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对改善其疼痛及并发症的效果

2016-02-08 03:11许平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恶心胆囊炎循证

许平平

(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11)

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对改善其疼痛及并发症的效果

许平平

(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1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改善其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恶心及呕吐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积极的循证护理方案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疗效,适合临床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循证护理;术后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传统的医疗手段已不能满足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的要求[1]。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LC的工作原理为在腹腔镜的窥探下把腹腔镜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进行胆囊切除术,LC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创口小及不易感染、痛苦轻、恢复快等特点[2]。然而,可因手术的方式、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等因素影响,术后常常出现疼痛、恶心及呕吐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够达到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的预期要求[3]。故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我院于最近几年将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9.5±1.4)岁,胆囊癌1例、慢性胆囊炎5例、结石性胆囊炎21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0例,手术时间为37~92 min,平均时间(54.2±2.4)min,术中出血量12~46 mL,平均出血量(34±3.5)mL。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50.1±2.0)岁,胆囊癌2例、慢性胆囊炎4例、结石性胆囊炎25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6例,手术时间为35~95 min,平均时间(55.1±2.1)min,术中出血量9~51 mL,平均出血量(35±1.2)mL。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病情观察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密切观察确定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会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皮下气肿、胆漏及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其疼痛究其原因为手术创口及皮下气肿导致的,其中残留腹中的CO2气体直接刺激膈神经引起反射性肩背部疼痛,常在术后可自行消失,若术中CO2压力过大,导致气体可向软组织扩散从而引起皮下气肿。恶心及呕吐究其原因为腹中的CO2气体刺激作用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气体机械性压迫引起肠蠕动增加刺激腹腔及麻醉药物的应用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胆漏的因素为多为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的残端处理不当及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腹腔内出血多为术中钛夹所放位置不当或滑脱、胆囊床渗血等。

1.2.2 循证支持

针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通过检索有关LC术后并发症护理的文献,认真分析,研究及探讨,将临床护理经验与查阅的护理方案完美的结合,然后制定出详细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患者。

1.2.3 术后疼痛及皮下气肿护理

创口疼痛应术前及术后与患者进行详解沟通,若CO2不能自行吸收,术后给予吸氧,若肩背部疼痛严重,给予患者非类固醇抗炎药缓解疼痛。

1.2.4 术后恶心、呕吐护理

术前禁饮禁食及置胃管,术中行胃肠减压,术后给予抑酸药物进行预防,若发生呕吐,应防止误吸。

1.2.5 术后胆漏护理

胆漏是LC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护理人员要熟知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术后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引流管道是否受压、扭曲、堵塞、滑脱,密切观察引流管引出胆汁液,量、色、质,并详细记录,若发生胆漏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明显、黄疸等症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并及时处理。

1.2.6 术后腹腔内出血护理

腹腔内出血是LC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故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并做到每小时记录一次,若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并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行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测评疼痛及恶心呕吐评分、并记录胆漏、皮下气肿及腹腔内出血病例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WHO疼痛分级标准[5]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O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恶心、呕吐评分标准[6]:恶心评分:0分:无恶心感;1分:休息时无恶心感,运动时轻度恶心感,常快速消失;2分:休息时可间断出现恶心感,常快速消失;3分:休息时可有持久性恶心感,运动时可有严重的恶心感。呕吐评分:0分:无呕吐;1分:轻度呕吐,1~2次/24 h;2分:中度呕吐,3~5次/24 h;3分:重度呕吐,>6次/24 h。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 [n(%)]

2.2 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及呕吐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恶心及呕吐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及呕吐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及呕吐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恶心评分 呕吐评分对照组 45 2.42±0.57 2.48±0.47观察组 45 1.28±0.44 1.35±0.42 t 10.62 12.07 P<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24 h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 h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胆囊的疾病也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胆囊癌、慢性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在临床上更甚多见。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LC虽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同时也是造成创伤,尤其是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疼痛、恶心、呕吐、皮下气肿、胆漏及腹腔内出血等情况,给医护工作者带来一定量的压力,也影响着患者的生身心健康活质量。所以护理工作在术后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循证护理便应运而生。

循证护理(又称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是在循证医学发展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7],是护士在做出其护理计划安排过程中,以观察到的客观证据为依据,以往常护理经验为基础,将客观证据、护理经验与患者需求有机的相结合,将循证护理作为以研究为目的的专业,有效的规避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观性及盲目性,让护理工作有据可依及有证可循,将循证护理决策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护理的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护理服务[8]。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时,将病情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缜密的思维分析并确定问题,然后进行查阅资料及检索文献了解最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将临床护理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具有合理性、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循证护理在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得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循证护理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能很好的变被动为主动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积极的循证护理方案可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1] 王 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前焦虑与术后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12(16):1472-1473.

[2] 李 伟.预见性护理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影响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65-1967.

[3] 涂 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0例全程优质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17-18.

[4] 李少芬,郑黎明,林小芳.有效护理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疗效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6):1255-1256.

[5] 朱 勇,高建宇.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2):137-139.

[6] 黄 智,刘任祎.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22):3867-3868.

[7] 刘 静,谢慧丽.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1-212.

[8] 辛桂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28):109-11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0.120.02

猜你喜欢
恶心胆囊炎循证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