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能香家也是“花”
——写在浙江省第十二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之际

2016-02-12 13:11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读物学习型书香

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书能香家也是“花”
——写在浙江省第十二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之际

徐雁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文章通过阐述“书香社会”的细胞,是以“学习型”为基础的“书香家庭”的道理,试图说明“书香校园”是未来“学习型父母”和“书香家庭”的重要社会基础,而“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贵在不断出品质地优良的书香读物。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全民阅读推广阅读;未成年人读书节

社会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的细胞是家庭”。据此,则致力于“书香社会”的愿景,关键在于如何切实构建以“学习型”为基础的“书香家庭”,把“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阅读情意”植根在孩童们的心田和脑海。

中外古今的教育学规律早已证明,人生0~3岁间的幼儿启蒙阅读时期和4~6岁间的幼童启智阅读时期,是造就一个孩童学前文教基础和早期学业习惯的至关重要阶段。在中国,古老的《仓颉篇》《史籀篇》《急就篇》《劝学篇》,以及后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之类“蒙养书”(一称“小儿语”)的用途,“一是对儿童进行识字、读书和作文的基本训练;二是向儿童传授政治、道德、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启蒙读书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经验,犹如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所具体总结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随着眼到、口到、心到,精思之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1]。

在当前,怎样才能既不让孩童落后在启蒙阅读的起跑线上,又能在起跑后不滑跌在读书求知的台阶上?应该说,这是在全民阅读进一步细化为分众读物推广、分类读物推广和分级读物推广等具体任务之后所需面对的专业课题。为此,教育界、图书馆界人士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如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等承办的,已经可持续达第十二届的“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就是一种广播读书种子、夯实书香社会基础的作为。

1 儿童启蒙、启智阅读,贵在植入“阅读情意”

自2011年起,苏州图书馆启动的“悦读宝贝”计划,每年向苏州市区0~3岁间幼儿家庭赠送1000份“阅读大礼包”,其中有绘本故事读物,《亲子阅读》指导书,阅读测量尺、少儿读者证及图书馆少儿活动指南等,旨在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爱去图书馆,在书香沐浴下快乐成长。两年后,这一“悦读宝贝”计划,正式加入了英国“阅读起跑线”项目,苏州图书馆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内地首家Bookstart成员馆。据英国人对参与“阅读起跑线”的儿童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凡是参与Bookstart实验的孩子,认同“读书是最大的爱好”的多达68%,而在其他儿童中其比例只有21%,从而说明启蒙阅读和启智阅读对于孩子形成、建立和巩固“阅读情意”影响至大[2]。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教育系教授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年2月21日—1999年9月13日)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直到成年所做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是孩子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假设将17岁的智力水平设定为100%,那么一个正常发育的儿童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一时段在教育意义上非同寻常,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值得给予充分关注和切实把握的。

所谓“阅读情意”,就是对如何读、读什么、怎么读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总和,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认知、理解、表达、想象、审美等一系列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孩子成长路径的宽窄、社会生存水平的高低和感恩尊长、报效家国能力的大小。而从整体上来说,还关乎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强弱。

对幼儿幼童开展有效的启蒙、启智教育,刻不容缓。在可预见的中国未来,“全面两孩”的家庭人口基本格局,将倍增全民阅读的时代重任。它意味着,在“书香宝宝—学龄儿童—少年书生”这一社会阅读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链条上,家庭(以亲子阅读为中心)—校园(以书香校园为中心)—社会(以学习型图书馆为中心),将依次担负起更多更广泛的文化责任。

中国民间有“爹熊熊一个,娘笨笨一窝”之说,而先贤更有古训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至于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则昭示我们:“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未来的手”,“好父母都是学得来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读书的阶梯上”……因此,就一对年轻夫妇而言,在无师自通的生养儿女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教儿育女之道,让自己的孩子在成人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进程中成材,让儿女们既能融入群体,和光同尘,又能与众不同,甚至出类拔萃。

