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文化产业政策调整中的角色扮演

2016-02-05 17:31姜金华
山西青年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政府

姜金华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000



政府在文化产业政策调整中的角色扮演

姜金华*

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300000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无可避免的要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而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在经济瓶颈期转型后的重要支柱行业和创汇行业,在对外出口和抵御外国文化渗透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文化产业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的大背景下,却无法进行扩张性的文化产业调整,甚至可以说在文化输出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是与子文化的日韩文化相比,更相距甚远。所以,调整文化产业政策,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早已变成政府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方向上进行调整,出口转型,在应对国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攻击中做出正确抉择。以及相应的硬件条件的落实才能让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文化;文化产业;产业政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过了三十年,经济也从超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高速增长。在中国政府主动为经济降速的背后,是面临产业调整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所必须作出的抉择。而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力后最需要进行调整的方面,自然需要从政策着手。才能实现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目标。

一、文化的概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在越来越人文化的社会里被包装打造成巩固甚至发展国民经济作用而提出的一个较为贴切的概括。它较为全面而精辟的概括出了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在二十一世纪国家新一轮战略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文化是一种“文明”“文治”“教化”的代名词,在封建时代,其甚至一度沦为统治者统治国民的一种制度,工具的代名词。就现代观念而来,文化应该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生涯中,人们发现,文化更偏向于精神财富。相对而言,狭义的文化定义是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财富,后来“文化”的概念被引申成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二、文化产业政策的历史性演化

同样,文化产业政策是指操作文化产业事物发展的原则,管理与财政预算有关的实践和步骤。当中国文化产业经历了从雏形”到“延伸”的演变的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文化产业兴起阶段,(政府在这一阶段主要因为受体制,制度限制而以管制为主,根本放不开体制内的文化产业。)。其中,较为重要,也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当属1987年,由文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这一文化政策的出台,因其太具时间标志性而被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指定的方向标式存在。然后,中国文化产业又经历了文化扩张阶段。接着,迎来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第三春,即所谓的“第三阶段”是指2003年至今,我国针对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尤其是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显示出的蓬勃活力,而做出的“扩张性”支持政策,将文化产业的保护与扶持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此,国家所做的努力有“2005年,中宣委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和同时出台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三、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孤立性的表现

(一)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较为被动

尽管其出台了“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甚至在第二条政策中,政府主体详尽提出了控制企业数量等事无巨细的策略、“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即在保持发达地区产业优势以外,更要倾斜性的扶持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中国三十年的文化产业发展,其政策改革弊端却日益凸现出来。我国推出的文化产业改革策略更多的是一种被迫情景下而进行的自救行为。比如第一波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明显带有“计划性”的色彩。而其“管文化”的主导方针更像是一种防止文化无方向发展的“死灰复燃”,怕其最终“影响到国家政权”而进行的改革。这种改革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官僚体制”的通病。无法将真正的“市场机制的刺激作用发挥到激活文化活力当中”

(二)政策改革忽视文化产业的外向性

我国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直以“革新国内,闭塞寰球”的姿态张扬着自我的价值灌输和为社会主义文化打地基。即主张精简机构,将文化单位放权,并将其有意识的向企业方向引导。这本无可厚非,但面对着日韩文化席卷亚洲的洪水猛兽般的气势,尤其是韩国文化产业,产品出口的巨大压力,中国这种“压内让外”的手段绝对不可能为中国文化输出起到任何起码性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崛起之路必然离不开其国际化。正如著名学者金文卿所说:“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它必须在国际文化舞台展示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并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发展壮大自己。”

(三)政策制定忽视市场效应和文化产业政策单打独斗

中国只注重单位机构内进行的小范围的文化产业改革,而无法将机制内的改革和市场趋向性改革放到一起,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自身无法正确估计文化产业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以韩国为例,韩国则充分发挥了“倚仗汉学,儒学充分渗透的方式,形成了以韩剧为骨架,以韩国娱乐产业星势力为主脉络,从而达到用软产品做排头兵,用韩国现代汽车,三

星,LG等大型标志性产品占领中国甚至亚洲市场的目的”。而中国政府以至于整个群众层面对韩流一直采取既抵触又迎合的病态心理。韩流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其意义应该是在对韩流文化进行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借鉴吸收甚至超越。而这种流行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和韩国的文化是可以相融的,既然有了互相的向往,就不要放弃这个交流的机会。”

众所周知,中国在倚靠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占有绝大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无法做到完全产业化。学者王晓坤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四、政府在文化产业调整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由被动出台到主动应对

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应做到主动出击,而非是在受到外部压力后进行还击所做出的决策行为。其实,各国政府在其五年、十年规划的发展契机下都会有相应的文化政策的出台。而这种政策的制定应该从最初的规划开始,政府就要有步骤的介入,从设计推广,征询到介入等过程都要政府操刀,也只有政府在政策上把握方向性,才能规避文化渗透的国家安全危机行为。而政府最应该做到的就是将之前提到的“计划性指令”,“管文化”等方式变为一种主动行为。要从思想上杜绝认为:文化产业改革就是改制度,就会“影响到国家政权”。所以,还需要去掉这种“官僚体制”的通病,以真正激活文化活力。

(二)政府应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想要真正从本本主义走向实践主义,就需要突破国内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地缘突破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要实现创汇创收创影响力,就需要实施科学发展战略。只有将中华文化与市场化进行捆绑销售,通过全球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倒逼机制,才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事业产业化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存在机制。但要注意,在完善自身文化和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要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发展系统。这就需要中国的文化产业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同时,突破国内市场的瓶颈,走出国内,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化之路打通关键脉络。

(三)政策制定要注重市场化和文化产业政策商业化

众所周知,中日韩三国文化的发展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东亚文化的内敛性根源于中国,但政府不应将内敛作为无法开发国际市场的挡箭牌。也不应该将文化产业简单化,正是韩流文化的兴起才促成了韩国经纪品牌的强势发展。而政府不仅需要提供顾问性的建议,更需要从资金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来实现文化产业价值最大化。如政府要将文化产业资本准入制度化和法律化,才能实现产业市场的公平公开。但这些政策的制定,势必会触及国内既得利益者,但改革的阵痛不应避免,锐意进取,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大战略崛起。

五、结束语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依然存在不足,或者显示出与当今的文化市场不相左的一面。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已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中国拥有最根源最纯正的远东文化,但文化依然做不到完全的产业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化硬实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更要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质的飞跃和走向世界。

[1]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73.

[2]董萃.文化的冲突与认同——“韩流”背后的跨文化意蕴[J].艺术广角,2006(3):32.

[3]单增.德国美术教育理念:以柏林艺术大学为例,清华美术(卷3)[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4]詹小洪.告诉你真实的韩国[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

姜金华,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D630;F592

A

1006-0049-(2016)18-0075-0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政策政府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