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02-08 03: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围术期感染率手术室

荣 蓉

(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荣 蓉

(山东省德州市立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0%,对照组切口感染率55.5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时,运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作为一种重要的并发症,在围手术期比较容易发生,这主要还是围术期细菌侵入患者的切口引起的,并且严重影响着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方面的负担,病情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临床上关于治疗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以预防治疗为主。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疗效显著,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各项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上的检查,将急诊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全部排除掉,其中男50例,女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5±2.5)岁;对照组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1±1.2)岁。比较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治疗,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1)手术前: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且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睡眠的质量,并做好相关皮试方面的准备工作;将患者患病的机理、手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保持患者以一种平稳、冷静的心态进行手术,消除对手术的各种顾虑和猜忌;为有效应对手术中的突发情况,主治医师需要制定好相关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地防止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故障,尽可能地缩短手术的时长;对于那些心理上有严重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必要时可以给予服用一定的安定类药物来减缓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另外,对手术中所能用到的各项器械、工具等进行仔细的核对和全面消毒。(2)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手术中能够用到的全部用品带到手术室中,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的频率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主治医师在手术中的操作要尽量的轻柔,对患者翻动身体的次数要进行严格的控制[1]。(3)手术完成后:擦拭干净患者伤口位置的血迹,确认引流管的固定;叮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服用一定量的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并进行一定的健康宣传教育。

1.3 切口感染的判定依据

严格参照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通过检测患者的切口,通过检查患者切口所分泌出来的物质来确认患者的切口是否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切口感染率为20.0%,对照组切口感染率55.5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比(n,%)

3 讨 论

切口感染是患者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方面的负担,病情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由于切口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以及败血症导致患者死亡的例子一直存在,因此在科学地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之后,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手术之后的切口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引发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有:(1)手术室作为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引发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场所;(2)相关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不仅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并且清洁患者皮肤以及其他消毒工作显得非常仓促;(3)手术室中流动的人员比较多,使得空气中所漂浮的细菌比较多;(4)不能有效地控制手术的时长,患者机体的创伤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增加,抵抗细菌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引发细菌的滋生[2]。

经过本次研究,观察组切口感染率20.0%,对照组切口感染率55.5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时,运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刘梅丽,梁水珍.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11):99-101.

[2] 赵 晖,陶义欣,于 欣,牛晓青.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7):1001-1002.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0.095.02

猜你喜欢
围术期感染率手术室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