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蔷:静思、萌动、厚积、薄发,行走在未来教育家成长之路上

2016-02-13 03:49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静思厚积奠基

陈蔷:静思、萌动、厚积、薄发,行走在未来教育家成长之路上

2013年,我荣幸地成为第三期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学员,在为期三年的学习中,我经历了一个思想与心灵孵化成长的历程。

静思,启航理想

2013年炎热的夏日,我们来自天津市中学、小学、幼儿园的105名学员进入第三期“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学习,先后聆听了几十位全国最优秀的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热烈的课堂上凝练着思想的力量,教育专家们博古论今,点明了“未来教育家”成长的核心要素,引导我们认真分析自己,找出自身的优势,激励我们要有内在发展动力,获得生命的重生。我要怎样规划自己未来职业发展之路呢?我在自问中陷入思考,重新规划了职业理想:做一名“草根型”的学前教育专家,为幼儿的一生幸福奠基,为我区、我市乃至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中获得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理想之舟从这个充满蓬勃力量的盛夏开始启航。

萌动,心存志向

教育专家们讲到的孔子15岁立志求学,通过努力成为教育家;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写下“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的诗句,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远大志向;教育家张伯苓立志要矫正国人愚、弱、散、贫、私五病,开始了他的教育之路。教育家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志,正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要为教育事业担当什么?我的心在萌动……培训中,每年一次的“未来教育家论坛”为我们架起了共享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同仁们“志存高远,拾级而上”的信念,使我的心不断地萌动,孕育着更大的教育理想:成为一名教育实践家,担当起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任。

厚积,奠基理想

宋代诗人苏轼曾写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也正说明:持之以恒地积累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也无不提到文化素养的积淀对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性。在三年的培训中,我们通过博览群书积淀教育智慧,通过基地实践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外出学访拓展教育视野,通过学术交流厚积专业素养。作为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我们正面临着专业发展的挑战,站在中国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只有不断地积累丰富自身底蕴、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角、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能为教育理想奠基。

薄发,迈向卓越

积之于厚,发之于薄。这“薄”是从“厚”中提炼出来的最精粹、最美妙的一层,这也让我们领悟到:既要勤于积累又要精于应用。“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训学习,也使我从最初的静思中寻找到启航理想之舟;在心灵的萌动中,扬起远大的志向之帆;在文化素养的积淀中,为教育理想之舟奠基前进的力量,这一切都在积蓄着一种向上勃发的能量,“未来教育家”要迎接挑战,付出行动,追求卓越,做理想的践行者。三年的培训学习为我们搭建了践行理想的平台,我在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燕教授及原天津市河北幼儿园严明净园长的指导下,将自己近十几年在绘画教学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完成了《回归儿童的自然绘画教学法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丰富多彩的培训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的历程,我的心中装满了感激,我们将带着收获,继续扬起教育理想的风帆前行,未来的道路也许难以一帆风顺,也许荆棘密布,也许充满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理想,即使前方的路有再多的艰难困苦,我也会执著追求,也会无怨无悔,行走在未来教育家成长之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张 嵘)

猜你喜欢
静思厚积奠基
河南心意拳系列之一:奠基洛阳
开拓创新,为特殊学生健康发展奠基赋能
根植红色基因 厚积红色能量
《静思》 《泪》
“厚积”和“薄发”的关系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厚积
静思 萧声意无言 赏游
卷首语
今年我已经十一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