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研究

2016-02-09 13:06孙浩进
知与行 2016年1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一带一路

孙浩进,王 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 150010)



国情国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研究

孙浩进,王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 150010)

[摘要]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的严峻现实中,必须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区域合作。从这一立足点出发,东北三省应积极谋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寻求在国家战略中的明确定位,以“一带一路”促进区域发展的深度合作。国内外实践表明,区域间的政府合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实现东北地区区域合作发展,不仅符合中国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东北三省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东北三省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在实现巨大的规模效应与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摩擦和冲突。为此,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东北三省;区域合作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中亚五国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在东亚峰会上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两者简称为“一带一路”,这是我国未来国家战略实施和延伸的重大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为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趋势,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来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距。当前,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的严峻现实中,必须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区域合作。本文就合作的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促进合作的着力点作以如下探讨。

一、“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推进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2013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整体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各省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局面,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后列。应该看到,东北三省的各次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东北三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的严峻现实中,必须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区域合作,形成经济增长的聚合力、协作力,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经济增速不断企稳回升。具体说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深度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拓展了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空间

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推进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拓展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区域内,以基础设施、能源、环境与生态等跨省区的合作为开端,形成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自由集聚与扩散,使东北地区进行整体性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逐渐成为趋势。随着区域内资源和产业配置的不断优化,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推动劳动力转移、资本流动、技术流转等要素的跨省配置,促进产业之间的跨省区合作与重组,使东北地区整体逐渐形成了较高的生产力,并聚集了一批优势产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但带来了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拓展了东北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空间,也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参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外向型发展,不断拓展了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对外经济发展的空间[1]。

(二)提高了东北区域整体竞争力

要使东北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必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个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要从“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将原来各自竞相出台的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改变区域规划碎片化和盲目攀比现象,充分吸收和引进区域内外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东北三省各省份的比较优势,加强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合作,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规模企业,打破由于长期行政分割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促进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区经济。通过统筹运用经济杠杆,加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东北区域经济的综合平衡和治理,进而加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提高东北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三)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东北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要充分挖掘、发挥东北三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带来的产业融合、分工与专业化和错位发展,不断创新思维和行动,进而推动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缩小东北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全面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的整合和一体化,有利于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综合来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共商、共建、共享是其基本原则。东北三省定位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成为东北三省的必然选择。东北三省空间地域相连,经济结构相近,对俄、对蒙、对朝、对日、对韩经贸活动各有优势,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工作中可以互为平台、互相借鉴、开展合作,可以通过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来协力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等重要区域布局,促进东北三省对外经贸、支柱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促进东北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供应地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东北三省以及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东北三省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目前来看,东北三省之间的合作的总量仍偏小,领域仍偏窄,层次仍不够高,远未形成东北三省之间资源共享、市场共通、优势互补、利益共有的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仍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投资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各地区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某种相似的倾向。东北三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类型、市场体制都十分相似。当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后,东北三省都提出要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并且纷纷将其列为各自省份的支柱产业,而且自成体系, “大而全”地发展。各省的汽车产业发展也是如此,黑龙江的“哈飞”,吉林的“一汽”,辽宁的“金杯”等,也都是各自省份在“十一五”规划中要着重大力发展的企业,同样被三省列为支柱产业。这样一来,产业同构和产业趋同,大大减少了三省份的比较优势,这使得三省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产业分工与优势互补的可能渐渐降低,形成了三省各地区成本高、规模小、效益低的产业格局,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剧了三省的地区分割以及地区保护主义。

区域内各地区的产业趋同,意味着各地区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像是“撒胡椒面”一样,摊子铺得太大。由于财力过于分散而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应。同时,产业结构趋同,使各地区不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阻碍了区域专业化的形成,限制了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使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性和企业之间的贸易机会也大幅减少。不仅如此,由于产业结构类似、产业结构趋同,而都在争夺相同的资源,从而造成地区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也使得东北三省各地方政府在调整各地区的产业结构时因争夺资源而互不相让,阻碍了东北三省之间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区域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东北三省各地区的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近年来,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都在致力于建设各省份的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没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分工协作,导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加重。产业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东北三省之间的产业互补性相对较弱,在东北三省区域内开展经济合作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整个东北三省合作区域经济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投资有限,还远不能满足东北三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产业链延伸长度短

目前,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还局限于资源开采和资源的初步加工制作,仍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应该看到,东北三省资源丰富,原材料充足,所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多数以未经加工或只是进行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输出为主,而很少对原材料进行精深加工,使得东北地区的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产业链条延伸的长度明显太短,难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内的各省和各地区,还没有建立统一、高效的协作基础。产业链条短,直接导致了产业集群效益差,这就严重阻碍了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的发展。同时,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链条延伸长度不够,使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得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没有真正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上,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上,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四)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东北三省计划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依然根深蒂固,行政区际关系与市场性区际关系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而由此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以及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制度等体制,使经济运行带有一定的地方利益特征,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上,各地竞相出台优惠政策,省际和城市间缺乏协调,存在不良竞争。在外贸进出口上又竞相压价,导致过度竞争,由此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现存的针对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进行联合协作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执行力弱,执行起来的效果不十分明显,尤其是关于财税和金融领域的政策。此外,由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内部的社会权益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制度缺失,也给“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东北三省的区域合作带来一定难度[2]。

