会科学辑刊,1988(3).

[8]李鸿文.东北抗日联军(下)[N].人民日报,1985-01-14.

K264.1

A

1006-0049-(2016)18-0021-02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4AZS002)。

**作者简介:黄巍(1977-),女,满族,辽宁丹东人,历史学博士,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民族主义满族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围绕东北工作主导权的博弈——以张学良、齐世英为中心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九一八事变”后学人对甲午战争的探究热潮(1931—1945)——基于学术心态的考察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