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6-02-10 10:00胡龙华
知与行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红色价值观

夏 欢,胡龙华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专题·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夏欢,胡龙华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它内在地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天然素材和重要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增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生活教育、理性教育、实践教育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维向度,要增强红色文化融入的效果,必须把握这三重维度的内在关联及作用机理: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素材和经验借鉴,必须以情感熏陶为基础,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理性教化为提升,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实践养成为归宿,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信仰的价值准则、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更是增进中华民族团结的黏合剂、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调节器、国家协调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其指引发展方向、增进民族团结、激发奋斗动力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未来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的对象。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天然载体、宝贵素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一种天然的‘姻亲’关系”[1],对开展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探索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性熏陶维度、理性教化维度和实践养成维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情感熏陶: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一)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

“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

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2]。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三)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3],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一)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

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二)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以沟通实践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宣传教育,也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思想的拒斥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来面目。我们应当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这就需要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红色文化在归属情感、明辨是非、增进共识、整合社会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架起主流价值观念和非主流价值观念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鉴别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从而拓展宣传广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统摄力。

(二)以劳动实践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度

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不仅是连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纽带,更是人的思想品格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劳动文化对人的思想成长和观念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劳动文化是体育与德育交融的结果,是劳动过程中精神成果的集合”[4]。当代中国大学的教育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比较欠缺。大学生接受劳动锻炼的机会很少,大学生的劳动文化处于一种长期缺失的状态,这就使得大学生在生活体验、品德涵养、价值树立等方面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载体,同时也给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文化教育。譬如,在红色革命老区建立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增加大学生劳动教育环节,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锻造大学生的劳动品格,以劳动实践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度。

(三)以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观念与外在环境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外在社会的理解能力、辨别能力、认知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思想领域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此外,思想观念作为形而上之物,必须通过具体行为和实践活动才能够得以体现,也就是说,我们评判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究竟如何,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而是要依据其现实表现,这就更加凸显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补齐社会实践的短板,发挥社会实践锻炼人、改造人、服务人的作用,重视实践环节的科学设置,通过创设社会实践情境、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接受心灵净化、价值引导和境界提升,以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度。

四、结语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也必然受到思想形成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双重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之中,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遵循思想观念形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发展过程,遵循价值观念树立内在地包含价值目标、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互动过程,遵循思想认识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提升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和思想价值,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理解深度和践行力度,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者、认同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1]于安龙,刘文佳.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评论,2014,(10):17-2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70.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N].人民日报,2014-07- 09.

[4]杨文华.大学生道德人格文化教化的三维向度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5-109.

〔责任编辑:徐雪野田丹婷〕

A Probe into the Approaches of Integrating the Red Culture into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Xia Huan, Hu Longhua

(CollegeofMarxism,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The red culture,as an important kind of historic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Marxist scientific theory guiding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It contains lofty ideals, beliefs and scientific values. It is valuable natural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of the core of socialism,and of a very important value as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d culture in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only way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ration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are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in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red culture integration, we must grasp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the red culture,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education materials and experience, must be based on emotional nurturing, and must be rooted in life,to buil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should implement r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focusing on edu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acquisition as the destination, implemen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practice.

the red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2016-09-13

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政专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13JDSZ2083)

夏欢(1991-),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红色文化研究。

G641

A

1000-8284(2016)10-0033-04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