总之,孩子是父母两人的合作产品,也是其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生命化身。在培养孩子耳聪目明、身健体壮、心善脑慧的作用力方面,为人父母者义不容辞。孩子“好习惯”“佳人品”和“高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尊长共建的家风户范和身教言传,更离不开知教善学的父母,如何具体引进和切实践行教育智慧。因此,“学习型父母”和“书香家庭”,应成为夯实全民阅读社会基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2 “书香校园”是未来“学习型父母”和“书香家庭”的社会基础

2015年10月16日,由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之“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活动中,四川大学采用“微拍”的形式,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采用“真人图书”的理念,北京大学采用“书、画合一”的形式,武汉大学结合在线游戏与经典阅读,天津财经大学采用“书、剧合一”的形式,都脱颖而出,荣获了一等奖,这些案例都把提高中外经典好书的阅读量作为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终极价值追求,凸显了图书馆以馆藏文献服务读者的行业本质,为推动校园阅读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放眼当今大专院校,那些在校在学的莘莘学子将在十年八年之后,先后为人父母,生儿育女。因此,假如他们不能在宝贵的专、本科学业阶段,依靠阅读资源丰富的校园环境,把自己从一个应试教育土壤中长成的“考生”,及时转型升级为有素质、有学养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的话,那么,他们在未来又将何才何能,胜任教养儿女的天职呢?如果连曾经具有大专学历的家庭,都不能胜任培育“书香宝宝”的家庭使命,那未来的全民阅读岂不是前景堪忧么?

由此可知,一个以“学习型”为基础的“书香校园”,便是未来“学习型父母”和“书香家庭”建设的重要孵化器和培育地。校园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的枢纽环节,而如何构建一个“学习型校园”和“书香校园”,在全民阅读进程中可谓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构建一个以“书香”作为基础的“学习型校园”呢?我的两个建议是:

第一,高校图书馆要设立专门化的“阅读推广部”,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校园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建设的重任。而由院校领导领衔负责、协调包括图书馆等有关单位参加的“校阅读推广领导小组”的成立,则是校园阅读推广可持续开展的有力保障。在这一方面,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等,都在建设“书香校园”方面作了诸多探索,而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则在“一校一书”的校园阅读推广活动中,实现了从“起步走”向“齐步走”的提升。

第二,为实现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可持续开展和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建设,学校图书馆应首先把建设“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基本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读者服务工作和阅读推广活动方面不断开拓。而“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离不开众多从传统服务型馆员转变而来的“学习型馆员”群体作为人才资源的支持。所谓“学习型馆员”,是指具有较强的“学习力”,以“学”为主,在反复“习”的过程中将所“学”运用到图书馆工作中,并将图书馆工作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建立了“终身学习”习惯的研究型馆员。在现时代下应具有五大人文内涵:爱岗乐业的专业主义精神、博学杂览的知识学识底蕴、灵活周全的公共关系能力、用户至上的文献服务水平,以及与时俱进的学科前沿意识。

在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迫切需要不断增添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优良读物资源。为此,我在去年8月联络同人,领衔主编了一套“校园书香阅读文库”,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共十二本的“文库”作者,或为长期作息于校园内外的作家、学人、教师和高校图书馆馆员,或为全国知名的读书人、藏书家和阅读推广人,或为当时在学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书目如下:《读书有方》(张怀涛著)、《游目骋怀》(赵普光著)、《开卷絮语》(甘其勋著)、《读经阅典》(崔波,曹炳霞著)、《墨淡书香》(马红亚著)、《书来话长》(徐雁著)、《槛外读书》(薛冰著)、《书林佳趣录》(童翠萍著)、《书林掇拾录》(蔡思明编著)、《暑期实习记》(王萍编)、《修学旅行记》(王碧蓉编)、《转学多师随札》(李海燕编著)。

3 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努力出品质地优良的读物

继我领衔主编《全民阅读推广手册》(江少莉、陈亮副主编)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徐雁、陈亮主编,均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徐雁、李海燕主编)又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6年夏出版上市。

