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任“京口三山”游记释读

2016-02-14 13:56吴宗海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固山游记金山

裴 伟,吴宗海

(1. 镇江市教育局 《镇江教育》编辑部 ,江苏 镇江 212001;2. 江苏大学 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王思任“京口三山”游记释读

裴伟1,吴宗海2

(1. 镇江市教育局《镇江教育》编辑部 ,江苏 镇江212001;2. 江苏大学 文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要:晚明后期独具特色的文学家王思任,自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三访京口,遍游金、焦、北固三山,写下三篇游记。其中金山为掠影式速写,焦山侧重清幽,北固山进行历史追问,各具特色,现以北固山游记的“十七问”为主,辅以金、焦游记及有关诗章,综合介绍,让读者一瞥王思任灵动幽深的文字,加深对“京口三山”胜迹的印象。

关键词:王思任;游记;金山;焦山;北固山;京口三山

明代晚期文学家王思任,生于明万历三年七月二十一日(1575年8月26日),卒于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九月二十二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小字金星,号遂东,晚年号谑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王思任生平成就

王思任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中进士,曾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为人谐谑滑稽,在《谑庵自赞》称:“舌如风,笑一肚。”《有明於越“三不朽”图赞》称:“少年狂放,以谑浪忤人。”当时东林党与阉宦斗争十分激烈,王思任坚持“君子群而不党”,没有卷入纷争,阉党魏忠贤派人收买他,王思任不为所动。崇祯初,升任南京工部主事,又升屯田郎中,出为九江佥事,备兵九江。清兵入关后,马士英、阮大铖拥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小朝廷,终日沉湎酒色歌舞,不思报仇雪耻。清军占领南京后,马士英拥兵奉太妃入浙。清兵进逼杭州,马士英欲渡江入越,王思任致书马士英力拒:“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绍兴陷落,清军巡按御史王应昌邀王思任合作,王思任在门上大书“不降”二字,并说:“社稷留还我,头颅掷与君。”六月,避入望秦山凤林祖茔间搭草舍而居,名之“孤竹庵”,自号采薇子,誓言从此不再入城,以杜剃发之辱,面对逼降,遂于九月绝食而死。

王思任工书善画,与董其昌、米万钟齐名。他还是山水文学大家,尤其是尺牍、杂记等小品成就也高,其在《心月轩稿序》中认为“与公安、竟陵不同衣饭,而各自饱暖”[1]59。他独创文体“致词”。其子王鼎起编选《谑庵文饭小品》,后人编有《王季重十种》。

晚明大家张岱评王思任“笔悍而胆怒,舌俊而笔尖”。王思任惯用新奇谐趣的修辞手法,制造陌生化艺术效果。如果说“谐谑”是王思任小品文最突出的特点,那么,清雅这一文风,更是王思任一生所努力追求的。他曾评价《世说新语》“泥沙既尽,清味自悠”[1]2,这是他所推崇的,也是他所向往的,并努力使自己的文风也透出“清味”,以体现出悠然心态。在修辞上,他的文章用排比句式,读来朗朗上口,但是如此大段铺张,有时显得刻意过甚,为达到排比的句式不惜使用僻字,使得文章晦涩难懂,所以有卖弄文采之嫌,且令人觉得过于拉杂,反失美感。

王思任浓厚的山水情结是其创作游记的主要动因,其在游记中体现出的拔俗超凡的审美感悟和独特的对待山水的态度也是其游记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的一个方面。

王思任开拓性的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所受到的影响,与历来文人们所受的影响大致是相似的,即博览古今从而博采众长。从《诗经》《楚辞》,六朝陶渊明散文、刘义庆志人小说,到晚明徐渭诸家,王思任或多或少都受些影响,并从这些影响中找到适合个人趣味的加以揉合,继而形成自家风格,但他多强调自己的独特,很少或者有意避免提及这些影响。

2“京口三山”游记疏解

万历二十三年丙申(1596年)年起,王思任三访京口,遍游金、焦、北固三山,写下三篇游记。其中金山为掠影式速写,焦山侧重清幽,北固进行历史追问,各具特色,我们拟以北固山游记的“十七问”为主,辅以金、焦游记,综合介绍,让读者一瞥王思任灵动幽深的文字,加深对三山胜迹的印象。

