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爱历元年》主旨的理解

2016-02-05 17:31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喜子婚姻爱情

胡 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浅谈对《爱历元年》主旨的理解

胡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爱历元年》是王跃文的作品,作品记述了孙离与喜子两人由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各自出轨、回归婚姻的故事,其中也穿插了孙离与喜子身边的人和事,作者用细腻真实的笔法表现了现代人的婚姻、生活状况和社会大环境。

《爱历元年》;回归自然;爱情婚姻;社会弊病

一、表达对自然的回归和向往

孙离的弟弟孙却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老板,在外人看来风风光光,实际上却需要混迹于官场和商场,逢人作揖。过年过节的时候需要四处给老板送礼,这样才能拿到项目。虽然发了财,但是需要四处应酬,长期喝酒导致身患胃癌,差点性命难保。这里表现了现实中人们生活的艰辛不易。文中有几次出现跳楼的情景,也反映了现代人内心苦闷、精神空虚的特征。现代人跳楼自杀事件日渐频繁,也是生活所逼,精神空虚所致。孙却最后抛弃名利驾车去乡下体验生活,最后退出商场,决定后半生教书、陪父母、陪伴老婆孩子,回归简单的乡村生活,这体现了作者内心回归自然、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作者看来,当今社会的人们往往被名利迷乱了双眼,为了买房、买车、更好的物质生活,拼命努力挣钱,但是在全身心为利益拼搏的时候也失去了很多,比如与家人的相聚、身体的健康、精神的自由。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今天,整个国家似乎都太浮躁了。人生的意义不止是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或许在平静的乡村义务支教,一家人过着简单地生活会更加的幸福。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此外,在文中李樵有对老公馆被拆迁表示可惜,现代城市化建设非常快,但是对历史的保留和自然的回归是现代人不能回避的话题。通过喜子、孙却、李樵几个人话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独的个体,还是一个家庭,还是一座城市或许适度的回归自然也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二、表现现代人的爱情婚姻状况

孙离和喜子的爱情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人都是普通的中学老师,在同一所学校里两人慢慢相互产生好感,之后很自然的结婚生子,抚养小孩。中途的插曲是喜子为了更好的生活,选择了读研读博,两人的隔阂也渐渐产生。先后是喜子和谢湘安出轨,孙离和李樵出轨,最后两人又回归婚姻。现实中的婚姻大多也是这样,由开始的互相爱慕、甜蜜到慢慢开始冷淡,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最后逐渐没有了最初的心动、激情澎湃,回归到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这不仅仅是孙离和喜子的婚姻生活,也是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的缩影。孙离在领到结婚证的第一天就表现了对婚姻的厌恶,他甚至认为结婚照就像遗照,或许在一开始就暗示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如黑白照片般沉闷无趣。李樵也对孙离说,爱是世上最无力的字。她选择离开孙离,或许是也看透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爱情婚姻的命运。作品的标题是爱历元年,爱情是有期限的,虽然文章最后说经过几十年后,他们的爱历还是元年,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期望。尽管作者说两人的爱历才是元年,但小说的结尾孙离仍忘不了李樵,喜子也忘不了小安子。两人的内心各自装着另一个人,各自伪装,只为保持平静的婚姻生活。又如叶子和马波的婚姻,叶子从婚前算计到离婚,离婚后又想算计复婚,如果婚姻中处处包含着加减乘除,又有何滋味和温情?真正美好的婚姻生活应该是夫唱妇随,相互信任,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地爱着对方,无论岁月变迁,无论人事变化,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但是小说中没有体现这种温暖与感动,反而体现的是对婚姻的失望和无可奈何。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很多事情都会改变,正如孙离和喜子的感情以及其中的小插曲,属于爱情最美好的回忆或许只在爱历元年,并非永远能保持最初的美好。书中李樵唱了两首歌,一首是贺绿汀的歌,这首歌反映了只有时光流逝,风景依旧,但物是人非。另一首是京剧,《锁麟囊》里薛湘灵的《春秋亭》,这也隐含了作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古人有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就道明了此中的道理。得不到的终究是最好的,得到了便不会好好珍惜,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不过虽然没有了最初的爱情的甜蜜,经过岁月的磨砺,爱情或许化为了亲情或者比爱情更持久的信任和包容。本书的结局并未有伤感,或许是作者对此的释然。

