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里邂逅孤独
——浅析《挪威的森林》

2016-02-05 17:31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直子渡边村上春树

赵 书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森林里邂逅孤独

——浅析《挪威的森林》

赵书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挪威的森林》热销至今,吸引读者的除了故事本身外,小说深层的孤独之感更是广大读者产生共鸣的原因。本文从渡边、直子、绿子三位人物入手,分析他们带有各自特点的孤独感以及应对态度。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村上春树的写作心境与处世态度。

渡边;直子;绿子;孤独;现实;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通过三十七岁的“我”,听到波音747客机着陆时播放的背景音乐,从而回忆起自己的青春,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娓娓讲述了二十年前的故事。主人公渡边,十八岁时经历了好朋友木月的自杀事件后,高中毕业去东京念大学。在东京,渡边邂逅了木月生前的女朋友直子,并且对其产生情愫。而在直子入住疗养院期间,活泼的绿子给渡边无聊的生活带来了生机。渡边在爱着直子的同时,也爱上了绿子。小说主要讲述了渡边与直子、绿子两位女生之间的情感纠葛,中间穿插了敢死队、永泽、初美和玲子等人的事迹。乍一看《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关乎青春和恋爱的小说,但小说深层夹杂的孤独感,也是发人深省的。

一、渡边:在孤独中矛盾

由于好朋友木月的死亡,使得渡边无法确定自己在周围世界里的位置,也无法把握和理解生死的界限。他只好换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并对任何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自己变得孤独、冷漠、无所谓,用这些来对抗迷茫。渡边没有太多的朋友,对大学所读的课程毫无触动,宿舍里的交往不咸不淡,也不热衷于当时的学生运动。书中多次提到渡边感觉自己如坠雾中,有一团恍若薄雾状的东西残留在他的生活里。他虽然生活在真实的环境里,但却不愿与外界发生太多联系。

渡边的孤独和迷茫是因为他理不清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木月和直子代表着渡边的过去,木月的自杀让他想摆脱这段痛苦的记忆,爱上直子又让他切不断与过去的联系。而绿子对渡边来说意味着现在,绿子的活泼大胆都让他感到新奇,给他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但他对绿子的感情却摇摆不定。他爱绿子,却又怕伤害直子,他想把握现在重新开始,又痴迷于过去的美好。渡边一直悬浮于过去和现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也发现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这些让他感到困惑与迷惘。最后,渡边的这种孤独矛盾心理以直子的自杀结束。他用很长时间的旅行来消磨自己,试图摆脱过去的痛楚。在小说结尾处,渡边给绿子打了电话,决定勇敢地摆脱过去。可是当绿子问他在哪里时,渡边又发出了“我在哪里”的诘问。

二、直子:在孤独中消逝

直子在小说中是如梦如幻的存在,给人淡淡的感觉。由于先后经历姐姐的离世和男朋友的自杀,使得直子对世界的抵触越来越深,病态的心理越来越严重。直子爱木月不单单是因为二人青梅竹马,也是因为木月与她拥有共同的气质。两人都惧怕接触社会,觉得成长是一种艰辛的偿还,只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木月的离世让直子措手不及,因为她没有了同类,这种孤单的感觉给她带来深深的畏惧感。即便直子试图与渡边交往,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直子与渡边发生关系,是她的第一次尝试,但失败了,于是她躲进了与世隔绝的阿美寮疗养院。渡边第一次去探访之后,她的病情出现了恶化,第二次探访没过多久,直子自杀。直子与渡边的关系意味着直子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每进一步,都会给她造成打击。直子排斥外部世界的这种反应有自我缺失的原因,也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她因为难以与社会沟通,选择吊死在与社会相隔绝的森林之中,在孤独中死去。

三、绿子:在孤独中乐观

绿子是这部小说里唯一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磨难的人,但绿子的生活并不轻松。母亲早逝,姐姐迷于恋爱,父亲长期住院。上课的同时,她还要经营书店,操持家务,照顾父亲。但这些在乐观的绿子眼里,都不是问题。她的孤独在于找不到懂自己的男朋友,不能谈一场百分百恋爱。与渡边的交往中,她多次表达自己孤单得要命,以及前男友不懂自己。可见这位外表坚强的女孩内心深处,其实承载着很多青春成长的痛楚。但她永远带着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像直子选择逃避,也不像渡边矛盾纠结,而是想方设法去适应弱肉强食的社会。绿子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让渡边感受到了生活的善意,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意义。绿子的生机勃勃掩盖了她内心的孤独,赋予小说以生存的希望。

即便村上春树一再强调《挪威的森林》是青春恋爱小说,但作品深层的孤独感是深刻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正值青春年华,应当无忧无虑地享受曼妙多彩的生活,但他们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消极处理方式发人深思。《挪威的森林》写于1987年,二战后的日本虽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欲的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失衡。人与人之间交流甚少,青少年的苦闷无处排解,心理距离拉大,甚至惧怕与社会联系和交流。对于未谙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孤独和无奈直击他们的灵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又泛滥着所谓理性主义的暴虐和呐喊,甲壳虫和嬉皮士标榜着另类的拒绝和反抗,混乱的价值观和纯洁的理想交错在一起,村上把故事置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其实是让小说中的人物代替自己来诉说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村上春树曾说,“我生长在冷战时代,所以极端地说,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自然地受到了影响。”村上春树同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孤独愤懑,产生孤独感的根源在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而这种孤独感又恰恰是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无言反抗,是梦想世界无法实现的失落,是两个世界都无法彻底融入的迷失。

现实生活中的村上春树虽然是作家,却很少与文坛打交道,不属于任何作协组织,不喜欢抛头露面。或许,村上春树跟渡边一样,用看似消极的生活态度来捍卫自己的生活,用温和的抗议姿态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对。村上选择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对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孤独也一并接受,毫不抱怨,且秉持了把玩和欣赏的心态乐享其中。正如小说中绿子所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雷世文著.相约挪威的森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赵丽萍.孤独的普遍存在——评挪威的森林[J].剑南文学,2012,04:38.

[4]王玉莲.悬浮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谈《挪威的森林》主人公的生存状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34-37.

I313

A

1006-0049-(2016)18-0241-01

猜你喜欢
直子渡边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Two-point model analysis of SOL plasma in EAST
环游世界的梦
挪威的森林第06章 绿茵藏艳(38)
挪威的森林第06章 绿茵藏艳(16)
挪威的森林第03章 黑暗中的裸体(2)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