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的高校“网络一代”信息行为调查研究

2016-02-05 07:29郑州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信息

(郑州大学图书馆)

基于认知心理的高校“网络一代”信息行为调查研究

李亚梅(郑州大学图书馆)

在对我国“网络一代”及信息行为界定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和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分析“网络一代”认知心理特征,提出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

高校;“网络一代”;认知心理特征;信息行为;信息服务

1 “网络一代”及信息行为的界定

“网络一代”也被称为“Y一代”、“I一代”、“千禧一代”等,是指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在美国,习惯从代际特征角度来探讨青年价值观念及发展特点,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称谓,如婴儿潮一代、X一代,认为个体出生并成长在特定时期会对个体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2001年初,美国作家布鲁斯·图根(Bruce Tulgan)和卡罗琳·马丁(Carolyn A.Martin)的著作《管理Y一代》问世,将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称为Y一代。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行为的研究日渐增长,集中围绕信息行为的认知理论、信息行为的社会理论、信息行为的综合理论等三个方面。[3]主要基于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以认知科学为导向,集中研究信息行为动机、能力、学习、环境、情景之间的交互关系。

对信息行为的界定有多种观点,一种理解认为信息行为是主体为了支配某一特定的信息需求(如,科研、生产、管理等活动中的信息需求),在外部作用刺激下表现出来的获取、查询、交流、传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行为,[4]如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持下,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选择、交流、发布的活动,[5]强调信息的动态获取;另一种理解认为信息行为是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条件作出的反映,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基础上,历经信息查寻、选择、搜集各过程,并为用户吸收、纳入用户思想库的连续、动态、逐步深入的过程,如明确信息需求实质、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等,[6]强调信息的整合与影响。无论何种理解,信息行为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一定的信息获取活动;得到一定的信息获取结果等特点。

2 “网络一代”认知心理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三个世界:外在日常生活的世界、知识世界和内在心灵世界。在网络时代,人们还需要面对第四个世界:虚拟世界。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一代”对虚拟世界的适应、认识和接受将对人类的认知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一方面,虽然网络化、数字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人类终是这个社会的主导,而且“网络一代”已经快速适应着这种多元化存在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7]信息获取环境的改变和用户获取信息行为的改变相辅相成,从用户认知心理入手,研究用户信息获取的特征,可以从理论上完善和解释用户在信息获取时的多种行为。[8]

另一方面,“网络一代”受网络的影响颇深,科技烙印明显,自由思想突显。“网络一代”在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能比较、筛选信息,还能更新和重构信息,是信息的消费者和提供者。如果说婴儿潮一代是“生活是为了工作”的一代,X一代是“工作是为了生活”的一代,那么“网络一代”则是“不受生活工作条框限制,追求自主独立”的一代。

这种个性独立的思想意识和信息泛在的网络环境影响着“网络一代”对信息的注意和识别、记忆和表征、理解和判断、加工和传播等一系列信息行为的实施,使得“网络一代”的信息行为不仅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递”,更是“信息认知的构建与信息行为的提升”。

截至2015年,我国“网络一代”的年龄正处于15至28岁之间,恰好是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包括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与学者。因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分析我国“网络一代”的信息行为特征,把握用户认知心理,建立用户信息行为活动与图书馆信息服务之间的联系。

3 高校“网络一代”认知心理和信息行为调查

3.1 调研对象的选取

1.2.4 合理搭配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 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高消耗的情况,该院将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糖类、脂肪、蛋白质占总热量的比例分别调整为55%、25%~30%、15%~20%。调整原则主要是以理想体重为基准,对于消瘦或肾功能不正常患者,脂肪比例调整为30%,蛋白质比例调整为15%;对于正常或偏胖的患者,脂肪比例调整为25%,蛋白质比例调整为20%。

笔者以网络问卷调研形式,选取河南省多所本科高校理工、医学等专业在读研究生,开展“网络信息行为及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和理解”的问卷调查。

3.2 调研内容的确定与设计

围绕获取、选择和利用信息的渠道、设备、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设计问卷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网络问卷调查表链接,问卷调查数据由网络问卷平台统一存储、导出、处理并分析数据结果。

3.3 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网络调查问卷发布两周后截止,共收集903份,平均填写时间为7分34秒,均为有效答卷。通过网络调查工具对数据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利用图表直观展现各种行为主体及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便揭示高校“网络一代”信息行为特征及对图书馆服务的认知和理解。

表1 信息获取的工具、来源

(1)对信息获取、网络学习认知的调查。从表1中可以看出,受访者接触最多的信息媒介是网络,但信任度最高的媒介却是电视,这表明,人们对环绕在周围的网络信息的可信度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常用的信息获取设备决定了信息获取的来源渠道,如,电脑、手机的使用比例相差无几。

表2 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选择

从表2中可以看出,接触时间最长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免费的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从中主要获取图书、期刊、新闻(资讯)、音视频等网络资源。

