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查
——以秦皇岛市为例

2016-02-09 15:41李艳英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基层服务

■ 李艳英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图书馆,河北 秦皇岛 066102)



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查
——以秦皇岛市为例

■ 李艳英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图书馆,河北 秦皇岛 066102)

【摘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全民阅读”的倡导下,各地广泛推开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创新阅读服务。对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查发现,当前还存在中小学生去附近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人数比较少、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时间和阅读资源也比较少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基层图书馆主动为中小学生阅读服务,并建立对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生服务的评价机制,以督促其更好地为中小学生阅读服务。

【关键词】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公共阅读

一、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研背景

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的指示。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倡导全民阅读”。作为家庭的核心,以学知识为己任的中小学生最适合成为公共阅读的主力,带动家人一道开展公共阅读。河北省2014年即启动了燕赵少年读书活动,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已初见成效;2015年又发起全省中小学“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但第十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下降1%。如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兴趣、能力、实效,是公共阅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基层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和农家书屋是最适合中小学生开展公共阅读的文化场所。首先,基层公共图书馆位于中小学生居住的社区和行政村,目前已近网点化,是距离中小学生最近的公共图书馆,便利而安全。其次,家庭网络阅读盛行,但在监管尚有不足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于分辨能力正在形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提供良性信息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无疑是信息安全较有保障的场所。最后,多数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名著、互联网设备有限,中小学生无法在校内读完应读的名著,需要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基层公共图书馆不但有阅读资源,还有馆员和阅读辅导员指导帮助,中小学生在此较易于高质量完成阅读。此外,课余时间,中小学生也需要基层公共图书馆这样文明的休闲、交往、娱乐场所。

目前国内有关中小学生公共阅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研究视角有一定的局限。作为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中小学生公共阅读的便利性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充分重视,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方面的研究不多,论述也不够全面,扫除中小学生阅读障碍的全程帮扶服务研究尚属空白。例如单骅的《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在社区图书馆的拓展与运作》从社会、家庭、图书馆服务、宣传、气氛、人才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未成年人公共阅读发展模式,但较少对阅读主体——中小学生进行研究[1];再如王素芳等的《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尝试建立图书馆、用户感知、社会影响等多维度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但缺少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安全、便利的考量[2]。而苏艺萍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中提出,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助力公共阅读[3]。张静茹在《日本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及启示》中指出,国外发达国家中小学生阅读多以立法做保障[4]。这些都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了推进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2014年以来,本课题组多次深入河北省秦皇岛市西港镇、海阳镇中小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6份,其中初中生610份,小学生156份,涵盖一年级至九年级各个层面,内容包括中小学生公共阅读认知度、阅读工具、阅读偏好、周阅读次数、阅读全程服务、阅读存在的问题、希望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活动等,旨在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情况及阅读需求,分析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阐述解决策略,为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提供参考意见。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中小学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人数较少

从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周阅读次数调查来看:每周去1-2次的有319人(占41.6%),3-4次的93人(占12.1%),4次以上的57人(占7.5%),从来不去的297人(占38.8%),中小学生中近4成从来不去同属学生第二课堂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从中小学生公共阅读认知度调查来看:认为公共阅读非常重要的有264人(占34.5%),认为重要的320人(占41.8%),认为一般的173人(占22.6%),认为不重要的8人(占1.1%),认为公共阅读重要的超过76%,中小学生的公共行动和认知不够对等。原因一方面是宣传不够,许多中小学生不甚清楚居住区有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馆;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导致家庭和学校漠视公共阅读,中小学生课业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公共阅读开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阅读媒介的兴起和日渐普及,使“浅阅读”盛行起来,随时随地的影、音、图、文并茂的手机阅读取代了部分固定时空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方便、低价、互动的屏幕阅读替代了大量的纸质书籍阅读。

2.中小学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及阅读时间较少

从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存在的问题调查来看:认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开放时间短的有205人(占26.8%)、开放次数少的244人(占31.9%)、图书种类少且更新慢的309人(占40.3%)、图书室小且环境差的119人(占15.5%)、没有电脑的108人(占14.1%)、没有人辅导的196人(占25.6%)。可见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图书种类少且更新慢”。这是因为基层公共图书馆仍处于建设初期,藏书量不大,受经费限制投入不足,书籍更新量较少,虽有青少年图书配送,但书籍积累尚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没有网上阅读资源补充;有网络资源的,中小学生信息检索、分析、综合能力尚不足,影响其对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是开放时间短和开放次数少,因而可供他们阅读的时间少。这是因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大部分开馆时间与中小学生上学时间一致,中小学生无法在上学时间来馆阅读;图书馆员较为缺乏,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不能正常开馆;农家书屋基本上每村都有,但因不被重视,有的已改变用途,而社区图书馆目前尚很少,城市中小学生大多不能就近阅读。最后是没有人辅导原因是公共阅读辅导员十分缺乏。