仔细分析一下孙离和喜子之间的婚姻,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孙离会背叛喜子,喜欢上李樵,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孙离和喜子的个性和价值观不一样。孙离是一个有想法、渴望自由、没有名利追求的中学语文老师,渴望当一名作家。喜子不一样,她是一个有野心、有事业心的女性,她抱怨命运不好,分配到中学当老师,渴望在大城市发展,为了离开小县城,她竭尽全力考研、考博。为此她可以不顾与儿子丈夫分离,她的眼里或许利超过了情。正如文中所暗示的,孙离和喜子是一对不合时宜的人,结婚后各自挑对方的毛病,争吵不断。再来看看李樵,她在复旦大学读本科,北京大学读硕士,但是她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哗热闹,她选择回归故土,回到故乡苍市。可以说,李樵和孙离都是热爱故土,没有太强功利心,内心纯粹,向往宁静平淡的生活的人。第二,孙离和喜子的爱情更多是情欲之爱,没有稳固的感情基础。文中写到孙离是自从那天看到喜子嫩红的耳廓,就开始邀她饭后散步,他喜欢喜子的耳廓、唇线,从额角到下巴的神奇轮廓。喜子谈到自己和孙离谈恋爱,只觉得男女必须成家,必须生儿育女,就像上学必须交作业似的。或许一开始两人之间就没有爱情,没有爱情就糊里糊涂成就的婚姻出现问题就再正常不过了。孙离喜欢兰花,有时通宵想如何找一个种兰草的花盆,甚至夜里还跑到河滩去找石头做花盆,每次出门,宁愿绕道也去看看西街一户人家的兰花。他向往一个如兰花般的美人,巧合的是孙离与李樵的第一次见面,李樵的右膀后面,放着一盆兰花。孙离喜欢李樵的眼睛,喜欢她如兰花般的安静。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孙离和李樵更多的或许是心灵上的心心相惜。第三,孙离和喜子之间缺乏信任。喜子在外面读书时听到孙离的桃色新闻时,首先是不相信他。最后小英意外被江陀子挖死,喜子听孙离说江陀子是小英的儿子,她居然还在怀疑江陀子是不是孙离的孩

子。可以说,喜子对孙离一直是不信任的。喜子和谢湘安单独去欧洲旅行这个事,在孙离的心里也是存在芥蒂的。两人的婚姻充满猜忌和不信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三、作品揭露了现代社会的弊病

小说一开始通过“光头事件”就讲了病态的社会,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经济大肆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老校长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床位却一位难求,还是找到孙离的帮忙才能如愿治病。这里表现了老百姓看病不易。孙离和李樵去吃饭,谈论到人们喝的水,吃的蔬菜都有重金属污染,但是媒体却不能报道,表现了现代社会重点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影响,甚至毫不知情。李樵作为媒体人,也亲自坦白了媒体作为政府的口舌的腐败,即使有很多事情需要被群众了解,但上面打了招呼,不准报道。陈院长的儿子喝酒开车撞死人,与周书记权权交易。孙却在外面接包工程,逢年过节需要四处送礼走关系;学校同样如此,不送礼孩子在学校就不被待见;甚至是最清净的庙宇之地也少不了金钱利益。此外,还有拆迁、政协人大选举、上访等焦点问题处处反映了社会不公平之处。书中最深刻反映的是弱势群体的悲惨遭遇。最有代表性的是江陀子一家的不幸,江陀子的母亲因为自己的亲哥哥重利轻义,让她随意嫁了人。江陀子的父亲因为与城管争执被抓进监狱。江陀子母亲为了生存给人守着拆迁的房子,因为房子被强拆而不幸死亡,江陀子因为现实所迫承担了所有的责任甘愿入狱。江陀子一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的缩影,没有权利,没有发言权,没有经济实力,卑微地生存着,而在残酷的现实下,竟连卑微生存的权利都没有。王跃文在谈到《爱历元年》的创作时说,“当社会被某些辨识不清的洪流裹挟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貌似向前奔跑的时候,我愿意选择慢下来,停下来,甚至往回走,看看那些狂奔的人丢失了什么。”“我想通过一些鸡毛蒜皮、鸡零狗杂的事情的描写,回望中国二三十年突进与逡巡的过程,停下来做一些思考。”在功利化的社会,出现的问题也太多太多,作者表现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种种不合理的事实,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

综观这部小说,优点还是很突出的。全文叙事比较流畅平淡,从孙离和喜子的故事入手,穿插了两人身边的一些人物的故事,以点串线,以线画面,层层深入。并且文章的笔法非常细腻,写平常人家的平常事,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尤为突出的是揭露了底层人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时弊。

不过,小说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书中反映了作者的一些主观臆想,不符合现状,结尾略显仓促。全文共48章,前面13章大致写孙离和喜子的爱慕相好、结婚生子、喜子读研读博的历程,中间有16章写孙离和喜子各自出轨的经过,中间只用了3章写孙离和李樵分手,谢湘安和喜子分手,后面的15章却写了喜子接大山子过来住、刘元明生病、叶子和马波离婚、孙却动手术、孙离和喜子得知抱错孩子,亲生儿子患重病、亦赤离家出走、江陀子把英子挖死等复杂事件,最后一章又回归大团圆的结局太显仓促,理由都不太合理。其次,或许是考虑到一些现实原因,揭露社会时弊不够深入,只通过一些故事顺带一提。整体来看,文章略显平淡,思想意义不够深刻。

[1]王跃文.爱历元年[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2]王跃文.倘若没有文学,活得没有意义——答《羊城晚报》[N].羊城晚报,2015-03-30.

I207.42

A

1006-0049-(2016)18-0194-02

猜你喜欢
喜子婚姻爱情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大青山的鸬鸬
阿贵的女人
阿贵的女人
喝酒为啥不喊我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