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2-09 13:34川,涂
知与行 2016年6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陈 川,涂 莹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 350117)



网络安全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陈川,涂莹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州 350117)

[摘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更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全世界青少年网民最多的国家,网络在成为我国青少年主要的学习、交往和娱乐工具的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负面网络舆论、不良网络文化和新媒体传播模式也给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本文着重分析网络安全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要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加强青少年喜爱的主流媒体建设、充实网络评论员及志愿者队伍、培养专业化网络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进行有效监管、完善法制、健全网络管理机构和建立互联网治理国际合作体系,以期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启发,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安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25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占青少年总体的79.6%,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全世界第一。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给青少年的学习和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思想和价值观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安全问题也应运而生,它不仅包含硬件和软件的安全,也包含数据和信息安全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网络舆论和网络素养等问题。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网络安全问题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当前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整体上呈向上趋势。但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移动互联的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内外敌对势力影响青少年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威胁,就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威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网络优势,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网络文化软着陆”,试图把文化渗透作为手段,通过互联网对非西方文化国家进行控制。一些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心存不满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更是会利用网络这一相对开放的途径,针对青少年网民制造各种动摇社会稳定的谣言,它们运用网络媒体、电话、邮件等方式对党和国家进行造谣、煽动和颠覆,依托境外服务器发表传播有害信息,捏造并散布诋毁和污蔑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虚假事实,影响青少年接受主流的意识形态,其目标直指我国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

2.负面网络舆论削弱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网络舆论具有随意性和偏差性,对于网络素养不高的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舆论的影响,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动摇。青少年涉世不深,价值观还不成熟,在多元文化的网络世界中,如果长期受到负面的网络舆论影响,容易出现道德认知迷失、理想信念迷惘、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同时,网络舆论信息的基数庞大,其中的流言、谣言等负面信息不计其数,内容隐蔽且存储时间长,容易被青少年搜索到,如果某一负面舆论热点产生哪怕是极微小的负面效应都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产生挑战。

3.新媒体传播模式减弱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渠道上是相对封闭的,在初始阶段,政府在微信等新兴媒体上参与度不够,在一定层面上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中指出,有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互联网依赖性强,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弱。移动互联时代是自媒体的时代,传统的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断减弱,微信和APP等社交软件带动了新的传播模式,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传播效果上看,一条涵盖政治、经济或文化类内容的微博和微信可以短时间内在全社会发酵,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由于政府在新媒体领域的监管力度还有待提高,因为对于这种新传播模式的监管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同时也涉及法律和伦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用。

4.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传播内容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无政府性的特点,因为当前网络安全工作的不完善,使得网络信息呈现出多元性的态势,正面的和反面的、主流的和非主流的、高雅的和粗俗的信息都包含在其中,给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随着网络视频、博客和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互联网上的不良文化呈增多和蔓延之势。一些国内外的违法分子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网络淫秽色情表演,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网络安全漏洞传播违法信息;另有一些国内网站发布庸俗的小说及低俗的图片和视频音频信息,污染青少年的网络空间,扰乱整体网络环境;还有的商业网站为博取青少年的眼球,在娱乐节目和网页游戏中大做文章,植入一些淫秽色情的语言和暴力的镜头,传播不良的网络文化。这一切都在冲击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安全,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二、网络安全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策略

“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成为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采取积极的对策与措施,趋利避害,这不仅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社会共同努力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1.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规律。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是我国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普遍缺乏这一方面的教育。从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网络素养包括网络认知能力、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及加工能力、信息创造能力和网络道德等方面。尤其是网络信息分析能力和网络道德,前者要求青少年能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鉴别、遴选、分析和判断,能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与侵蚀,具备网络信息伦理素养,后者要求青少年在获取、利用、加工、传播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网络伦理规范,不要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道德支撑。因此,高校和中小学要积极举办各类宣传教育讲座,开展各类网络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确保其制度化和长效化,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2.加强青少年喜爱的主流媒体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当前,新浪、搜狐、腾讯等主流网络媒体及其全媒体平台是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网络渠道,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导和运用这些安全的网络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制作更多贴近青少年的卡通漫画及娱乐节目,运用契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话语体系,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和公益广告等模式传播正能量,主动占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托这些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回应青少年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青少年的网络舆情动态,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维护网络舆论安全,同时也为政府和学校提供舆情工作参考。

3. 充实网络评论员及志愿者队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导性。 在互联网时代,维护网络舆论安全,清朗青少年的网络空间,单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网络舆论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成长,就必须充实网络评论员及志愿者队伍,让更多人参与到正面的舆论领导工作中来,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作斗争,给青少年正面的引导。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网络评论员队伍,在青少年喜爱的各类门户网站、论坛及新媒体平台里,针对社会热点话题,通过贴近青少年的话语体系发声,传递正能量。期待普通网民自觉成为网络评论员或者志愿者是一时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我们要倡导每位党员、政府官员、学生干部、学生家长等加入网络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鼓励青年党员团员“站出来”,共同维护网络舆论安全。

4.培养专业化网络思政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习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建立网络强国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互联网+”时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网络素养。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人才相对匮乏,大部分政府和学校负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强,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自身素质过硬、网络业务能力强、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网络舆论特点、同时精通网络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工作队伍。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这方面的人员培训,高校应当增加软件工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双专业的学科建设,并建立激励制度、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更多人加入青少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之中。

5.对新媒体进行有效监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已经从网站、论坛转移到现在的移动新媒体上,尤其是微博、微信和QQ作为青少年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因为其“强关系”和“封闭性”的特点,使其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更为容易且不易被监管。随着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逐年增长,政府应当加强对微信、QQ群等新媒体和手机软件的信息监控,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监控力度,对于微博大V、微信公众账号等自媒体发布的内容要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监控,对于网络娱乐节目和卡通动漫加强审核,对于朋友圈、QQ空间的内容也要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要完善新媒体监管体系,要通过物质奖励等措施或建立志愿者监督体系,畅通不良信息的举报渠道,并建立预警机制,对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站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青少年正确安全的使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营造健康、文明的青少年上网环境。

6.健全网络管理机构和法制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既要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保障。在加强新媒体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与重视度,建立健全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及队伍,教育、信息、公安、宣传、新闻和党团组织等部门要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的法制建设,构建相互协作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并辅以一套网络管理的法律和处罚条例,加大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确保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秩序,形成齐抓共管的网络治理新格局,为构建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7.建立互联网治理国际合作体系,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当前,还有很多非法网站的服务器在境外,要彻底根除这样的毒瘤,就必须“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互联网是一个国际平台,我们还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走出国门,通过主办或参与各类国际互联网大会,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从而改善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7.

[2]芮先红.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2).

[3]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青年社会化问题[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4]苏振芳.利用网络文化特点做好引领工作[N].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07-28.

[5]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综合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07-01.

〔责任编辑:张毫〕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简介]陈川(1984-),男,福建三明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6-0034-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网络安全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