三、“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构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从地理上看,东北地区虽偏居一隅,但东北三省定位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看似与“一带一路”主线无直接关联的东北三省将起到属于自己独特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是“一带一路”规划为东北三省的定位。东北三省在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实现巨大的规模效应与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摩擦和冲突,为此,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构建完善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将为东北三省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开拓更大空间。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首先必须打破各省一个个“孤岛”的局面,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振兴,东北三省必须以整体的身份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迎接机遇和挑战。最近东北6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这无疑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起点,它推动了东北开放性经济新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当前,东北地区区域合作稳步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不健全,甚至缺失,成为东北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而完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要从以下层面逐步推进:

首先,争取中央政府对区域合作的政策倾斜。中央政府作为全国宏观区域经济的调控主体,对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制定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的长期发展目标、对投资性政策的倾斜等,为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其次,争取来自于东北三省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地方政府既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区域合作共同利益的享有者。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既有强烈的利益诉求,也有较强的推动力。积极开展地区间政府的合作,对推动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构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协调机制,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三省区域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明显改善了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的局限,极大地发挥了区域规模经济效应。

(二)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为导向追求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受各方利益诉求差异的影响,各方对区域经济合作利益评价标准不同,对区域经济合作收益贡献大小难以计量。这就使得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出现“搭便车”现象和机会主义行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是共享区域合作共同利益的过程,因此,要在努力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使三省都能依据自身对区域合作投入的成本而获得相应收益。首先,我们要在市场主导下的区域内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进而不断拓展不同产业价值链条的宽度,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向更高端发展。其次,要在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内部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以促进生产要素在合作区域内的有序和合理流动,降低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实现区域内部产业的合理分工,发挥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实现经济成果区域内共享。

(三)构建完善的区域利益补偿机制

随着市场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协调机制也日益完善。但是,这些协调机都是政府主导下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缺乏市场的力量,这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作为特殊的利益主体的约束,使得协调机制未能获得预期效果,而更多地表现为形式化和空洞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具有很强执行力和法律效力的组织管理机构,更严重的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协调和平衡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关系的专项制度安排,即区域经济利益补偿机制并没有纳入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体系。这也就是说,东北三省区域合作缺乏利益补偿机制,处在一种“制度真空”状态。

“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以合作和共赢为目的的。但是,东北三省各地区在共享区域合作、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参与区域合作的各省势必要承担一定的利益损失。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考虑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一方面,要在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内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积极促进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生态保障的援助,避免因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一系列生态破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内建立一定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使这些地区在受到一定利益损失的时候能够获得必要的补偿,以实现区域合作的公平与双赢。

四、“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着力点

(一)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延伸合作的长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强东北三省地区的基础产业建设,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东北三省区域内部良性的三元经济结构,构建以产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新体系。要推动东北三省内部各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资源、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引进技术和管理,并与产业园区的发展相结合。要积极培育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规模经济和大型企业,进一步推动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快速发展。此外,要不断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加工深度,进而推动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不断向高端拓展,延伸合作的长度,实现东北三省合作区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

(二)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合作的深度

建立东北三省区域内有效的合作机制,首先要在三省各地方之间开展有效的合作。东北三省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合作对于促进东北三省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协调东北三省合作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构建有序和联动的经济区域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推动东北三省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的经济合作,要在合作中确保三省之间的利益分配公平,保障三省各自的合法权益,使三省的区域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以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3]。

建立东北三省区域内有效的合作机制,还要加大力度开展东北三省区域内部的分工合作,加强东北三省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三省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此,东北三省区应尽快出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率先迈出合作发展的实质性步伐,共同探讨关于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分工协作与企业集团跨行政区发展、统一招商引资政策、共同推进城市群与城市化建设以及东北三省合作区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等重大问题,并达成相关的协议。

此外,东北三省彼此之间应该依托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在资源加工、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不断提高其优势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从整体的视域促进东北三省彼此之间的机制合作和市场联系,打造东北三省通过强化合作而作为空间整体在全国形成板块的后发优势。应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东北三省区域内部之间的产业有效转移,以及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构建东北三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 共同推进东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合作的广度

应推进辽吉黑三省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形成共同对外、合作开放的战略格局。深化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国家全方位务实合作,为促进地区经济互利共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东北三省立足于全方位、高品质的定位,着眼于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统筹兼顾,在政治上和谐共处,在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创造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地区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我国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创造更多的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把共同推进东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陈耀,汪彬,陈梓. “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机制[J].中国国情国力,2015,(3).

[2] 马洪波,孙凌宇.“一带一路”战略为区域合作发展带来新机遇[J].决策信息,2015,(4).

[3]高虎城. 深化经贸合作 共创新的辉煌[N].人民日报,2014-07-02:(11).

〔责任编辑:常延廷〕

[中图分类号]F120.4;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1-0022-05

[作者简介]孙浩进(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从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经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产业转移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13BJL084)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一带一路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基于ZADL联盟的低利用率文献区域合作储存研究
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