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2016-02-08 03: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内瘘净化肾病

张 敏

(库车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2000)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

张 敏

(库车县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2000)

目的 探究分析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减少血管通路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血液净化;肾病;血管通路

血液净化是临床常用的终末期肾病治疗措施[1]。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步骤,若血管通路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而且可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为探究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特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93±4.75)岁;置管类型:动静脉内瘘8例,临时插管16例,半永久置管6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71±4.03)岁;置管类型:动静脉内瘘7例,临时插管18例,半永久置管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置管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佩戴好无菌手套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操作;利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的末端,将肝素帽拧开后进行常规消毒,将肝素盐水利用注射器抽吸干净,在确定未有血栓的情况下实施夹管操作,将肝素于静脉管内注入并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完成透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清洗。

1.2.2 观察组

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综合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由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住院治疗,过度担心医疗费用及自身病情,使得患者出现消极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的同时应当为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准确的解答;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掌握患者内心的想法,针对影响其心理情绪的因素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得患者可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的力度,改善患者对疾病的看法与认知,使其可正确认识疾病;(2)将左前臂血管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对血管进行保护;避免反复穿刺左前臂血管,定时监测血压,以免血压异常对血流量及动静脉内瘘成形效果产生不良影响;(3)护理人员在留置管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通常患者完成2~3次透析后即应更换一次药物,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局部皮肤的观察,及时处理存在红肿及发热症状的患者[2];为减小消毒液对导管产生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使用爱尔碘进行消毒;完成透析时,使用肝素钠5 mg/mL进行封管操作。若患者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应立即改变其体位或引导患者咳嗽,以缓解堵塞情况;一旦血栓形成,护理人员应避免进行强行推注;(4)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术前,应对造瘘手臂的左前臂血管进行保护,适量停止使用降压药物,以维持充足的血流量于左前臂血管内。行造瘘术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在休息期间应将患者的左臂抬高,同时可以为患者开展适量的手腕运动,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加强对内瘘畅通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协助医生为患者开展相应处理措施。通常内瘘手术完成6~8周即可成熟,为患者穿刺过程中为减少穿刺点,应避免为患者反复穿刺;若患者穿刺后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应立即对穿刺点进行更换。每日对患者内瘘畅通的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告知患者避免造瘘手臂受压及用力过猛。为血液净化结束后拔针的患者采用压迫止血法进行拔针,血管进针部位即为需要压迫的位置,压迫时间约20 min左右,以避免患者出现血肿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组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血液净化治疗是临床中对肾病进行治疗较为有效的方式,而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3]。血管通路包括永久性与临时性两种,其中临时性通常为留置静脉管或直接对动静脉进行穿刺,永久性血管通路是指血管移植或动静脉内瘘。永久性血管通路在临床中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如增加患者心脏的负担及易出现血栓等。其中血栓可导致血管通路失效,针对出现血栓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通过进行手术清除的同时将诱导因素消除;然而长时间使用内瘘,可导致患者的血管狭窄,同时血管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引发血栓形成,提升处理难度,极易导致废用内瘘的情况。临床可通过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对其血管通路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对良好血管通路判断的原则为血量充足、可以反复使用等。由于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易诱发患者出现烦躁、消极及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针对诱发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为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内心的需求,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对其内心存在的压力进行疏导与缓解,将与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的成功案例与知识等向患者讲解,以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4]。为患者选择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以确保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穿刺点需选择中心静脉,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可对血流量进一步增加,对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患者的置管类型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结束血液净化后,通过对血管进针部位行压迫止血法及为患者开展拔针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可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穿刺护理、置管类型针对性护理及拔针护理等措施,有效使得血管通路所引发的血肿、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表明,综合护理可以将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避免因并发症影响血液净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治疗肾病患者血管通路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王少梅.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5,34(8):149-151.

[2] 柯永芳.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5,21(28):120-121.

[3] 李继凡.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9):266-267.

[4] 姜 琦.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对策及效果[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21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10.036.02

张敏(1972-),女,汉族,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肾病、血液净化护理技术

猜你喜欢
内瘘净化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重女轻男”的肾病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