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与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颅脑外伤综合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6-02-08 03: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小儿

张 霞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急诊抢救与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颅脑外伤综合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

张 霞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目的 探究急诊抢救与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颅脑外伤综合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颅脑外伤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急诊抢救,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干预,再对比两组综合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NFD、FMA、MB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NFD评分为(16.8±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为(68.9±13.5)分,MBI评分为(76.9±17.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颅脑外伤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患儿综合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急诊抢救;优质护理干预;小儿颅脑外伤;综合功能;护理满意度

在神经外科中小儿颅脑外伤是较为常见多发的,大部分患儿由交通事故、坠落或撞击导致颅脑外伤[1]。对于小儿来说前中颅窝底较为光滑的平摊,且蛛网膜下隙较小,脑组织血流量较大且脑表面血管较为密集,在伤后易导致生命体征紊乱及失血性休克,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中小儿颅脑外伤患儿49例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颅脑外伤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4.2±0.5)岁。经GCS评分:13~15分27例,9~12分24例,0~8分47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56例,交通事故18例,摔伤15例,锐器伤9例。全部患儿均符合相关小儿颅脑外伤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急诊抢救

全部患儿均给予急诊抢救,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行呼吸系统急救,保障患儿呼吸顺畅,可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将咽部与口腔内分泌物、血块清除干净,再给予鼻导管吸烟,控制4~6 L/min氧流量。针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患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给予人工器械通气。护理人员还需严密观察患儿昏迷程度、刺激反应等意识状态。每隔30 min就需进行瞳孔对光反射;严密观察患儿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的情况。观察患儿是否伴有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则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2 护理干预

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措施。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表现为:

1.2.2.1 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周围人言行以及诊疗操作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进而不配合各项诊疗操作,对预后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保持温柔、亲切的态度对待患儿,使其消除内心恐惧与陌生。对于重症颅脑外伤患儿来说,通常在神志、体力有所好转时伴有头痛、记忆力减退、言语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癫痫。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给予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增进护患间感情。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增强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增强患儿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1.2.2.2 严密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不仅需对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还需细心观察其语言、行为、感知、定向力等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出现Cushing三联征一般将会发生颅内压增高脑疝,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小儿颅骨骨折通常包括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以及颅缝分离,伤后多伴有高热、呕吐,且生命体征变化迅速,病情严重,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病情,此外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对于颅脑外伤严重需给予开颅手术患儿,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

1.2.2.3 保障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协助患儿保持10°~30°斜坡位,以降低颅内压,促进脑部静脉回流,改善脑部缺氧状态与血气交换。通常颅脑外伤患儿气管较细,咳嗽反射较差,常常难以咳出痰,易引发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时对患儿双侧肺部呼吸音听诊,当出现哮鸣音时则表面痰液粘稠,此时应给予雾化湿化,翻身叩击其背部,按需吸痰,直到肺部呼吸音清晰。

1.2.2.4 补液及脱水护理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发生颅脑外伤后引发的脑水肿更为严重。患儿极易发生脑水肿,因此应控制好补液量与补液速度。采用脱水药物时需保障及时快速输入,且需严密监护避免针尖滑出血管引发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此外还需严密监测水电解质情况,以保障内环境稳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1)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FD)程度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估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2)经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其中>90分即满意,80~90分即基本满意,<80分即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NFD、FMA、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FD评分为(16.8±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为(68.9±13.5)分,MBI评分为(76.9±17.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综合功能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NFD FMA MBI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9 27.5±8.4 16.8±5.2 34.6±9.7 68.9±13.5 27.6±13.7 76.9±17.6对照组 49 27.6±8.3 25.7±6.2 34.2±9.4 45.2±9.8 27.8±13.2 53.5±14.7 t 0.837 9.209 0.257 12.022 0.302 10.282 P 0.201 0.004 0.782 0.000 0.705 0.000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3 讨 论

近些年,小儿颅脑外伤发生率不断提高,小儿颅脑外伤较于成人还存在差异,小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给予神经系统检查存在一定难度,病灶较为隐匿,病情复杂多变且发展较快[2]。研究表明,若在黄金1 h内小儿颅脑外伤未能接受有效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死亡风险会大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小儿颅脑抢救应就近治疗,保障及时有效。避免由于选择医院耽误最佳抢救时间,在就近医院治疗的同时可与大医院联系,在情况允许后进行转院治疗[3]。对于小儿颅脑外伤患儿来说瞳孔扩散即为病情危重信号,患儿动态化改变均可对其损害程度、预后效果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可在抢救期间将瞳孔变化作为评估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4]。护理人员在给予护理干预时,不仅需要拥有良好护理技能,还应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与高度责任感[5]。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增强患儿及家属的信心;严密病情观察,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障呼吸道通畅,以防发呼吸道堵塞导致窒息,补液及脱水护理,避免发生脑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颅脑外伤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儿的NFD、FMA以及MBI,表明在急诊抢救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与躯体运动能力,预后效果良好。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小儿颅脑外伤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患儿综合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1] 黄玉芬,徐燕芬,倪 萍,等.快捷急救护理记录表在小儿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9):890-892.

[2] 王 敏.57例小儿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65.

[3] 刘美娟,钟弋云.小儿颅脑外伤救治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09(22):51-52.

[4] 姚彩媚.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28(23):171-172.

[5] 柴少敏,章绮红.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5,17(1):173-17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0.079.02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小儿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