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6-02-08 03: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卵巢癌实验组手术

张 慧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淮安 2232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 慧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淮安 223200)

目的 探究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更短、焦虑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也更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88%,显著高于实验组的75.0%,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有显著的效果,不但可减少卧床和住院时间,降低焦虑情况发生,而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的回复更加理想。我院在不断探究下发现临床护理路径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临床护理路径就是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在整个围手术期以时间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各32例。实验组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53.4±3.8)岁,根据手术分期进行划分,Ⅰ期11例,Ⅱ期6例,Ⅲ期7例,Ⅳ期8例,对照组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2.6±3.5)岁,根据手术分期进行划分,Ⅰ期12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8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医师和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等一般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个性化,将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出来,并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对护理方案进行完善,在患者整个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的护理护理干预。

1.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是以表格为表现形式,对护理时间及内容进行记录,护理人员要根据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具体方法如下:(1)在患者入院时,要做好健康宣教,将医院的相关信息,比如住院环境、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主治医师、注意事项等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2)术前护理干预,在术前3 d,要清洁患者肠道和阴道,做好手术前讲解工作,将手术的具体时间、流程、所需时间告知患者,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并准备对患者进行皮肤试敏[2]。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面对手术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通,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将其不良情绪消除,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配合度;(3)术后护理干预,当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麻醉及手术方式,在手术中是否有问题产生,在手术中患者用药情况,输血量是多少,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及伤口[3]。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指导,使其处于舒适的状态中,告知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并将活动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对术后的饮食进行有效的指导,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4)护理干预要根据护理路径方案进行,对患者的病情要加强观察,一旦患者出现异常,要立即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或通知医师进行有效的处理[4]。(5)随访干预,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饮食、用药、生活进行指导,并提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等[5]。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来对患者在术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出现了焦虑情况的患者,然后统计对比两组中的焦虑总发生率。②:分别记录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然后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对比。③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完成后,前期准备工作与心理特征调查基本一致,然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由患者自行进行选择,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3],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出现焦虑情况的患者有5例(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71.88%(23/32)。两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更短、住院时间也更短,患者的康复情况更加理想,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组别例数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实验组 32 50.9±7.6 10.1±2.3对照组 32 66.5±7.5 16.4±2.0 t 8.2647 11.6925 P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88%,显著高于实验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10.157.02

猜你喜欢
卵巢癌实验组手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手术之后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