2.1两度游踪,总评金焦

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十月,王思任得选兴平(今陕西兴平)知县,因家贫未能治备轿具,仅骑一驴赴任。镇江推官吴化(字敦之)为同科进士,与李润宇、徐如珂陪游金山。此游较匆忙,正如王思任在《游焦山记》中所说:“丙申,予谒选北上,老亲在舫曾撮游之,仅一识面,偃蹇不亲。”[1]144但对当时金山仍处江中,需乘船前往,写得很生动活泼:“一舸乘风,泠然而骤泊其下。钟声从紫涛中殷隐,洎山乃壮。”[1]142令人于风涛声中想起唐人张祜名句:“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接着写佛宇僧寮,用了“翚壁而箝,如入大蜃之都”两句,形容极好,写出了佛寺、僧居建在面江的石壁上,栋梁均有飞动之势,但又紧依山石,如同用钳子强力夹住石壁那样坚固,从整体上看,好像进了水晶宫,既险,又固,还有江岛特色,巧妙地体现了“寺裹山”。后面写游江天阁、吞海亭、留云顶、金鳌峰、妙高台,因是匆匆浏览,故用速写手法总结一下:“云卷长风,去天尺五,俯瞰嵯岈,不悦而栗”,仰观天可触,俯察江山寒意森森,不愧是“鱼龙神怪之府”。对中泠水、郭璞墓一带而过,但也对第一泉得名质疑,并以为郭璞墓在此无据。这种掠影与今之已成陆山的景象迥殊,颇足参考。这次游览,作者另有《金山寺》二首:金山才一望,绝壁尽玲珑。涛飞缝天限,鳌头扼海雄。客身愁鸟渡,僧胆狎龙宫。两岸闻烟语,家家嘱晚风(其一)。何必游蓬岛,金山屹大江。塔孤神鹘断,钟老毒龙降。石怒真堪拜,风腥不辨哤。寻常潮趋月,四面打僧窗(其二)[1]317。

十三年后,王思任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8年)夏“以迁客翔京口”,五月十六日与司马、莆田人方伯文*方承郁,字伯文,号衷素,莆田县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歙县知县,迁兵部主事,转南京工部主事。著有《关洛纪游集》。等同游焦山,身心放松,因此《游焦山记》以另一幅笔墨写出了焦山的清幽和一行人的愉悦。开头就不同,“乘风长往,一叶欹播,与拜浪之鱼同出没”,风浪较大,渡船颠簸,直到“至岸,入普济寺”,伯文才“色稍定”。后面写游踪,虽总写幽碧清深,而两天白天、夜晚却有不同:第一天白昼,“暑气既深,幽碧如浸,选绿雪轻风之下小饮之,各沾醉,眠僧几”。“澡罢,谒焦光生祠”,以东汉“两隐”:焦光、严光相较,认为焦光“三诏罔闻,一言不授”,“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隐得更彻底。接着写“左行而得水晶庵,梧竹翠流,潭空若永昌之镜”,“扪攀而至吸江亭,望海门、瓜步,都作龙腥,点帆归鸟,千嶂彩飞”,别是一番景色。到山背后,则附见“石笋斗潮,驯鸷不等”,“威?(逶迤)百叠,愈取愈多”,在“湍险震荡”的江水冲击下,又是一派神奇。第二天探浮玉岩后,“跻级登观音阁,修篁琪树,蔽翳雪光。更有竹阁两楹,买天半角”,“又至一僧舍,竹益酣,染衣袂俱作云香”,在绿雪碧云乡里徜徉,人与景物皆醉。“讨瘗鹤”则“已投江丈许,褰衣濡足,惘不可得”,王思任便借昔人王辰玉之口说“断非逸少之笔”,而可能是其他高人韵士的行为借美王羲之(字逸少)。