由表3中可以知道,半数以上的被访者只是偶尔参与评论或反馈,对网络信息的参与积极性并不处于高值,而且三分之一强的被访者在对网络信息上做出反馈的同时一般会进行核实。尽管被访者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和参与度均不高,但是对网络课堂或数字化学习的态度却非常认同,并踊跃参与。

表3 对网络信息的参与和网络学习的态度

表4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

(2)对图书馆信息利用、图书馆环境和服务要求的调查。从表4中可见,“电子资源(数据库)”和“数据库导航”完胜“印刷版图书、期刊”,成为图书馆最常用的资源,但是对“自己专业相关的数据库非常了解”的比率仅有23.81%,不得不说,虽然知道利用数据库资源,但做到熟练使用的却是少数;而且在检索的常用途径和字段选择上,最常用的是一般检索和关键词,这与互联网上免费资源的检索习惯一致,可见对数据库资源还需要深入的了解和熟悉。

由表5中可知,虽然实体馆藏空间和纸质文献仍是学生认可的图书馆空间布局和馆藏资源类型,但协同创新的空间(如小型研讨间、多媒体信息共享空间、新技术展示空间等)的设立已等同于实体馆藏空间被学生所推崇,电子文献在馆藏资源的比率上也占了大约半壁江山。而其中影响电子文献所占比率的原因主要是网速慢(38.76%)和数据库种类太少(34.66%),如若这两个问题能得到解决,那么电子文献占据馆藏资源的份额可能会有所提高。目前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的外借与阅览仍是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服务,然而学生最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却是上网环境和网络查询设备的完善,这与影响电子文献使用的原因相对应。因为尚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访者不知道如何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所以愿意参与图书馆开展的信息资源利用培训的比率最高,其次是专家论坛讲座和优秀影视欣赏。

表5 图书馆环境和服务需求

表6 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

图1 影响信息获取行为的内在因素

(3)对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认知的调查。从表6、图1、图2中可知,60.13%的被访者认为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时更容易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中“习惯”、“知识结构”、“教育程度”、“经验”等是对信息获取行为有影响的四大内在因素,“网速”、“对获取资源途径和方式的清楚展现和多方位选择”、“网络设备”、“信息获取场所环境”等是对信息获取行为有影响的四大外在因素。

图2 影响信息获取行为的外在因素

4 高校“网络一代”认知心理特征分析和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

4.1 高校“网络一代”认知心理特征分析

(1)对信息的注意取决于时效性,与对信息的信任度并没有太大关联。虽然高度关注时时更新的网络信息,但多数能对其持谨慎的核实态度。

(2)对熟悉的环境依赖性强。因为成长在网络环境之中,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基于电脑或手机的网络搜索引擎,所以易于接受网络课堂或数字化教学等基于网络支撑的学习方式。

(3)自我认识强烈。虽然认为网速对信息获取行为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有很大的影响,但仍然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习惯、知识结构、教育程度等是影响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也认可图书馆服务对信息行为的帮助,同时接受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培训方面的服务。

4.2 基于“网络一代”信息行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

(1)针对网络信息阅读行为,综合考虑阅读环境、阅读设施等条件,提供书面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的选择,并在支持技术和设备上进行更新和升级换代。

(2)针对“网络一代”的信息搜寻行为,结合用户在主题分析、关键词选取、限定条件的使用习惯以及浏览行为、下载等信息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尽量提供和优化用户友好的信息搜寻界面。

(3)针对“网络一代”的信息利用行为,围绕网络学习模式、网络交流途径、图书馆资源利用程度等方面,开展图书馆与学生的合作服务,在管理和业务上加强和学生的联系与融合。

(4)针对“网络一代”信息认知的构建与信息行为的提升,以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信息行为影响要素等为载体,以具体服务需求的满足为目标,以影响服务的因素为切入点,丰富“网络一代”的信息活动,升级优化其原有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提高其信息认知能力的目的。

[1]百度百科.Y一代[EB/OL].[2015-03-20].http: //baike.baidu.com/view/96513.htm.

[2]百度百科.NCFC[EB/OL].[2015-03-20].http: //baike.baidu.com/view/1160863.htm.

[3]陈成鑫,初景利.国外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进展[J].图书馆论坛,2010(6):71-75.

[4]胡昌平,乔欢.信息服务与用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79.

[5]李书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4(7):82-82.

[6]白海燕,赵丽辉.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8-92.

[7]黄曼丽.基于“网络一代”用户行为研究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4):91-92.

[8]宋佳.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Study on network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Li Ya-mei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network generation and information behavio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generation,through th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awareness of library service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based on users'information behav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network generation;cognitive-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formation behavior;th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G252.0;G258.6

:B

:1005-8214(2016)12-0088-04

李亚梅(1974-),女,郑州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从事科技查新、信息分析与学科服务等工作。

2016-03-02[责任编辑]阎秋娟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用户认知的可视化学科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YJC870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信息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