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2016-02-08 03:11龚翠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性颅脑重症

龚翠苗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广西 梧州 543002)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龚翠苗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广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长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护理;价值研究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无意识的昏迷状态,是比较常见的临床情况,该病症患者由于其生理机能的各项下降和相对较弱的自主活动能力,导致给予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其一般术后会经常出现并发症等相关情况,对患者机体本身的耗能消耗较大,所以并发症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治疗、预后的效果,还大大加重了患者的医疗成本,也增加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1]。由此可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必要的优质性护理措施,是急切需要的,其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促进病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病症痛苦[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01±4.56)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5例,交通意外伤27例,刀砍伤5例和打击伤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03±4.51)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4例,交通意外伤27例,刀砍伤6例和打击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相对的稳定之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其预后情况。

1.2.2 研究组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为:(1)帮助患者寻找最为舒适的姿势进行休息,若患者在手术实施之后,无相关的禁忌症出现,可以采用半卧位的姿势(床头抬高35°左右),可以避免机体胃内容物质的返流现象出现;(2)依据不同患者的口腔PH数值,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口腔护理液,以此预防口腔内发现感染的情况,可以利用体外的震动排痰机器帮助患者促进痰液的松懈,若患者的痰液比较粘稠,可以使用气道雾化的形式进行吸痰处理;(3)给予患者肠内营养的同时,应实施小口径的鼻饲管进行持续性的点滴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胃返流和胃溃疡的出现;(4)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密切的关注,定期对管道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对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发现不良情况应该及时向临床医生报告,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5)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对皮肤的受压情况依据分身间隔时间进行调整,若有不良分泌物的出现,应及时予以处理,除此之外,经常给予患者下肢的按摩活动[3];(6)做好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工作,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以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房情况,告知患者各类导管的使用方式和必要性,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以此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长。并发症项目分为感染、应激性溃疡、压疮三个指标的观察,发生率越低,则护理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比较(±s,d)

组别 住院时长研究组 50.11±3.21对照组 70.11±3.27

3 讨 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种整合多种有效护理方式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其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效果,并使得护理问题得到了系统化的解决,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规律性的工作运行,在帮助患者病情的康复中发挥了巨大的护理优势性,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文献显示[5],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帮助了患者促进病情的康复。

在对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患者的护理体位不受到变化,固定好患者的各类导管通道,避免患者因身体摆动而造成引流管脱落,与此同时,应保持患者机体呼吸道的通畅性,以免呼吸系统发生感染情况。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适当对患者进行感觉输入,使得受损的神经元及早进入恢复期,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清醒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是重要的一项护理基础内容,尽量减少意外性插管拔除的可能性,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

根据本文的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住院时长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大大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更加确保良好的预后情况,其护理优势性和可行性突出,而该结论与李丽,李淑君,孙翠学者在《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6]一文中的研究结果相似,有其科学理论性支撑。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侯 芳.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ICU护理观察[J].今日健康,2015,14(3):181.

[2] 王先玲.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48-49.

[3] 刘文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175.

[4] 王晓丹.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00-202.

[5] 张 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2):49.

[6] 李 丽,李淑君,孙 翠.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5):815-819.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0.178.02

猜你喜欢
综合性颅脑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