3.中小学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缺乏阅读全程服务

从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全程服务调查来看:认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有阅读内容讲座、简介、推荐等导读的有112人(占16.5%),认为有阅读辅导的66人(占8.6%),认为有阅读交流活动的161人(占21%)。事实上70%以上基层公共图书馆没有导读、辅导、赏析交流等阅读全程服务。原因一是缺乏阅读辅导员,二是传统思维认为阅读是个体的事,没有意识到中小学生处于学习能力尚不完备的阶段,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都需要引导帮扶服务,才能顺利完成公共阅读,没有意识到适量的阅读全程帮扶服务对于他们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4.中小学生的公共阅读偏好

从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工具调查(多项选择)来看:中小学生中用纸质书籍阅读的有627人(占81.9%),用手机、电子书等电子移动工具阅读的有262人(占34.2%),用电脑阅读的有328人(占42.8%)。可见采用纸质书籍阅读仍为主流阅读方式,原因是多数中小学生遵循传统阅读习惯,且阅读纸质书籍比阅读屏幕舒适、快捷。但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了互联网阅读。

从中小学生公共阅读书籍类别偏好调查(多项选择)来看:中小学生中喜欢文学作品的352人(占45.9%),喜欢漫画的440人(占57.4%),喜欢杂志、报纸的352人(占46%),喜欢查阅参考书的254人(占33.2%),喜欢动画片的290人(占37.8%)。可见喜欢看图的中小学生较多。这是因为互联网时代图像已超越文字成为主要的叙述语言,中小学生更易接受直观的信息。

从中小学生希望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活动调查来看:中小学生中希望增加学生辅导的有330人(占43.1%),希望增加专题讲座的194人(占25.3%),希望增加兴趣阅读活动的176人(占23%),学生辅导和专题讲座都与课堂学习相关,加上喜欢查阅参考书的有254人(占33.2%)。可见中小学生重视公共阅读与学校学习的衔接;希望增加兴趣阅读活动的中小学生也不少,说明他们希望公共阅读为公共“悦”读。

三、提升中小学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效益的策略

基于上述的调查分析,课题组认为需从以下五大方面着手,其中改革和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服务是重中之重:

1.加强宣传,引导中小学生到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

首先,宣传公共阅读服务标识。公共阅读服务标识可由国家统一制定,通过电视和网络向公众展示,使公共阅读深入人心。公共阅读服务标识可以采用图标,张贴在公共阅读服务设施醒目处;也可以统一设计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外观的图案和颜色,直观、醒目地宣传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位置。其次,请教师宣传公共阅读对中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对语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形成的意义。最后,图书馆员进校宣传公共阅读服务。介绍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位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开馆时间、阅读辅导员、进馆简便程序、语文综合性学习材料、阅读活动、非纸质图文并茂书籍、有声和无声阅读室等;介绍中小学生互联网公共阅读资源信息,如国家和京津冀等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电子书刊、家庭虚拟图书馆、各地少儿图书馆;介绍网络学习途径,如国家数字文化网里的中小学自主学习教学辅导课件;介绍中小学生每学期的阅读总量、检查方式和完成奖励;介绍推送公共阅读活动、资源等信息的微信,吸引中小学生闲暇来馆阅读[5]。

2.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制度管理,保障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水平

制定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服务规章制度,如在不增加总的开馆时间的前提下,规定一定量的与中小学生课余时间一致的开馆时间。尽快出台《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奖励制度》,设置中小学生公共阅读专项资金,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以“龙”命名的中华阅读公益基金,用于开展公共阅读活动和奖励公共阅读成绩优秀的中小学生[6]。同时大力推进我国《阅读法》的制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中小学生应完成的年阅读总量,总阅读字数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规定公共阅读作为语文阅读基础,依据完成的阅读次数、阅读总量、阅读笔记、阅读奖励等情况,规定中小学生获得的公共阅读分数,作为他们语文成绩的一部分,减轻语文学习压力的同时增加公共阅读的长效动力。

