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共建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加快济南区域性科创中心跃升发展

2016-02-11 16:50王鲁飞尹树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省市科创服务平台

林 军 王鲁飞 尹树莉

省市共建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加快济南区域性科创中心跃升发展

林 军 王鲁飞 尹树莉

政府打造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的全链条“创新服务共享平台支撑体系”,营造创新生态是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和关键。济南区位地缘优势决定省市共同打造“创新共同体”为“上策”。协同共建是改变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格局和进程的顶层战略,属于区位地缘创新战略。建议将济南科创中心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建立完善省市区(县)三级联动协同共建机制,举全省之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以济南为中枢平台和核心引擎,统筹整合打造联网全省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共同体”,使全省的创新资源充分流动和共享共用,有效解决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资源瓶颈问题,形成共建共赢大格局。

省市共建;平台支撑;科创中心

“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是“十三五”时期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指引,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四个中心”的动力保证。自2015年以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财力、物力和智力等资源瓶颈制约。为此,在调研论证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省会独特优势,省市共建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

一、省市协同共建创新平台共同体是“上策”之举

济南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定位是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京沪之间科技创新新高地,实现区域辐射带动的突破,与全省创新战略高度契合。济南作为拥有大量优质创新资源的省会城市,打造区域经济的航母、旗舰的优势得天独厚,且与山东省有着“地理同城、问题同质、机遇同来、未来同在,战略共识、同建共赢、发展共荣、成果共享”的“四同四共”契合点,双方存在着构建创新共同体的内在战略需求和必要条件。济南科技创新平台是省市创新共同体的核心组成部分。

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和关键抓手是政府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资源,整合打造功能完整、统一高效的全链条“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和机制,从而“纲举目张”,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近年来,以政府独立、政企联合或资助企业成立专业性的创新服务平台,为区域内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成为各国及国内先进地区争相采取的一项举措。如韩国17个道、广域市政府分别与属地17家大企业,根据既有产业布局合作共建大型专业类公共服务平台——“创造经济革新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山东省已经对统一布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根据山东省科技厅《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未来要“优化各类创新平台布局,按功能定位整合建立一批区域创新中心”。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则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和网络,加速优势科技资源集聚,规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但从全省来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不多,尤其缺少中枢核心平台,专业性服务平台更是匮乏,而且济南、青岛等创新高地的创新平台也存在着规模小、分散、重复、封闭等一些体制性弊端,全省尚未形成功能强大的创新支撑服务平台体系。

从当前来看,济南市科技创新要素体系尚不完整。在地域空间上,济南拥有山东大学等39所高校和市级以上科研机构200余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3家、科技人员总量60多万人,居全省之首。济南具有科技平台和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中介服务等较为齐全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但这些要素资源分别归属国家、省、市区(县)各级,多数都是部门主导,各自为政,资源聚焦、集聚度不高,导致财政投资分散、整体效益不高。就好比具备“金刚石”般的元素,但却是“石墨”般的结构,无法实现全要素的聚合,难以真正形成合力,将大大影响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另外,目前,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标与现有财力、物力和智力资源底子薄的状况不相对称,保障能力远远不够,靠济南自身力量最终实现区域性科创中心建设目标难度较大。

协同创新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创新共同体”建设对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建设共同体争取上级支持是必要条件,从方法上讲可分为“上中下”三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姑算下策;争取省把济南科创中心建设作为省分配资金的重要因素予以倾斜是为中策;而真正盘活利用省会城市这一最大资源,谋省市共建、区域协同,乃为“上策”。惟有谋省市协同共建上策,积极争取将济南科创中心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全省一盘棋,以济南为中枢平台和核心引擎,统筹整合、联合打造联网全省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同体”,构建覆盖全省的人才、研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统一创新服务体系,才能使全省的创新资源充分流动和共享、利用,使单个主体独自的创新资源转化为协同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大格局。重点是将目前如“石墨”般散乱无序的科技要素混合体,打造成为“金刚石”般坚硬的创新共同体,有效推进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形成最佳创新生态,从根本上改变分头建设、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的状况,破解瓶颈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二、省市共同打造国内重要创新平台体系应聚焦产业创新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新兴产业、培养和吸纳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造就创新人才团队,承担国家及省级计划项目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济南将分类打造五大创新支撑平台体系:

(一)共同打造国内重要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省市已确定联合打造济南科技成果交易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将高校科研院所、孵化器平台、研发机构以及科技金融机构等置入,构建覆盖全省的创新服务一站式平台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目前,该平台建设工作已启动。另外,省市确定共建山东省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二)共同打造国内重量级产业创新平台。围绕济南优势产业,重点加快推进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量子通讯技术研究院、浪潮数创公社、大数据中心、山东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科研基地等专业化、引领性的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其向产业层面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带动相关重点产业跨越发展;建设山东(济南)产业创新综合研发基地,实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能力提高)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辐射全省,带动周边。

(三)建立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山东大学,整合省内研究力量,充分联合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优势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基地,成为市场引领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和专业学科优化改革的催化器。

(四)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平台体系。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打造一批服务全省的海外科技孵化器和研发平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统筹科技对外开放。

三、建立完善省市区(县)三级联动协同共建机制

近几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省市已合作共建了很多项目,如支持量子通讯技术研究院落户济南,支持大数据项目等,既为我市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省市联合打造创新共同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尚未形成省市全面共建的机制,省市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协同共建机制,从项目规划开始就谋篇布局,全面提升省市合作共建层次和水平。

(一)明确省市共建创新共同体的功能定位和统筹规划。省、市区(县)三级政府应联合开展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顶层设计,调整重大战略部署,在加强省市区(县)间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省市区(县)统一规划布局,统筹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孵化器基地、企业研发机构、人才、知识产权、科技中介服务、技术交易、金融服务等科技要素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整、统一高效的科技创新全链条综合服务平台体系。二是根据济南科创中心建设定位,积极落实省创新战略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双方契合点,从而形成济南创新平台在全省的引领和服务辐射源的地位。三是依托济南众多的高水平创新资源,将更多的具有核心中枢平台和共性需求的创新服务平台在济南布局,形成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创新生态圈,大幅提升创新服务效率。

(二)建立完善省市区三级联动协同创新机制。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省市区(县)科技创新协同共建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搭建统一、权威、高效的三级跨部门会商协作机制,省市财政、科技、财金集团等部门定期研究决策重大问题、研究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统筹联动,系统推进,政策交叉覆盖,扩大共建规模,建立更深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创新资源统筹互补。二是整合区域内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从而打破地域、行业、部门的界限,构建起完整的“政、产、学、研、金、介”六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三是建立完善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共同需求,精选重大共性技术问题和重点项目,通过联合攻关的方式,实现科研创新的重大突破。四是完善督察督办机制,并且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省市领导。

(三)建立完善协同创新科技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三级联动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且充足的经费是保障。要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省市区(县)三级以及省内其他城市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区域性专业创新服务平台投资引导基金,或实行省市科技投资基金联动机制,聚焦投向,联合扶持。尤其是省级财政要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更多地向创新共同体倾斜,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济南市也要将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重大创新服务平台专项资金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投入,从而真正提升创新服务、辐射能力。

(四)建立完善创新资金全过程绩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根据《济南科技创新中心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济南市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制定科技研发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控制机制”,制定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跟踪评估和事后绩效评价,实施全过程绩效动态监管,促使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和资金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胡爱敏)

林军,济南市财政局党委成员,副局长;王鲁飞,济南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尹树莉,济南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副处长(邮政编码 250099)

G322.7.521

A

1672-6359(2016)06-0111-03

猜你喜欢
省市科创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