两天夜游,第一夜在“大月已到,不宜闭饮”情况下,诸人“被跣而出,歌于诸山第一峰前,月精电激,江波碎为练玦”,想到山鬼、老鼋,“相与轰饮呼卢”,抒发豪情,“至子夜,而天风渐动,澎湃汹然,江声入僧室矣”,令人想起宋人曾公亮“枕上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之句。次夜,“月明如昼,微风不兴,水天一片,人语杳然”,在万籁无声之际,远处“城头漏三严”更鼓声加深了宁静,颇像苏东坡《前赤壁赋》开头。

王思任对金、焦二山评道:“金以巧胜,焦以拙胜。金为贵公子,焦似淡道人。金宜游,焦宜隐。金宜月,焦宜雨。金宜小李将军(李昭道),焦则大米(米芾)。金宜神,焦宜佛。金乃夏日之日,而焦则冬日之日也。”这是对金、焦审美个性的总评,纯为一家之言,当时他的朋友刘伯纯就已笑而驳之,我们今天也不一定同意他部分或全部看法,但可参考。后世王士禛评曰:“焦山幽冶,金山绮丽。焦山骨多,金山肉多”,清高宗诗云:“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坦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都是一路而来,奠定了金山、焦山审美互补、对称的基调。

清《焦山志》卷十九收录了王思任的《焦山》(《焦山瘗鹤铭》)“道人化鹤去,不持毛骨去。丹友赠玉棺,白云识封处,名山吸大川,界境藏佳语。蛟龙时往还(龟龙来吊读),腥苔共泥淤。斗字触雷文,妒斧劈如锯。十丈寒青玉,颠倒落沮洳(颠倒仍蹲踞)。断画既浮沉,岁久岂无虑。我来解衣裳,剥藓潜窥觑(拨藓潜窥觑)。江深不见碑,涧冷风结御(涧冷风徒御)。墨宝吐灵氛,犹得时含茹。”*括号内异文分别为《王季重十种》标题、正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292.《焦山志》卷六“碑刻”注明“方承郁、王思任诗(方五绝四首,王五古一首),万历己酉夏六月”。今焦山碑林未见方、王诗刻。这一次作者又作《再游金山》云“老去浑知画,金山讵可双?撑天不藉地,到海突拦江。蜃气华新阁,龙封夹大邦。风涛汹万古,骨立若为降。”[1]322*作者联系上次游踪,用韵相近,并结合焦山观感。另作《过润州》“微服过京口,樱桃未老时。金山容再订,铁瓮不曾知。鸠叩云飞点,蚕眠雪渐丝。胡为尚行役,犹自说人痴。”*根据诗中“樱桃未老”等推测写夏历五月中。

2.2模仿《天问》,求索北固

后一年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王思任又游北固山,由于作者“量移由拳”(贬官至嘉兴),遭遇类似屈子,于是他仿照《天问》的“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写了这“十七问”。文中“伯纯哑哑曰:子无他,不过愁愤舒渫之语,吾安能变诈锋,出天问而地答之也?”[1]141证明了这点。虽大体按时代顺序,句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现实和幻想同存,平凡与怪异共在,有些典故还为清人纂辑《北固山志》所未载。骤看似对复杂的密码锁,不得其门而入。经过细读文本寻绎,并请教网络专家友人,发现屈原《天问》是解决疑难钥匙,而明代陈仁锡《无梦园集》杂著卷则提供了难题的典故出处,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乐,现将“十七问”介绍如下:

“铜坑东卸,京岘抽中何以撑突厥山?改元甘露,吴皓何以不固?六化人何居?行僧何往?狮何狞,岂僧繇辈之神物,而为鬼风蚀尽?赞皇手柏,何以干之?天监宝书,何以漫之?石羯既狠,而骑之如羱,谋瞒何语?寄奴何阓?四十九枚鲈鱼何穴?二(三)十六峰研山安归?苏仲恭之群木,何以今不颠据?褐衣黄狗,驾肩何出?朱裳霜简,钟鸣何走?仙人咫尺,一鹤可通,岂秦汉之君,而必当褰濡?万年何德,何鱼作人语而免其咎?张祜摹势,山河尽来,何徐凝恶诗而亦愕然得解?”[1]141

