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利用名人资源促进事业发展
——以叶文玲文学馆为例

2016-02-12 13:11管灵芝台州市图书馆浙江台州318000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馆台州市图书馆

牟 静 管灵芝(台州市图书馆 浙江台州 318000)

论公共图书馆利用名人资源促进事业发展
——以叶文玲文学馆为例

牟静管灵芝
(台州市图书馆浙江台州318000)

名人的成就具有教育、激励和感染大众的作用,叶文玲文学馆利用叶文玲的社会影响和巨大感召力来宣传图书馆,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激发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从而引发阅读热情,提升了图书馆的美誉度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名人;图书馆;资源利用

叶文玲文学馆位于台州市图书馆三楼,面积约1100平方米,是系统全面的叶文玲文献资料中心:专设了叶文玲专题展览室、叶文玲音像视频资料室和叶文玲文献资源电子全文数据库查询中心,旨在收集、保存、整理、使用叶文玲文献资料、手稿和生平事迹资料供研究参考之用。目前已收集叶文玲文献资料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达上百种近千余册:纸质版叶文玲文献资料包括叶文玲著作(单行著作、文集、选集、书信集、日记、谈话、手迹)、生平传记、叶文玲理论研究成果等;外文版文献十余册;叶文玲音像资料包括《藏家》(20120527浙江卫视节目)等珍贵视听文献;特色文献电子数据上万条(包括对其著作的电子化加工),已初步建成较全面的“叶文玲文献资料库”。

1 叶文玲文学馆对图书馆事业的促进作用

1.1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现代化的图书馆面向大众,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和宣传措施,以赢得社会关注和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感召力来宣传图书馆,对提高图书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使公众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叶文玲出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楚门镇,五十余年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从一个海岛的农家女奋斗成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她的人生本就是传奇。叶文玲文学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台州市图书馆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名人资源保护机制。叶文玲年事己高,多年形成的材料庞多,且许多具有私人性质,很多珍贵资料保存在本人或其亲友手中,大多缺乏良好的保管条件,现在将资料系统化地珍藏于叶文玲文学馆内,避免了珍贵资料的损毁、流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借助名人效应,图书馆把最鲜活的文化和读书理念传递给广大读者。叶文玲文学馆的问世可谓众望所归。叶文玲文学馆是图书馆的重要补充,将叶文玲文学馆设在台州市图书馆,让文学更贴近普通大众,对于提高大众的素质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1.2提升了图书馆的认知度

台州市图书馆于2010年12月27日搬至新馆试开馆。之前大众对台州市图书馆的认知度还是停留在小范围。2011年4月28日,叶文玲文学馆开馆暨台州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台州市图书馆正门小广场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亲自宣读了文学馆开馆词,原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聪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原省长柴松岳,浙江省原省长沈祖伦等出席开馆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发来贺信,可谓盛况空前。不论是在当地还是全国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台州市图书馆被媒体大量报道,其知名度、美誉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1.3与图书馆互补成为教育和文化景点

图书馆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对其需要的程度。名人图书馆不仅是文化凝聚地,也可成为旅游景点、教育场所。以叶文玲文学馆为契机,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好这一资源,台州市图书馆以书信的方式向台州市本级三个地区及下辖的9个县市区的一百多所学校都寄送了参观邀请函,回应者众。每月都可以接待到十数个来自各个学校的小型学生参观团体。同时,通过在一楼入口处安放对外开放参观的告示,常年介绍社会各界团体的预约参观,至今招待过退休老干部、社区参观等团体近百个。开馆至今已经接待各界名流、大众团体达数千人次,图书馆成为对外展示地方文化的景点。

1.4成为图书馆地标性的文化艺术、学术研究交流中心

叶文玲文学馆利用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以及馆舍空间,开展了丰富的图片展、讲座、理论研讨会等文艺、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作品展览、专题讲座、理论研讨会等。叶文玲文学馆每年开展各种图片展览,主题丰富,涉及叶文玲的作品介绍、生平经历展示等。定期举行讲座,累计已达10余场次,既有专家对叶文玲作品的专业解读,也有读者讲述叶文玲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专柜的形式,主推叶文玲54种作品,提升借阅量,在图书馆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图书馆还利用特色资源,先后开展了“我眼中的文玲”等多种纪念活动,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对叶文玲作品读后的心得体会,编辑《叶文玲读后点滴》等纸质出版物。此外,和台州学院联合举办的“叶文玲理论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叶文玲文学的价值,深度发掘了叶文玲作品里的水乡风情,得到学术界人士的一致好评。至此,叶文玲文学馆的附属功能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集参观、展览、讲座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也使得图书馆的功能扩大化。

1.5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层面

叶文玲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同层面的社会力量关注图书馆事业,并使其到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提升了图书馆的鲜活力。

文学馆开放至今,接待参观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原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等高层人士;有面向普通人群的退休人员和数量可观的学生团体参观,促进高层次知识资源的社会共享。

