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2016-02-05 17:31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院校

陈 垚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陈垚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本文将从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专业能力、就业期望、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学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和对策,促进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

高职教育;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而扩招以来,尤其是“艺考热”的逐渐升温,对于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更大挑战。毕业生数量的剧增,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就业能力问题,都成为制约就业率的关键。

一、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就业率低于签约率,自由职业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由于艺术类毕业生群体的特殊性,其对职业的态度多崇尚自由,对个性的追求,对理想的执着,使其不愿意受制于某一单位,更有部分毕业生选择放弃单位录用。有些毕业生在发挥自我专业优势上,以兼职或创业来满足工作的灵活性。同时,在选择自由职业的学生比例调查中有递增趋向。

(二)对行业分工过于集中,就业面拓宽不足。由于高职艺术类专业职业性强,与其他行业相比,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以音乐艺术单位、广告装饰,以及文化传播公司等行业为主,由于专业局限性,对口口径小,就业面相对狭窄,也给艺术类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门槛。

(三)对就业地的选择性较强,多偏重于经济发达区域。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多从事文艺事业,而文化又与经济发展相关联,通常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较好,也会增大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量,从而对艺术类毕业生的吸引力就很强。据调查,高职艺术类毕业生选择省会城市、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比重较大,而对于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就业人数相对较小。

二、制约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方面

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仅艺术类毕业生,其它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从社会视角来看,造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主要与就业政策的脱节有关。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些鼓励就业、创业的政策,但在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实际时却陷入矛盾。现实生活中,高职艺术类毕业生不得不面对不平等待遇,在招聘、岗位实习等环节遭受歧视对待,甚至单位利用政策漏洞来减少高职毕业生应有的优惠条件,加剧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政府方面

就业问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式关系紧密,而经济发展水平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影响较大,经济发展越好的地方,对艺术类人才需求增加,就业环境相对容易,城乡经济、地区经济差异化带来的艺术类毕业生供需失衡问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人才出现供给压力增大,供需矛盾加剧。同时,在就业政策导向上,政府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自主择业拓宽了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然而,在就业配套政策及措施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城市艺术类毕业生需求反而增加,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尽管也出台了鼓励政策,但因地域就业政策差异性,高职艺术类毕业生主动走向基层的积极性不高。

(三)学校方面

从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来看,不仅仅是毕业生间的竞争,更是艺术类院校之间的竞争。由于地区教育政策的偏差,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缺乏与市场对接,再加之不同城市、中小学、艺术类教育机构对教师岗位的饱和,无形中增加了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艺术教育模式改革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进程中,更应该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及时了解和调查社会岗位需求,优化和调整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适应社会人才发展需求,让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当前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实效性,一方面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缺失,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工作滞后,效果不明显,缺乏实用性。

三、改善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从社会层面来构设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人才市场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渠道,优化人才市场建设,连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形成双方供求关系,特别是对就业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完善人才市场配置监督机制,加大对艺术人才市场的培育,增强艺术类毕业生规范化、信息化、法制化就业环境。同时,鼓励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从就业环境多元化上,为艺术类毕业生搭建灵活的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如构建信息化人才信息网络平台,通过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完善自由职业法规,推进艺术类毕业生自由职业市场健康发展;规范人才中介服务,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

(二)从政府层面来构筑社会就业支撑体系

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上存在差异性,政府要在毕业生就业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构建多元化、良性互动的就业支撑体系。结合各省地区艺术类人才院校实际,优化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从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生源素质等方面合理优化学科专业;加大地方高职艺术类院校的政策倾斜,重点培育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艺术类院校,通过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优化学科教育结构,强化人才培育模式创新,推进艺术类毕业生人才机制改革;政府在高职艺术类院校就业环境上要强化干预,打破地区保护主义,制定艺术类人才流动优惠政策,从用人单位监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中保障艺术类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三)从学校层面构建提升就业率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学校层面上应该着力从科学发展观上,优化艺术类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就业、创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上,拓宽专业口径,既要关注专业能力,还要从课程设置上,增加求职竞争力课程,如增设或删减部分不实用的课程,从学生专业素质、兴趣、爱好上增强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从课堂讲授、教师示范、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等方式上,优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尤其是与用人单位开展就业实习基地,以校企共建来推动艺术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1]姜宇国.论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培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2]李梦玲.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J].美术大观,2014(04).

G717.38

A

1006-0049-(2016)18-0144-01

猜你喜欢
艺术类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