根据钱锺书《管锥编》[2]607对《天问》提问的分类法,将“十七问”一分为三,分别疏释:

1) 非出于不信,实出于求知。

第一问“铜坑东卸”三句,仿《天问》起语“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据顾炎武《肇城志》“镇江府西南二十馀里有长山,发自天目、屏风、三茅,至铜坑东卸而来,延袤数里,东行为马鞍、廻龙诸山,迤逦而北,至于釜鼎、京岘。京岘之中,抽而右折。”想探本寻源,追究北固山怎么撑柱突起的。

第三问“六化人何居?”问的是六座菩萨像。苏轼《甘露寺》诗“僧繇六化人”。张舜民《郴行录》“甲子,同陈舅游甘露寺,寺俯大江,踞崇岗,金山焦山皆在指掌。东眺海门,北见扬州,天下绝致也。李卫公在浙西,再加缮葺,有文饶画像、手植柏。佛殿两牖门,菩萨六躯,世传张僧繇笔。”

第四问“行僧何往?”问吴道子画的行脚僧到何处去了?米芾《甘露寺悼古诗》序有“寺壁有吴道子行脚僧”句。

第五问“狮何狞”三句,指陆探微画的狮子,笔法奇古,所以要问。苏轼《胶西盖公堂照壁画赞》:“陆探微画狮子在润州甘露寺,李卫公镇浙西所留者,笔法奇古,绝不类金世。”“鬼凤蚀尽”句,指宋元符三年,甘露寺火灾,所有笔画,同归于尽。

第十问“四十九枚鲈鱼何穴?”问的是谢玄钓鲈鱼究在何处,东晋谢玄《与兄书》云:北固山下,大有鲈鱼,一出手,钓得四十九枚。北固山后峰西北摩崖有“钓鲈处”三字。

第十三问“褐衣黄狗”二句,追究霹雳(雷)神的奇行。《稽神录》卷一《甘露寺》条“甘露寺道士范可保护,下月独游浙西甘露寺,出殿后门,将登北轩,忽有人衣故褐衣,自其傍入,肩帔相拂,范素好洁,衣服新,心不悦。俄而牵一黄狗,又驾肩而出。范怒形于色,褐衣四顾张目,其光如电。范始畏惧。顷之,山下人至曰:向山下霹雳取龙,不知之乎?范故不闻也。”

第十四问“朱裳霜简”二句探究朱衣霜简之客为何听到钟鸣声就逃跑。五代冯翊《桂苑丛谈》之《客饮甘露寺》条“俄有数人自西轩而来,领仆厮辈,挈酒壶,直抵望江亭而止,皆话:‘今宵明月,江水清澄,得与诸人邂逅相遇,且不辜此景矣。’僧窥之而思曰:‘中夜禁行,客自何来?必是幽灵异人乎?’乃于窗际俯伏而伺之。既至,坐定,命酒罗列果食器皿,随时所有。东向一人,南朝之衣,清扬甚美;西坐一人,北番之服,魁梧亹亹。北行一人,逢掖之衣,指东向者设礼而坐。南行一人,朱衣霜简,清瘦多髯。飞杯之顷,东向者语西坐曰:‘项羽重瞳,犹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四海所归。果致如是乎?’西坐者乃笑而言曰:‘往者贤金昆不竖篱棘,见未萌,吾子岂有向来之患乎。’由是二客各低头不乐。南向朱衣曰:‘时世,命也,知复何为?且某又忽致此,二三君子以为何如?’东向者曰:‘朝代虽殊,古今一致。俾公纵无满宫,多少承恩者,似有容华妾也,亦恐不脱此难。’北向逢掖衣曰:‘此犹可也。大忌者满身珠翠,将何用唯与豪客拂象床,大患此也。’朱衣欷歔低头而已。东向曰:‘今日得恣纵江南之游,皆乏风流矣。仆记云,邑人种得西施花,千古春风开不尽,可谓越古超今矣。’酒至西行,西坐者曰:‘各徵曩日临危一言,以代丝竹,自吟自送可乎?’众曰:‘可。’西坐者乃执杯而吟曰:赵壹能为贼,邹阳解献书,可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次至逢掖举杯而歌曰: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巡至东向曰: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兹路信难陟。以至朱衣乃朗吟曰:握里龙蛇纸上鸾,逡巡千幅不将难。顾云已往罗隐耄,更有何人逞笔端。吟罢东楼晨钟遽鸣,僧户轧然而启,遂欻尔而散,竟无踪矣。”