结合市、区等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加快社区图书馆的布设。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优先在距市、区公共图书馆稍远之处布设新的社区图书馆,且方便紧邻社区中小学生共享。升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环境、设备品质。设置中小学生公共阅读专区[7],配备互联网设施,给纸质书籍配上强大的电子资源背景;专区内外凃上富于想象的图案;桌椅颜色、样式、大小适合中小学生的喜好[8]; 除默读室之外,把电子阅览室、社区活动室、农民学校等拓展为有声阅读室,用于看视频、朗读、做游戏等,把图书馆建成读书学习及与同龄人交往、玩耍的乐园。同时配齐基层公共图书馆馆员和中小学生阅读辅导员,保证基层公共图书馆正常开馆和中小学生阅读辅导服务正常进行。基层公共图书馆馆员需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培训服务于中小学生的理念、方法、思维[9]。组建公共阅读辅导团体,协助进行默读、精读、略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辅导和阅读笔记写法辅导,解答阅读过程中的疑难[10]。同时鼓励馆员加强素质建设,取得教师证,兼任公共阅读辅导员。

3.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大力拓展中小学生公共阅读资源

首先基于“互联网+”,开发互联网中小学生阅读资源,给基层实体公共图书馆增配虚拟图书馆。京津冀数字图书馆实行一体化,通用一个用户名和密码,扩大中小学生阅读资源量;同时提供数据库链接,添加海量电子资源。利用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微信群推送适合各年龄段的阅读资源[11]。其次,依托新媒体,扩建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资源。最后,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实现现有图书馆资源共享。社区公共图书馆作为市公共图书馆分馆的同时,把农家书屋办成县公共图书馆分馆,书籍定期更换;就近与高校图书馆协作,补充更新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资源。

4.开展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全程帮扶服务,实现无障碍“悦”读

(1)阅读前,以兴趣做引导

中外名著等文学作品虽为中小学生所喜欢,但有的内容中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可采用降低难度、兴趣引导的方式引导其深阅读。阅读前的引导活动包括各种名著内容讲座、简介、推荐等。先进行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名著讲座,提高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消除他们阅读长篇巨著的畏难情绪,使名著易读;也可按中小学生喜好先读同种读物的动画片、画书,引起阅读兴趣后再读原著;也可先介绍有趣的细节,使中小学生有兴趣阅读完整的作品。同时通过京津冀中小学生公共阅读微信群和馆员微博,推送名著简介和荐读信息。

(2)阅读中,提供人性化阅读辅导帮扶服务

开展中小学生一站式人性化阅读服务,保障阅读顺利。由于中小学生知识储备量不足,阅读时必然会有生字、词,公共阅读辅导员可以利用工具书和互联网检索帮助解决问题。阅读辅导员指导中小学生进行信息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分布分析、趋势预测等深加工,从“怎么看,怎么办”角度产生有价值的新信息,写出独到的阅读笔记;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家庭虚拟图书馆,存储个人喜欢的作品,建立个人电子书包,存储与课堂学习相关的知识,微信群信息每日更新,用微博和个人E-mail发表阅读感想;允许中小学生在特定区域喝水吃零食,并鼓励各界捐赠物品,作为奖励发放[12]; 鼓励家长陪同并参与公共阅读活动。

(3)阅读后,鼓励以有趣的公共阅读活动消化阅读内容

首先,帮助中小学生建立阅读小组。如以促进阅读名著为目的,建立名著编剧社、名著演剧社、名著故事会和广播剧社、名著画社等;以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为目的,建立科学探索组;以普及生活常识为目的,建立生活体验组,等等[13]。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活动需要的设备和用具,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阅读内容内化活动。

5.建立中小学生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机制

为了进一步解决中小学生基层公共图书馆阅读存在的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公共阅读服务长效、高质运行,确保中小学生公共阅读效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有必要建立中小学生公共阅读服务评价体系,对基层公共图书馆进行考核评价。中小学生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服务情况的客观描述,能准确、客观反映其优点和不足,具有关键控制作用[14]。可从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生阅读服务和中小学生满意度两个角度建立指标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单骅:《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在社区图书馆的拓展与运作》,载《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6期。

[2]王素芳 孙云倩等:《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载《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39期。

[3]苏艺萍:《基层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载《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

[4]张静茹:《日本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及启示》,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期。

[5]邱建恒:《美国公共图书馆创新少儿服务研究》,载《河北科技图苑》,2015年第1期。

[6][11]林佩玲:《馆校协同:促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新模式——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为例》,载《图书馆研究》,2015年第1期。

[7][10]赖彤:《国外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扫描》,载《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1期。

[8]罗小红:《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功能与策略》,载《图书与情报》,2013年第3期。

[9][13]王鸿飞:《试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未成年人阅读服务的策略》,载《图书馆研究》,2015年第5期。

[12]王云英:《公共图书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职能》,载《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4期。

[14]程文艳:《河北省农村书屋的长效发展机制问题探讨》,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责任编辑:任天成)

收稿日期:2016-05-26

作者简介:李艳英,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公共文化、公共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5456133)和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专项课题“秦皇岛市社区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课题编号:20160173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图书馆基层服务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走基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