1.6叶文玲文学馆网站的开放,增加了台州市图书馆门户网的访问量

为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方便广大读者更快捷地了解叶文玲资源,2012年6月,叶文玲文学馆网站(www.tzlib.cc)开放。全方位展示文学馆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扫描将文学馆内展示的文献实物数字化,发布在网站上。作为台州市图书馆门户网站下属的子网页,叶文玲文学馆网页的访问量也无形中提高了主网站的对外访问量。

1.7叶文玲文学馆助推了图书馆的社会好评度

2015年,叶文玲文学馆被评为台州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由台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颁发了证书。这一荣誉一方面是对叶文玲文学馆的正面肯定,也是对图书馆的褒奖。它是在对图书馆的大众开发量、信息普及等各方考量后作出的肯定,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美誉度。

2 对如何更好借助叶文玲文学馆促进台州市图书馆发展的思考

2.1加强叶文玲文学馆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叶文玲文学馆的建成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图书馆工作中加强对叶文玲的深度研究,尤其是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参与其中,发挥智囊作用。通过和台州学院教授们的合作尝试,图书馆发现了叶文玲资源的价值,但这只是起步。不囿于台州一隅,摆脱地域限制,主动出击,面向全国邀请对近现代文学有专攻的学者,利用自身独有的资源和学者达成研究共识。

2.2扩大与高校合作,取得共赢

高校有其得天独厚的强大师资、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课题攻关能力。与高校的互动有利于叶文玲研究进入专业化层面。专题研究和研讨的全方位铺开,不仅会促进叶文玲研究在学术层面的深入,而且研究成果的交流可以大大地活跃地方学术氛围。

2.3尝试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今后要着力加快数字化馆藏纸质资源;整合、汇总、编辑馆内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叶文玲资源;链接相关网站与其他图书馆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开发和利用叶文玲资源,形成互动良性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使读者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信息,方便读者检索、浏览、共享、下载和打印,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阅读新空间,通过网络和多媒体优势进一步扩大叶文玲的影响力。

2.4主动出击,全方位收集叶文玲资源

图书馆自身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定期安排专人掌握叶文玲资源的动态发展,获得叶文玲资源收集的主动权。由于叶文玲资源具有增补性,收集一定数量的资源后,图书馆还应与叶文玲及其家属保持联络,邀请叶文玲及其家属来馆参观;及时把资源的保存使用情况反馈给叶文玲及其家人;即时寄送捐赠资源的电子光盘;保持联系,节假日表达问候,以了解叶文玲的最新动态,及时补充新的材料,既激发其捐赠的积极性也表达对叶文玲的极大尊重,使叶文玲资源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在收集特定资源的基础上,还可收集与叶文玲相关的口述历史,收录与叶文玲相关的各类型口述资料,通过采访叶文玲的同事、亲朋好友,记录他们对叶文玲的印象,通过口述访谈保存即将消逝的信息,以补充文字记录,保存大量鲜活的史料,更大程度上获得读者的认可和信赖。

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形成舆论氛围,凸显图书馆收集叶文玲资源的优势,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叶文玲资源收集工作中,鼓励公众收集、保管相关资料,并积极捐赠给图书馆,使之成为自觉行动,促成叶文玲资源的收集工作可持续发展[2]。

2.5规范整理、合理利用叶文玲资源

叶文玲资源极其珍贵,载体多样,包含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有别于普通馆藏书籍,尽可能规范、标准地采集数据,设立标准的保管库房,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载体或时间先后等进行分类整理。叶文玲捐赠的其他资源可设专室收藏。保存的叶文玲资源,在保护和使用时要遵循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叶文玲资源的利用,要根据资源情况开放不同的权限,包括翻阅、摘录、复印、借还的界限。同时认真做好导读工作,向读者推介馆藏有关叶文玲的背景资源,积极引导读者科学利用资源。

3 结语

叶文玲文学馆与图书馆的结合,二者互相促进,长足发展,既弘扬了叶文玲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笔耕不辍的精神风范,同时图书馆借助叶文玲的名人效应,为其自身发展争取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

[1]张素园,李平贵.名人与图书馆的相互作用[J].新世纪图书馆,2011(7):93-96.

[2]王玉平.浅谈高校名人档案网站建设[J].兰台世界,2007(11):44-45.

On Public Library Use Celebrity Resources to Promote Career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the Ye Wenling Literature Museum

Local celebrities have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public,which not only educate them,but also encourage and influence them.By using the influence and charisma of Ye Wenling,Ye Wenling Literature Museum shows strong vitality in narrow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library,inspiring people′s sense of identity for the library and causing read enthusiasm.Furthermore,it enhances the reputation and status of library among the public.

local celebrity;library;resource utilization

G259.2

A

牟静,女,台州市图书馆助理馆员;管灵芝,女,台州市图书馆助理馆员。

2015-10-27

猜你喜欢
文学馆台州市图书馆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黏黏花
王炜丽设计作品
图书馆
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
主持人语
防风林莫名枯死,引出一起重大环保案 台州市路桥区金清“7·15”废酸倾倒案告破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