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2016-02-08 03:11邹贤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脑炎口病脑脊液

周 群,邹贤凤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周 群,邹贤凤

(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应用基础护理加循证护理,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脑脊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氯化物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脑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循证护理;小儿;手足口病;脑炎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仅能够进行对症治疗[1]。护理是临床诊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合适的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护理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病毒培养检测及脑脊液检查均符合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有其他脑部疾病者、有先天性疾病者,患儿家属均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2.9±0.8)岁。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3.1±0.6)岁。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包括保持患儿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定时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清新,遵医嘱为患儿进行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有呼吸困难的患儿应给予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2.2 实验组应用基础护理加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建立循证问题: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人员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院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特点,提出合理的、有效的护理措施。(2)循证护理的实施:①隔离。小儿手足口病可通过皮肤接触、飞沫等进行传播,入院后,应严格做好患儿的消毒隔离措施,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加重病情。病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空气消毒机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指导患者家属需养成患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患儿接触的物品需经过消毒处理;在进行医疗操作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②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呕吐、呼吸急促等状况时,需立即告知医师,及时进行对症处理。③心理护理。因疾病的痛苦,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哭闹不止等,患儿家属可因医学知识的缺乏,对疾病担忧,加上患儿的烦躁、哭闹等情绪,极易导致患儿家属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故而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安抚患儿,可给予玩具等物品,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护理工作结束后,需对患儿的配合给予肯定,表扬患儿。同时还需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鼓励患儿家属参与到诊疗的护理中,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加其治疗的自信心。④对症处理。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常会出现口腔疱疹或溃疡,因此在患儿进食后,护理人员需给予温水进行漱口,清洗口腔中食物残渣,保持口腔的清洁,有口腔溃疡患儿,可在患处应用蒙脱石散加维生素B2涂抹,每天以3~4次为宜,以促进溃疡的愈合。护理人员应嘱咐穿柔软、宽容的衣服,以减少其对皮肤的刺激,保证患儿的床单等物品的清洁,定期对患者的指甲进行修剪,避免抓破皮疹引起感染。患儿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忌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脑脊液水平进行检测,了解脑脊液前后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脑脊液水平变化

护理前,两组脑脊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氯化物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脑脊液水平变化(±s)

表1 护理前后脑脊液水平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氯化物含量(mmol/L)实验组 护理前 126.8±36.5 2.3±0.6 8.4±0.8 127.6±26.7护理后 16.9±6.7* 0.3±0.1* 3.5±0.4* 124.9±31.4对照组 护理前 128.9±37.9 2.2±0.6 8.3±0.9 126.9±28.4护理后 46.8±12.6 1.2±0.4 5.2±0.6 126.3±29.1组别 白细胞计数(×106/L)蛋白含量(g/L)葡萄糖含量(mmol/L)

2.2 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8.6±1.6)天,短于对照组的(12.6±2.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6%(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为柯萨奇病毒,主要以低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一般患儿可在1周左右自愈,只有少数患儿可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3]。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可导致患儿死亡[4]。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的过程中,依据严谨的态度将科研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而提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5]。本次实验主要是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临床价值。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明确的、明智的、审慎的态度,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临床护理决策。

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应用基础护理加循证护理,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首先依据患儿的实际及查阅的资料提出循证问题,其次依据循证问题进行各个小项目的护理对策,包括隔离、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对症处理等,协助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脑脊液指标,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能够明显改善脑炎患儿的各项脑脊液指标,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1] 李英琴.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31-32.

[2] 宋凤美.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25-129.

[3] 刘新庆.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9):109-110.

[4] 李晓庆,毛文霞,任 玮.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2):78+90.

[5] 陈雅静.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35+263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10.124.02

猜你喜欢
脑炎口病脑脊液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