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6-02-08 03: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胃管天数胃癌

金 霞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ICU室),江苏 无锡 214062)

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分析

金 霞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ICU室),江苏 无锡 21406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10天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缩短胃管拔除时间,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肠内营养;胃癌;早期;护理

胃癌属于消化道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手术治疗会将患者的正常生理组织破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代谢障碍等不良情况[1]。为了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本文将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男:女=19:11;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24±6.24)岁;胃体癌9例,贲门癌10例,胃窦癌11例。观察组男:女=18:12;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5.21±6.32)岁;胃体癌8例,贲门癌9例,胃窦癌1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实施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禁食、肠外营养及留置胃管等干预措施,直至患者可经口进食后将肠外营养用量逐渐降低。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体如下。

(1)肠内营养支持

将生理盐水500 mL经鼻肠管输入,待患者不适感消失后,在术后第一天将浓度为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250 mL通过肠内营养泵泵入,20 mL/h,术后第二天将瑞能、瑞代或瑞素500 mL以同种方式泵入,起始速度为20 mL/h,逐渐提高泵入速度。

(2)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营养液的种类、应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3)营养管护理

发现营养管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找出堵塞原因,若不是营养管材质的问题,应使用注射器抽出管内容物,若无液体,应使用70℃的开水10~20 mL正压冲洗营养管,待营养管通畅后,采用温开水50 mL冲洗导管。

(4)并发症预防

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在输注时间达到30 min后,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的输入量、渗透压及浓度,提高给药速度,以此预防患者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升高患者的床头,逐渐提高输入容量、速度、浓度,避免喂养管发生移位,以此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0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以及总蛋白,记录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统计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10天后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10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10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前白蛋白水平(mg/L) 白蛋白水平(g/L)总蛋白水平(g/L)对照组 144.26±9.24 29.52±5.73 61.04±3.58观察组 176.63±10.43* 39.12±6.14* 69.13±4.72*

2.2 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的胃管拔除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对比(±s,d)

注:P<0.05

组别 n 胃管拔除 肠功能恢复 住院天数观察组 30 3.51±0.41 2.01±0.49 9.86±1.29对照组 30 5.89±1.32 3.67±1.02 17.86±1.64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50~80岁之间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胃癌,患病早期常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会破坏患者的正常生理组织,导致术后恢复较慢。胃癌患者术后通常需禁食一周[2],由于术前患者会受疾病的影响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术后机体处于应激反应状态,对能量的消耗量较大,因此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会加重,延缓手术伤口的愈合,提高器官衰竭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此,胃癌患者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术后恢复。

早期营养支持能够降低患者进行低静脉置管时的危险发生系数,避免给外周静脉带来较大刺激,同时还能加快肠道蠕动,有利于患者快速吸收食物,防止肠黏膜发生萎缩,肠外营养是以往常采取的营养支持方法[4-5],但单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一般,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上常规护理缺乏全面性,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依然较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更加符合人体需求的营养方式,在胃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满足患者机体恢复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可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对胃肠激素的分泌进行刺激,使患者消化道黏膜屏障保护功能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为了提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做好营养管护理也是提高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密切观察营养管的通畅情况,妥善固定营养管以及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能够避免管道发生扭曲、折叠、堵塞等不良现象[7];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等,恶心、呕吐、腹胀等是胃肠道主要的并发症,通常由输注速度过快、胃排空延迟以及营养液渗透压过高导致,而吸入性肺炎是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在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进行并发症的预防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康复速度[8]。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0天的前白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总蛋白水平三项营养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同时胃管拔除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更短,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缩短胃管拔除时间,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高 青.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10):3805-3806.

[2] 庄焕芝.50例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观察[J].中国药业,2015,24(12):289-290.

[3] 石红英.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59-60.

[4] 何林娜,钟小秋,何 焘.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55-56.

[5] 王改珍.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4(15):212-213.

[6] 于 琪.探讨与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14):113-114.

[7] 李红艳.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60-61.

[8] 葛月萍,陈扬波,房海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05-107.

本文编辑:孙春宇

表2 护理前后置管依从性对比

3 讨 论

临床上,PICC置管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肿瘤患者的痛苦减轻,并且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3]。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患者中,拒绝采用PICC置管术进行治疗30例,担心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担心长期携管会对生活造成不便以及担心出院之后的管道维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置管依从性显著提高。由此可知,临床上要针对影响肿瘤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原因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将其依从性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 莉.健康教育干预对肿瘤外科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155-157.

[2] 陈 蓓.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负面情绪发生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干预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2):277-279.

[3] 杨 峰.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31-13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6.10.155.02

金霞(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ICU护理

猜你喜欢
胃管天数胃癌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