2) 事理初无难解而问者。

第二问“改元甘露“二句。三国吴孙皓暴虐失国,不烦词费。

第六问“赞皇手柏”二句,见第五问之解答。米芾《画史》:“卫公祠手植桧,皆焚荡”可参。

第七问“天监宝书”二句,问萧衍手书因何漫灭。“天监”为梁武帝萧衍年号,北固山原有梁武帝题书“天下第一江山”六字。

第十一问“二(三)十六峰研山安归?”言南唐后主李煜的三十六峰研(砚)山后归宋米芾事。北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江南李氏后主宝一研山,径长尺逾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犹手指,左右别引两坡陀,而中凿为研。及国破,研流在士人家,为米元章所得。”

第十二问“苏仲恭之群木”二句,实言仲恭之弟(舜元之孙)之古基群木不在山顶事。《铁围山丛谈》记载“后米老之归丹阳也,念将卜宅,久未就。而苏仲恭学士之弟,号称好事,有甘露寺下并江一古基,多群木,盖晋唐人所居。”

第十五问“仙人咫尺”四句,言东晋荀羡批评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欺,《世说新语》荀中郎(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提起衣服沾湿脚面翘首以望)。”

第十六问“万年何德”二句,言南朝京口戍将刘万年,听鱼作人语免祸事。《广博物志》引《江表异闻录》“宋后废帝元徽三年,京口戍将刘万年夜巡于北固山西,见二男子,容止端丽,洁白如玉,遥呼万年谓曰:‘君与今帝姓族近远?’万年曰:‘望异姓同。’一人曰:‘汝虽族异,恐祸来及。’万年曰:‘吾有何过?’答曰:‘去位,祸即不及。’万年见二人所言,益异之。万年谓二人:‘深谢预闻,何用见酧?’万年欲请归镇,二人曰:‘吾非世人,不食世物。’万年与语之次,化为鱼,飞入江去。万年翌日托疾,遂罢其位,后果如鱼所言。”

3) 明知而故问者。

第八问“羯石既很”二句,谈孙权、刘备骑狠石上商量攻曹操事。“谋瞒”内容很清楚,但具体的话除孙刘两位当事人外,其他人不知道。史籍无载。此故意问也。

第九问“寄奴何阓?”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并非出身京口名门,尽人皆知,本无需问。

第十七问“张祜摹势”三句,谈张祜、徐凝诗优劣,此古有定论,明知故问。张祜《润州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句,脍炙人口。徐凝恶诗为“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有一绝评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作者“量移由拳”登北固,联系前两次放舟金焦之游,感怀身世,为北固“悲壮半晌”。此后,终成一组“京口三山”记,在游记史上留下佳话。《北固山记》用七宝楼台、连珠缀玉式的诘问,使本来明确的问题模糊化,仿佛自己与他人都陷入难以解答的困境,将兴亡之感采取滑稽诙谐的修辞表达,为别具一格的游记。

此文在《王季重十种》“历游记”的第二篇,列为“京口三山”游记首篇,不仅为《古今游记丛钞》《历游记》选录,还列入《古今图书集成》。明末清初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卷六百五)亦选之,《四库全书》载录,足见其价值。

作者写北固山的诗有两首,一是《再游北固,赠图南上人》“廿载曾来木末楼,图南今遂雪盈楼。城中旧识无堪问,何况当年葛与刘。”二是《赠墨浪上人》“相逢北固冷眉秋,拉上山头作老游。一滴金壶刳旧汁,长江白浪墨悠悠。”[1]276写作时间年谱未录,都是与甘露寺僧人的酬赠作品。

