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应用及效果

2016-02-08 03:11覃玉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危重神经内科监护

覃玉巧

(柳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1)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应用及效果

覃玉巧

(柳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1)

目的 重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寻找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与医患纠纷。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质控资料及患者资料,提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并采取对应护理措施,总结其应用效果。结果 总体护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 提出的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有必要,护理措施应用得当。

重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

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收治的都是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这些患者绝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病情严重且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1]。由于NICU是封闭式病房管理模式,患者无家属陪护,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护士能预见、及时发现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大大的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与医患纠纷[2]。临床上有部份护士工作条理性差,分析判断不足,护理没有侧重点,即使出现问题、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护士的总体水平和能力不高。为尽快解决这种情况。通过多方收集资料,整理出了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共12条。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加强培训、严格把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2014年护理质控分析资料,和同年在NICU的危重期患者资料。2013年患者122例,2014年患者181例,主要病种为大面积脑梗、脑出血、昏迷待查、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

1.2 护理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1.2.1 未能及时发现致命性的病情变化:如患者神志、瞳孔变化、严重的心律失常、快速型血糖波动、痰阻、心脏骤停、并发症如心梗等不能及时发现。与护士观察不仔细,忽略重要病情变化有关,常会延误患者治疗或抢救。

1.2.2 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移位、堵塞或脱落。常见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留置管针等。与患者翻身幅度大且用力牵拉时可能松脱;患者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可能因镇静不够意识恢复、烦躁不安、约束不当等原因有关。

1.2.3 给药错误:最主要原因是护士未认真执行药物查对制度。平时频繁接触各种熟悉的药物,自认为对医疗行为熟悉,自以为是,凭印象执行医嘱;泵控不同药物时,搞乱药物的泵控速度,在续药更换时更易犯此类错误;点滴的给药速度与医嘱或病情不符。

1.2.4 仪器设备使用不良:护士对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管理不到位,小零件缺失,无标识,感应器接触不良,保养、消毒、维护不到位,参数设置不当,断电、短路时故障应对不妥。

1.2.5 转运患者不按规范:护士未评估患者病情;未携带充足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同往,如泵控药物换成间断性手工推注,途中监护、病情观察不到位;护士不亲自护送,出现问题无法解决,延误抢救时机;家属不在场,转运中可能出现意外时家属不接受后续解释及处理。

1.2.6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护士重治疗护理,轻记录,只做不记或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与医疗记录有出入,缺乏专科特色。常与护士工作量大而遗漏、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法制观念淡泊有关。

1.2.7 护理操作不规范:主要是无菌操作技术不严,NICU患者多使用呼吸机,如果吸痰等护理不规范很容易引起相关感染。且患者自身免疫低下、感染源多、抗生素使用过强的情况下,患者更易获得院内感染;抢救技术不熟悉,遇到抢救不知所措,应对困难。

1.2.8 交接班不清楚:交接班时往往说的多做的少,甚至有单独接班的现象。

1.2.9 护患沟通不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间少,技巧不到位,造成患者及家属误解和不满经常发生。

1.2.10 不及时留取实验室标本:护士不及时执行标本的留取,造成医生得不到实验室结果,延误患者治疗及护理。

1.2.11 意外事件:如误吸、压疮、坠床的发生等。

1.2.12 细节问题:各种导联线、电源线放置凌乱,影响病房管理,影响抢救、处置。

1.3 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

1.3.1 注重病情观察:危重期患者病情瞬息万变,护士要具有较强的观察、判断及应对能力,应全方位严密观察。不可对监护设备过分依赖。

1.3.2 评估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常规评估危重期患者意外拨管的可能;妥善固定各管道,约束肢体,对镇静镇痛患者做好评分,调好药物泵控速度,使患者在安全范围。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行为,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一旦拨管要紧急处理。

1.3.3 严格落实医嘱查对制度:每班进行严格的医嘱核对,对用药做到两人核对两人签名,据病情遵医嘱随时调整输注速度。勿以经验论英雄,勿凭印象做工作。

1.3.4 熟悉、合理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培训与考核,熟练掌握各仪器的性能 、使用方法和操作,能判断分析各类监测数据,如有损坏,做好标识,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和医师。责任护士每日检查其完整性及功能,专管护士定期检查、保养。

1.3.5 做好转运患者的评估、告知工作: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提前通知电梯、对方科室做好准备,由医护人员亲自护送。备齐急救药物用物,如氧气袋,简易呼吸气,监护仪,推泵等。防范转运途中出现管道扭曲,移位等。

1.3.6 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定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内容、要求的培训,对共性和重要个性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制订NICU护理书写模版。

1.3.7 规范护理操作:遵守操作流程,养成良好操作习惯,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采取床边考核的方法进行培训过关。

1.3.8 规范交接班工作:不许单独接班,交班护士说到哪儿,接班护士看到哪儿[2]。接清管路长度、天数、固定是否牢靠、是否受压,及时发现上一班的不足或遗漏;使用中仪器参数的设置等。

1.3.9 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增加交流时间,探视时护士在床旁向患者家属讲述当日的情况,取得家属的信任。

1.3.10 养成每日追查有无标本未留取的习惯:从电脑系统查找有无未执行的检验医嘱,每日筛查,如有不能成功留取的标本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1.3.11 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返流误吸,餐前30 min要开放胃肠引流,餐后抬高床头30°~45°角,不得吸痰;常规做好压疮评估,做到有效翻身、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预防压疮,在床头挂“防压疮”醒目标识;上好床栏、有效约束可预防坠床的发生等。

1.3.12 处理好工作中的细节:从某种程度上细节体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养成整理收拾的习惯,不要丢三落四,物品归类有致。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年的不良事件发生和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事件情况

与2013年比较,2014年非计划性拔管、给药错误、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2 满意度

2014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高技术的行业,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更加突出,但通过发现问题、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护士的培训、狠抓落实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3]。通过提出NICU患者危重期重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总体素质。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但我科NICU在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护理队伍年轻化、设计布局缺陷上仍需改进,才能持续保证更高的护理质量。

[1] 屈艳博.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5,21(21):112.

[2] 胡玲利.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0-82.

[3] 胡 燕.潜在的ICU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4473-4474.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

B

ISSN.2096-2479.2016.10.164.02

广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2015LX045)

猜你喜欢
危重神经内科监护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