《全民阅读知识导航》旨在为全民阅读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指南”。全书内容依次分为亲子阅读与儿童导读,小学与中学阅读指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港、澳、台与海外阅读推广,数字文献资源推广,阅读推广创意与创新七篇。内容涉及全民阅读人文理念的由来和发展、海内外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以及有关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转型、升级及“学习型家庭”“书香校园”和“文雅社区”的前瞻性建议等。

如前所述,全民阅读的希望在于从“书香娃娃”抓起,全民阅读的关键,则在于从“学习型家庭”到“书香校园”这一链条的不能缺失。惟其如此,由“文雅社区”而努力走向“书香社会”,才不致于成为梦幻。在这一链条中,如何做一个合格、称职乃至出色的“阅读推广人”,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在去年12月,一套六种的“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工作》和《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在北京朝华出版社问世,它预示着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引领的阅读推广活动,将朝着图书馆阅推人才的岗位培训、业务进修和知识素养提升的方向,做出务实的努力。

在今年4月23日前夕,作为向“世界读书日”全球落地推广二十周年献礼的《中国阅读大辞典》(王余光、徐雁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精装版)也已精彩问世[3]。该工具书以“人生唯有读书好,最是书香能致远”立意,旨在回答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啥时读、在哪里读等一系列在学习求知过程中有着现实挑战性的问题。编写者围绕“悦读、好学、明理、求知”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等阅读文化学理念,把内容分为七篇,依次是:儿童阅读与书香家庭”、藏书名家与书人事迹、读书方法与阅读理论、文献知识与读书珍闻、读书门径与读物推广资源、社会组织与阅读推广案例、数字化读物与新媒体阅读,附录有《读书之乐》、北京新阅读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读物(2015年版)》等若干重要书香资讯。编者试图以鲜明的文化主题、清晰的知识板块,在知识可读性和业务参考性之间取得平衡点,使之成为一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物。

宋代诗人、文学家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明代思想家、学者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在《示侄孙生蕃诗》中也说:“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他们都道出了读儒家圣贤著述、行人间仁义善事,乃是疗治人生流俗、提升品格气质的最佳修养方式。虽说“读书是福”,但真正能得以享用之者却从来为数不多,更不必说坚持读书,成为“终身学习者”了。

在漫长的传统纸质印刷本书籍时代,尽管有“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及诗味长”等积极人文理念在民间传播,但“富不爱看贫不暇,世间惟有读书难”(袁枚《蠹鱼叹》),终究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不争的社会史实。更何况,有数据表明,仅以江苏青少年为例,其初次接触互联网的人均年龄在2013年是9.2岁,2014年是8.2岁,2014年是7.5岁,至于6岁之前触网的比例超过了三成,而保持天天上网习惯的青少年比例更高达56.6%[4],凡此足以说明,“用网低龄化”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因此,作为现代“知识天堂”——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文献守护人和知识传播者,身处当下这个“渐行渐远渐无书”的时代,应具有强烈的职业忧患意识,既要多一份“人生惟有读书好,最是书香能致远”的人文自信,又要多一份从“学习型馆员”到“阅读推广人”的身份认同,本着慈悲、博爱、公益之心,积极导读,不断劝学,在以“阅读要从书香宝宝抓起”的“学习型家庭”建设方面,在以“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为主旋律的“书香校园”创建方面,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夯实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1]李维石.中国古代蒙学的阅读策略[J].图书馆,2007(4):136-139.

[2]苏州阅读节组委会编.市民阅读手册[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5.

[3]王余光,徐雁.中国阅读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朱秀霞.省政府发布江苏2015年互联网发展报告[N].新华日报,2016-05-13.

The Book is Like a Flower That Can Make a Home Sweet——Thoughts from the 12th Reading Festival for Juveniles,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regards scholarly family as the basis of scholarly society,and tries to prove that scholarly campus is an important social basis of future learning parents and scholarly families.The key point of"promoting comprehensive reading,constructing scholarly society"is continuing to publish good books.

campus reading series;comprehensive reading promotio;reading festival for juveniles

G252.17

A

徐雁,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

2016-05-16

猜你喜欢
读物学习型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书香何来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