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内容及指标框架研究

2016-02-10 00:54周敬博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供热铁路

周敬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节能管理与技术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内容及指标框架研究

周敬博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本文研究确定了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分类,并针对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的特点,确定后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估、项目实施过程评估、项目影响评估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估;根据后评估的内容及指标设置原则,初步建立了后评估指标框架。

节能技术改造;后评估;指标框架

1 概述

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日益重视,铁路建筑供热相关的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改造项目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开展。这些项目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的推广应用前景如何是项目决策者、实施者及使用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诸如CO2空气源热泵等供热新技术是否成熟,在铁路应用是否合理,有哪些改进空间,实际效果如何,是否具有推广应用前景需要进行项目后评估提供基础资料,并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分析,使得新技术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满足铁路站区建筑的供热需求。

目前已开展的项目后评估都是针对新建或改建铁路项目整体进行的评估[1],因此有必要根据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特别是供热新技术的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适用于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体系。

2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分类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热源替代的项目,例如采用CO2空气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等新技术替代原供热热源;一类是分散的小容量锅炉的区域合并,如采用集中供热技术;另一类是既有热源及配套设备的更新改造,如锅炉循环泵电机变频改造技术、锅炉控制系统能效综合改造技术、锅炉鼓引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锅炉分层给煤技术等。

3 后评估内容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属于改扩建项目,由于后评估工作尚未开展,因此参照改扩建项目后评估的内容,并针对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的特点,确定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评估、项目实施过程评估、项目影响评估及项目可持续性评估[2-4]。

3.1 项目目标评估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目标评估,包括使用效果、效益两个方面。其中使用效果评估是通过现场测试等方式确定项目实施后的实际使用效果,主要包括房间温度、房间湿度、风机盘管出风口风速、房间污染物、噪声、凝露现象以验证项目运行后实际的使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益评估包括节能效益评估、环保效益评估、经济效益评估。节能效益评估主要通过现场收集资料、软件计算的方式确定项目实际节能效益,主要包括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与原热源相比的节能量、对于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热源改造对节能量的贡献率;环保效益评估主要通过现场收集资料、软件计算的方式确定项目的实际环保效益,主要包括与原热源相比的减排量、对于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热源改造对减排量的贡献率;经济效益评估通过现场收集资料、理论计算等方式确定项目的实际经济效益,以验证项目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目标是否发生变化,包括项目实际节省的运行费用、实际投资回收期、项目实际投资情况,对于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热源改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等方面。

3.2 项目过程评估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过程评估,包括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四个方面。立项决策评估通过查阅项目可研报告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资料以验证各指标论述的准确程度,包括可研报告的深度、完整性、项目的先进性、必要性、项目决策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制度和有关规定;设计评估是通过查阅、校核设计文件以验证项目设计是否正确,主要包括前期调研等基础资料是否完备、设计流程是否正确、热负荷计算是否正确、设备选型是否正确、施工图设计是否正确以及是否采用了节能设计等几个方面;施工评估是通过查阅施工期相关资料及现场实际调研的方式以验证项目的施工是否达到了设计、甲方和规范的要求,主要包括设备进场、验收等资料是否齐全、施工流程是否正确、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管理、施工验收是否达到要求;运营管理评估是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项目在运营管理期间是否符合要求,主要包括用户是否具有节能意识、是否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维护、是否制定了管理办法以及是否按要求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等方面。

3.3 项目影响评估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影响评估,包括经济影响、技术影响、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影响评估为项目对当地、行业、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影响;技术影响评估为项目对采用的供热技术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社会影响评估为项目对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4 项目可持续性评估

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持续性评估,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可持续性评估主要包括未来当地能源价格、人工成本等运行费用的变化趋势,项目所用技术的市场推广程度,项目所用技术的技术成熟度,项目所用技术的优化改进空间大小;社会可持续性评估包括当地能源结构对项目的限制程度,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项目符合国家、当前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程度,未来国家、当地的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趋势。

4 后评估指标

4.1 指标设置原则

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对于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其评估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遵循全面性和目的性相结合、典型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及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性指标为主的原则设置指标[5-7]。

4.2 指标的设置

4.2.1 项目目标评估指标

根据前文所述,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目标评估包括使用效果、效益两个方面,其后评估指标如图1所示。

4.2.2 项目过程评估指标

根据前文所述,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过程评估包括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项目实施过程评估。其后评估指标如图2所示。

4.2.3 项目影响评估指标

根据前文所述,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影响评估包括经济影响、技术影响、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其后评估指标如图3所示。

图1 目标评估指标

图2 过程评估指标

图3 影响评估指标

4.2.4 项目可持续性评估指标

根据前文所述,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持续性评估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两个方面。其后评估指标如图4所示。

图4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确定了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分类,并根据项目的特点,研究确定了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内容并初步建立了后评估指标框架。本研究将为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1] 常健,刘妤.建筑节能项目过程后评价内容及指标研究[J].建筑节能,2010(6):77-80.

[2] 施家影.对建设项目后评估方法的探索[J].上海建设科技,2008(3):67-69.

[3] 林波荣,肖娟.我国绿色建筑常用节能技术后评估比较研究[J].暖通空调,2012,10(42):20-25.

[4] 任杰.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J].项目管理,2007(1):36-38.

[5] 马振东.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想[J].建筑经济,2006(11):25-28.

[6] 石振武,赵敏.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值[J].科技和产业,2008, 2(8):23-25.

[7] 许秀峰.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框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Study on Content and Index Frame of Post Evaluation of the Railway Station Building System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ZHOU Jingbo

(EnergySav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ResearchInstitute,ChinaAcademyofRailwaySciences,Beijing100081,China)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railway station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il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the heating statio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post evaluation, including project objective assessmen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ssessment, project 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ject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nd the post evaluation index fram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e post evaluation and setting principl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ost evaluation; index frame

2015-12-01;

2016-02-03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技术项目《铁路站区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研究》(2014Z004-C)。

周敬博(1985—),男,辽宁辽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节能技术研究工作。

2095-1671(2016)01-0022-04

TU201.5

B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供热铁路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室内可持续性景观系统的植物配置与后期养护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