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2016-02-12 17:18申明玉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申明玉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申明玉

体育是高等教育一个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也成为大学生体育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从人文素质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人文素质;培养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综合品质方面所能达到的程度。人文素质是与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相对立的一种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思想品质转化为知识并将之传授给受教者的教育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此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可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其教育目的就是使丰富受教者的人文知识,提高其对人文思想的认识,使其在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时具有人文眼光。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文化教育、道德教化、思想意识教育的升华。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人,还不能称之为具有人文素养的人,只有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文品质的人,才能称为具有人文素养的人。人文素质是内在的东西,它只有在个体积累一定的人文知识、具有一定的知识外化能力后才能外显出来。大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思想成形的关键时期,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品质和态度。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2.1体育教学教材改革

体育教材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教材建设则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关于大学体育教材建设,教育部曾于2002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本着“健康第一”原则加快教学改革,并强化体育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关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编写标准和权威教材,大学体育教材使用非常不规范,有的高校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有的使用的是省市统编教材,且大学体育教材内容仍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因此,许多教师都直接指出,当前高校体育教材不过是体育专业教材的复制品。在教学改革推动下,大学体育教材也要走上改革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单位在体育教材大纲编写、内容设置上突破传统模式,增加更多与独立体育锻炼有关的内容,加强体育教材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联系。高校则要引进更多内容科学、体系健全的教材,并购置更多先进的体育教学器材,对现行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改革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兴趣、特长也各不相同。高校体育教学要想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必须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并在教学重点上做出适当转变。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与社会背景加强体操、球类、健美操基础知识教学。其次,高校还要充分考虑各阶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兴趣倾向,打破过去那种以竞技体育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摈弃过去那种对学生技能水平要求过高的做法,挖掘更多学生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如瑜伽、攀岩等,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快乐运动、终身运动的理念。

2.3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始终以填鸭式、模仿式教学为主,体育课堂教学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继承、轻创新等弊端。体育教学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格局,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做出调整。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摈弃权威思想,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促进自我身份由“主讲向主导”转变。再则,体育教师要本着“人本”理念,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变枯燥的理论说教为启发、诱导式教育,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为直观、生动的影像,变复杂、专业的体育知识为趣味竞赛和游戏,因地制宜,寓教于乐,让学生从严肃的教学氛围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参与教学、参与锻炼打好基础。

3.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3.1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取向历来是我国高校教学的重要关注点,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环境中,人文精神教育空间被一再压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影响。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知识与人文教育的联系的。再则,新课程改革所主张的各种教育理念都主张在科学文化教育中贯穿人文素养教育,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知识和技能教育中,也应是高校教育理念的核心。加上高校体育教学在振兴青年精神、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如果体育教学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身心上也将是不健全的。这就要求高校顺应时代潮流,提高认识,用人文素质教育拓宽大学体育教学的外延,用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知识教育的实用性,以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2体育教学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重心由基础技术教育不断向健康知识教育转变,教学改革更是要求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成为心理健康、体形健美、人格健全的“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与人文教育的终极追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也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然会与人文教育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再则,高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高校师生如果文化功底差,很难正确理解体育专业知识,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则难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巩固体育教学成果的客观需求。

3.3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会让大学生受益终身。科学研究表明,个体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其智商,也取决于其情商,人文素质教育可给个体兴趣、性格、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带来积极影响。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身心素质现状来看,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质较低,不是个别问题,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有关,这也呼喊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而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不失为一条促使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复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4.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方法

4.1更新教学理念,关注人文体育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和谐教学,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主要目标。虽然关于和谐教学模式和途径,各教育子系统都在努力寻找方法和对策,但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却是和谐教育发展的首要条件。以为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思维原点。在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和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加强体育学习、生活与学生将来发展的联系,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师要从学生需求出发,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注意体育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合作构建平等和谐、友好互动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锻炼方式教学中,还要渗透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锻炼,以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只关注学生体育技能不关注学生生理健康的局限,切实将高校体育教学健康新理念落实到实处。

4.2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健康为本”体育教学理念的落实,离不开体育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因此,高校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课程目标,加大体育专业基础课、选修课、跨专业课程开发力度,加大体育课程与心理学科、社会学科的联系,并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到体育基础教学中去。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从浩如烟海的体育教材中精选知识框架更具延伸可能的教材,并精选教学内容,淘汰那些过时的知识,强化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加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体育教学业务管理,通过网上选课、网络课件开发、多媒体教学、体育教学电子信息采集等,提升体育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最大限度挖掘教学资源的潜力。高校体育教研部门则要从降低体育技术动作难度入手,尽可能多地开设多种健身、娱乐性体育项目,并将比赛、俱乐部教学模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引进到体育教学中去,以增强课程体系的弹性,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和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要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如在球类教学中,可以进行协作精神教育;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健美操教学中,可以进行审配素养教育。这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来说,是必须而有益的。

4.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体育教学理念和内容改革,还涉及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学习水平、学习情趣,科学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变传授型、示范+模仿型教学为组织指导型教学。这要求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体育教学中寻找到更多兴趣点。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二步是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场地、大环境科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为体育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关,还与教学环境、体育教学题材等外界因素有关,教师只有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来教学,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如在球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球类技术和规则讲解,再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比赛等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并在其中养成协作意识和互助精神。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能优化教学效果。

4.4完善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应试教育是阻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中,体育教学必然会越来越边缘化,并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也会被忽视,学生还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上,根本无暇进行体育锻炼。要想排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干扰因素,高校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购置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加强体育教学场地、场馆建设,为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再则,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体验、学习态度、进步情况进行诊断和调控,将体育情感、价值教育、学生体育才能都纳入教学评价范畴,并通过激励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高校还要以学生为主题开展体育教学宣传和组织工作,要求体育教师制定人文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并在校园体育活动中给予学生有益指导。

总之,在体育教学改革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必然要朝着社会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发展。因此,高校要革新体育教学理念,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并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在体育教学各要素、各环节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 徐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 童宇飞.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 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3.030

申明玉(1965.9-),女,朝鲜族,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副教授,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