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工作难点分析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2016-02-13 06:5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彭 瑜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基于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工作难点分析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彭瑜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1483)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企业管理的新举措。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不少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校企双方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本文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起探索、研究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协同管理

现代学徒制,是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职教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重点。其日渐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很多与其相配的法律体系与政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美国的“合作性学徒制”等。中国现行的学徒制,是过多地对西方国家各种学徒制的借鉴,是单一地对成功案例的学习、模仿,没有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考虑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忽视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要求。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协同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企业员工。协同是一项复杂的组织方式,其内涵本质是行业、政府、中介机构和用户等开展大跨度事例的合作模式,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来引导和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政校、行企各方“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促进行业、企业、学校、政府、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是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学生和员工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对现代学徒制而言,学校、企业是主要生产者,学生是产品,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合作,以双方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人才。在这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企业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协同管理有诸多工作难点。

笔者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以下简称“海欧班”)为例,深度解析现代学徒制协同管理视角下的难点和要点。2015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级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番职院”),与广州海鸥卫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鸥卫浴”)自2015年春季开始合作,于2015年9月正式开班现代学徒制班级。海鸥班在2015年9月,共招生25人,其中13人是海鸥卫浴本身的员工,12人是由中职院校招生进来的。经过校企双方的协商,海鸥卫浴班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批13人入校学习,一批12人进企业生产实习。以第一学期的教学安排为例,第一批学生前十周在企业实习生产,后十周在学校学习。第二批前十周在学校学习,后十周在企业实习生产。在此期间,海鸥卫浴与番职院遇到了不少管理难题。

一、协同管理下企业工作难点

1.成本高:就企业而言,追求最大利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寻求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企业除了需要增加产品销量外,还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原料、生产硬件、公关宣传、管理成本等;管理成本是对企业员工而言的。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一个学期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生产,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相关协议需继续支付其工资。海鸥班的学生业务不熟练,练习时间不长,这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

2.管理难度大:海鸥班企业员工、学生的双重身份,使得企业在管理人事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学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人,更不同于普通的“合同工”“农民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是学徒制成败的关键。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侵害学生权益;如果管理成本过高,又可能会让企业对“学中做”不情不愿。

3.人才流失: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员工,在培养期间,工资待遇方面与企业其他员工相比较低,使得学徒制员工对企业产生不满,抵触在企业的工作。因此,学徒制员工中途放弃或学业完成之后转换工作的可能性很高。

4.安全生产隐患:现代学徒制学生对企业生产工作不熟悉,操作技能不熟练,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有遭遇工伤等职业风险的可能性。

企业面对以上问题,容易失去对现代学徒制这种培养模式的信心,也会缺乏对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激励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层面没有真正找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利益点和学徒的个人利益平衡点,没有调动起企业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应依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为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培养的。企业在尽量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安排企业员工入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练习工作岗位所需的高端职业技能操作,学习行业法规。企业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员工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提议,与员工多沟通,与高职院校多交流,共同培养合乎企业、学校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协同管理下高职院校的工作难点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因此,在试点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常规教学模式下不曾遇到的难点。总结下来为五个特殊:学生水平差异特殊、特殊的课程标准(设置如何与企业生产实际同步)、特殊的考核标准(与行业标准如何接轨)及特殊的课程安排、特殊的学生管理。

1.学生水平差异:海鸥班的入学途径与普通高考生不一样,他们通过高职院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入校学习。海鸥班的学生多是中职生或企业工作人员,知识面、学识水平与普通高考生相比较为欠缺,基础知识有限,专业知识接受程度较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

2.学习内容如何与企业生产结合:海鸥班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多地倾向于为企业生产服务。与海鸥班学生相比,普通高考生在高职院校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讲究循序渐进。海鸥班学生更多的是针对某一工种、某一岗位而制定学习内容,讲究的是术业专攻。

3.考核标准与行业标准的接轨:海鸥班强调工学结合,将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则、操作规范等方面信息融入课程内容。工学结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要求校企尝试合作,共同设置专业,拟定人才培养,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价等。课程标准通常是以企业标准为基础,以行业标准为考核标准,不以学术标准为基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

4.课程安排的特殊要求:海鸥班的学生在校时间是普通班级学生的一半,课程学分和学时是一样的,在排课周次和节数是普通班级的两倍。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来说,海鸥班需要在短时间内安排大量的教室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教学活动。

5.学生管理难度大:现代学徒制特殊的师生关系,强调个性化教育,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管理手段也是不同的。现代学徒制的学生部分是在入学前已在企业工作,参加社会活动,学生、企业员工不同于普通班级的学生,更加世故,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而言,难度更大。鉴于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企业员工)三方的关系相当复杂,包括高职院校与学生的教育服务关系、企业与学生(企业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或事实劳动合同关系)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关系。这三方多重组合的关系网,使得高职院管理学生、企业管理员工的时候有多重顾虑,既要考虑学生,又要考虑企业(高职院校),三方相互掣肘、相互影响。

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学院教育和学徒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社会接轨,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发展目标,是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最佳窗口。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首先面对的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冲突点。企业培养人才,要求符合企业文化,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能为企业实现最大利益化。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多地适应国家需求、社会发展。两者培养目标不同,就存在着不同的培养方法、教学模式、管理手段。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开始改变,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学习行业的新理念、新思维,走出固步自封的象牙塔,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走产学合作、以产导学、以学促产的发展之路。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更重视协同管理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正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高职院校要武装自己,与时俱进,更新管理观念,坚持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走“强强联合、教学相长”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2]储殷.试行现代学徒制,准备好了吗[N].中国青年报,2015- 07- 07(02).

[3]陈海峰.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及模式多样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

[4]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 (12).

[实习与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4- 0007- 02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面向协同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