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援藏干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2016-02-05 23:11
中国医院 2016年3期
关键词:西藏心理健康干部

■ 刘 勇

对援藏干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 刘 勇①

援藏干部 心理健康教育

援藏工作为西藏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以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期援藏工作实际为依据,在对援藏干部基本情况、出发前准备、心理调节方法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援藏干部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工作提出建议。

Author's address:Beijing Hospital, No.1, Dahua Road, Dongdan, Beijing, 100730, PRC

对于援藏干部实行的“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针已实施多年,为西藏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搞好民族团结、改善藏区人民生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无论是对干部选拔、培训,还是落实待遇政策、及时体检、满足生活需要等都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方法和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援藏干部的积极性。本文以笔者参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期援藏工作实际为依据,就如何加强援藏干部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工作提出建议。

1 基本情况

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期援藏干部共有274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30-50岁,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领导经验、年富力强的处级以上干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层层选拔和考查,这些同志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知识结构以及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都是合格称职的优秀人才。

1.1 培训

行前,中组部专门组织了对援藏干部的培训工作,内容涉及国家政策、区情介绍等,使大家了解西藏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了解党的藏区政策,了解自己的使命,使大家把援藏工作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当作一种神圣职责和应尽义务,全力以赴为西藏发展做贡献。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的健康发展和西藏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通过培训和学习,大家的政治热情和工作情绪高涨,为赴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保证了大家的心理健康。

1.2 准备

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比较艰苦,与北京相比生活条件较差。其恶劣气候主要表现为低压、缺氧、寒冷、干燥、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容易产生高原适应不全症。为了防止头痛、脑胀、恶心、失眠等高原病的发生,援藏干部在入藏前接受了宣传教育,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进行了适当的休整,适当服用了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在饮食、睡眠等各方面也都充分注意。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做好了适应高原、战胜高原的准备。由于准备充分,入藏以后,绝大多数人很快就适应了西藏的生活环境,很快投入了工作。个别人虽有不适,但很快也就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应情况,没有人因此而影响工作。

1.3 心理调节

告别北京、告别亲人,千里迢迢来到西藏,换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尤其是初来乍到,对环境很不适应的情况下,心理方面就会出现变化和情绪不稳定,需要有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最明显的是个别人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调整援藏干部的心态,使之尽快适应环境就成了当务之急。

1.3.1 上级关心。自治区各级领导对援藏干部的情况了如指掌,从各方面对援藏干部给予了充分地关心和帮助,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及时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组织不同的兴趣小组和活动,邀请援藏干部积极参与。使大家很快与当地干部打成一片,积极开展了各自的工作。

1.3.2 同志互爱。援藏干部之间体现了团结互助、关怀友谊的“五湖四海”精神,大家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通过微信群聊天、谈心交流、互相鼓励、交流体会等各种方式,相互解压,调节身心。由于大家都是事业心较强的中青年干部,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比较高,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精神突出,因此很快调整了心态,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各自岗位上了。

2 加强援藏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援藏干部长期处于西藏政治、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所处的工作环境、自然环境是比较艰苦的,他们所担负的任务也是很重的,既要注重生产,不断提高科技生产力水平,千方百计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包括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又要维持边疆稳定,巩固民族团结,和分裂主义、恐怖势力进行斗争。许多人生病并非全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心态所导致。比如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为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体魄,就迫切需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保证措施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教育和保健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这番话说明,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身体、心理都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该组织还对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意志健全,行为协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并认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变化、贫困和老化。援藏干部绝大多数的个人素质、心理素质都是很高的,但由于工作的艰苦程度,需要协调的方方面面比原先要更加复杂,生活条件比原来要差一些,加之对家中亲人的思念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情绪的波动,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个性原因,工作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等。加之高原气候等原因影响,有人出现了睡眠质量不高、身体乏力,工作精力不够集中等问题。这些都要靠心理教育和调节来解决,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可操作性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思路。

援藏干部的心理健康是完成各项援藏任务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完成西藏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使援藏干部真正树立“一次援藏,终身援藏”的坚强信念,为西藏腾飞和中国梦早日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3 加强援藏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报告把心理健康问题提到如此高度,对援藏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将援藏干部的心理教育纳入管理工作体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经常对援藏干部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调查、教育和疏导工作,摸清援藏干部的思想脉落和心理变化,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和解决。

(2) 将援藏干部的心理测评纳入干部业绩、政绩考核,把心理测评作为一个分项来要求和考核,把心理健康作为心理素质考核和重要内容。

(3) 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它作为稳定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干部身心健康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综上所述,有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加强援藏干部的心理健康和保健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援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援藏干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我们要认真探索,积极实践,为更好发挥援藏干部的作用,为西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平昭,武凤玉,徐虹,等.援疆援藏干部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2):919-920.

刘 勇:北京医院保健医疗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E-mail:liuyong71@163.com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ibet cadres

LIU Yong//Chinese Hospitals.-2016,20(3):50-51

Tibet cadr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ibet targeted aid plays important role on Tibe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7th Tibet target aid of centr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situation, preparatory work and mental health of Tibet cadr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care of Tibet cadres are presented.

①北京医院,100730 北京东单大华路1号

2015-08-30](责任编辑 鲍文琦)

猜你喜欢
西藏心理健康干部
都是西藏的“错”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