3“三山”游记的文化价值

京口金、焦、北固三山是长江运河沿线的重要景观,名扬天下的一组名胜,但在唐宋时代,“京口三山”组合并未形成。今人唐圭璋辑《全宋词》2万首中67处“三山”,无一处指镇江三山。唐宋以来,金、焦、北固的“媒体传播空间”是颇不相称的,俗谓“率先金焦,而后北固”。值得注意的是,到明代后期,由“金、焦、北固”的组合“京口三山”才正式作为一个视觉文化品牌见诸书籍,其中最出名的是正德七年(1512年)镇江文人张莱应推官史鲁之请,考三山名迹、沿革及历代诗文汇集《京口三山志》10卷,后经学者顾清裁订。顾清说“北固、金、焦,为京口三名山,其形势之雄,风物之美,文人墨客之品题,皆足以胜于天下而未有为之志”[3]18,这是全书破题之语,也是“三山”整体视觉表达的开篇之笔。这体量很小的“三山”和银山、蒜山等,又在当时的国家《河防一览图》(1590年,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中被主观性放大,突出“三山”在江防险要、漕运咽喉的独特地标功能和价值。“京口三山”的地方意识和文化意识获得提升[4]。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镇江府学训导高一福受知府许国诚之托,编《京口三山全志》210卷,他以《京口三山志》为基础,增绘“润州三山图”,辑补有关“三山”诗文。而后,《三才图绘》《海内奇观》《五岳游草》等商业书籍竞相翻刻《京口三山图》。“京口三山”成为文人画家眼中的稳固的经典视觉图景,名扬海内外。随着旅游风气的提升,“京口三山”作为一处名胜吸引着众人,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与人们想象中的海上三仙山有着众多相似的视觉要素,诗文书画中的京口三山的组合式作品不胜枚举。“镇江三山,一曰北固,一曰金山,一曰焦山。”而“京口”两字音调上一平一仄,与“三山”两字组合成固定短语。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镇江的军事地位往往被名胜等其他内涵所遮蔽,或者说其历史上的江山意味转换成一种名胜资本。站在京口三山楼台上凭栏眺望,或通过山上的一些人文景观,往往会引发来此游览的文人对历史的层层追忆。“京口当江南运道咽喉,凡中原之人欲之吴越、之闽,必由此进,万一天下有事,人所必争。”[5]京口地理位置独特,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千古江山的意涵。

重读王思任的游记,让今天的我们,得以重窥一个连续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王思任.王季重十种[M].任远,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2] 钱锺书.管锥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607.

[3] 张莱.京口三山志:第10卷[M].刻本.镇江:横山草堂,1911(清宣统三年).

[4] 裴伟.“京口三山甲东南”出处[N].京江晚报,2014-12-21(13).

[5] 郑若曾.苏松常镇四府总论[M]//郑若曾.江南经略.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6.

〔责任编辑: 胡菲〕

收稿日期:2016-05-07

作者简介:裴伟(1973—),男,江苏扬州人,业余研究镇江历史文化;吴宗海(1936—),男,江苏兴化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6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148(2016)03-0001-05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vel notes of “Three Mountains of Jingkou”by Wang Siren

PEI Wei1, WU Zonghai2

(1.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Zhenjiang Education, Zhenjiang City Board of Education, Zhenjiang 212001,China ;2. Humanities and Law Colleg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Wang Siren , a unique writer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paid three visits to Jingkou since Wanli 23 years (1596), traveling to Jingshan, Jiaoshan, Beigushan, and writing three travel notes, in which Jin-shan is glimpse style sketches, focusing on Jiaoshan’s quietness, Beigushan’s historical questioning. This thesis focuses on Beigushan’s travel notes “Seventeen Questions”, supplemented by the travel notes concerning Jingshan, Jiaoshan and related poetry, gives readers a glimpse of Wang Siren’s smart deep characters, and deepens the impression of beautiful scenery of “Three Mountains of Jingkou”.

Key words:Wang Siren; travel notes; Jinshan; Jiaoshan; Beigushan; three mountains of Jingkou

猜你喜欢
北固山游记金山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三国演义》与镇江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抢险当金山
超市游记