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线下到线上反信息诈骗防御体系迈入2.0时代

2016-02-11 13:33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诈骗运营商线下

本刊记者│黄海峰

从线下到线上反信息诈骗防御体系迈入2.0时代

本刊记者│黄海峰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信息诈骗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警企民”协作的1.0防御体系亟待提升维度。”

1月14日,全国首个反信息诈骗联盟——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了《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诈骗产业链进行了深度解剖,并对诈骗人群及被骗人群进行了精准画像。

《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总人口32%,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除影响广泛外,今年信息诈骗大案、要案增多,整体呈高发态势。

据悉,依托反诈骗大数据技术,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将联合虚拟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反诈骗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形成“新防御体系”,从线下到线上,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将全面“升维”至2.0。

虚商和在线支付成信息诈骗新阵地

此前,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和社交软件等渠道,结合伪基站、钓鱼网站等技术手段进行诈骗,并通过银行等渠道进行资金转移,“冒充公检法诈骗”等社工诈骗场景是骗子常用伎俩。

“针对传统诈骗方式,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首创了‘警企民’协作体系,这种模式被腾讯安全命名为防御1.0体系。”腾讯公司副总裁丁珂介绍,该防御体系已经初见成效,避免、挽回群众损失合计近5.34亿元。

这里提到的“防御1.0”是指产业各方通过建立信息诈骗数据库并开放共享,建立警方、银行、运营商和腾讯等网络公司的快速协同机制,对信息诈骗进行了有效阻击,建立了事前教育、事中受理、事后打击的闭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信息诈骗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圳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检查分局副局长薛克勋表示,“面对诈骗新趋势,传统‘警企民’协作的1.0防御体系亟待升维。”

据悉,当前信息诈骗逐渐从“广泛撒网”向“精准投放”进化,诈骗分子通过获取网民的网络行为和消费数据,可锁定被骗人群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诈骗场景,诈骗成功几率大幅度提升;其次,诈骗渠道也拓宽到线上为主,虚拟运营商和在线支付渠道成为信息诈骗实施的新阵地,网民的“移动钱包”成为诈骗实施的最新目标,技术门槛过高和用户意识不足,让此类诈骗更难防难打。

引入大数据,防御系统升至2.0

那么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期,业界如何构建覆盖线上线下的反诈骗立体系统?多位专家表示,产业各方可以以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为平台,加大反诈骗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构建涵盖“虚拟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上互联网交易及服务平台”的反诈骗2.0防御体系。

对此,腾讯公司副总裁马斌详细介绍,反诈骗2.0防御体系就是在“线下”警企民反诈骗闭环的基础上,反诈骗阵营向“线上”扩容,将虚拟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网络服务商纳入反信息诈骗联盟的协同协防机制,建立线上反诈骗预警、诈骗资金拦阻及诈骗黑名单机制,在用户消费及转账等场景进行布防;并建立用户信息保护和监督机制,加强用户信息的管理,减少用户消费等信息泄漏,对于造成用户消费信息泄漏等服务机构进行公示和督促整改。

“反诈骗大数据引擎”是2.0防御体系的关键技术。腾讯安全云部副总经理李旭阳表示,腾讯安全基于8亿用户举报及联盟成员单位的数据共享,已经积累了数亿反诈骗大数据,其中包括诈骗电话、银行账号、木马病毒、钓鱼网址等典型诈骗数据样本。

以这些大数据作为基础,腾讯技术团队开发了一个能够自主完成“学习、分析、发送预警信令”的“反诈骗大数据引擎”,通过与运营商、警方的合作,已将深圳地区“公检法”类诈骗降低了70%,并在过去一年铲掉了“10086积分兑换诈骗”、“相册木马”等数个信息诈骗团伙。

李旭阳表示,该“反诈骗大数据引擎”相当于奋斗在反诈骗一线战场的“机械战警”,未来联盟将会匹配开发更多的“作战武器”。

编辑|黄海峰 huanghaifeng@bi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诈骗运营商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信用卡诈骗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